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孤独者》读书笔记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18-12-09 10:03:4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孤独者》读书笔记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时代的压迫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留洋学成归来,工于生物学,喜爱读书,善于经史。在一个封建伦理纲常森严的时代里,他是学富五车的 “异类”。他不反抗也不接受在这个时代里出乎意料的随和,可是善良真挚的他被封建纲常压迫的体无完肤,变成古怪孤僻的缴械者。
原文里有这么一句“人要使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小说中多次提到哭泣。第一次是魏连殳留洋归来为祖母奔丧时,周围人对祖母的吊唁。第二次是魏连殳在葬礼结束后独自哀泣。第三次试小说的结尾,魏连殳去世,周遭人对他的吊唁。在我看来,第一次的哭泣和第三次哭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周遭人都渴望着从逝者身上捞到好处,虚伪的哀泣着生命的流逝,表达着逝者生前和自己的关系多么亲近,内心里巴不得马上分掉逝者的钱财,是一种充满了功利性的吊唁。相反第二次的哭泣,才算得上是一种吊唁。魏连殳在祖母生前远离故乡,留洋在外,他内心觉得没能花时间陪伴家人是一种遗憾,觉得自己年少时因为自己和祖母没有血缘关系而有意疏远她伤害了祖母的心而懊恼,最令他痛苦的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弥补自己年少 时犯下的过错。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本性的善良美好。
小说里的“我”和魏连殳一样,也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对现世有着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较魏连殳的看法更为激进更为现实一点,魏连殳较“我”的看法更为美好善良一点。就好比小说中“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意见分歧。起初,魏连殳待业独居时认为小孩本性天真善良,这样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而“我”认为小孩本性中就有恶的因子。后来,魏连殳的兄长侄儿来投奔他时,他开始动摇,认为小孩中也有令人嫌恶的。小说结尾处,平日里最爱小孩的魏连殳对小孩不友好了起来。这里看出魏连殳心境的变化,也看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压迫下,魏连殳被压迫成一个完全不像他自己的人,更看出了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连小孩都变得和周遭世俗一样开始压迫荼毒弱者。着实令人痛心。
其实魏连殳是个失败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起初的失败,也只是他在文论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被革职,仕途上的的小挫折。他和封建礼教抗争的心志和力量还在,他纯真善良的心还没被世俗拖下水。这时候的他不是真正的失败者。可是后来,他就是彻底的失败者了,他被逼迫的不得不向封建势力缴械投降,拔掉自己和封建礼教抗争的爪牙,穿上向封建礼教求乞的“不妥贴的衣冠”。再来探讨魏连殳的悲剧其实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后,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魏连殳”式的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也是很多“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缴械投降的原因。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等等,这类人物都是作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他们新潮的思想和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作者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时候,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用细腻的笔触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这类知识分子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是多么可怕,他们十分渴望冲破这样的束缚,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但由于世人麻木不仁,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美好理想终于走向毁灭。他们很痛苦,由于思想的觉醒,他们的内心活动很丰富,他们清醒的知道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使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实现,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在生存问题面前,他们最终缴械投降,拔掉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爪牙,为了温饱问题向封建势力求乞。
  魏连殳的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其实《孤独者》是一部作者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的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作者的自我剖析其实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