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考工记》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19 08:42:4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考工记》读后感

王安忆

简介:《考工记》是当代作家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杂志《花城》2018年第5期,首次出版于2018年9月。

该小说讲述了老宅子弟陈书玉孤寂、跌宕的人生。作者以细腻节制的笔触、熨帖人心的语言,审视人、老宅与城市的命运关系。人物沉浮与老建筑的存亡紧密相连,时代的起落更迭促使陈书玉个人的成长与嬗变,演绎了一段低回慢转的上海别传。

——选自百度百科

  《考工记》大概讲述的是陈书玉对老宅从排斥抵触到逐渐接受融合。在我看来,全书最大的矛盾是陈书玉的心理。陈书玉为什么抵触老宅,为什么终生未娶,为什么坚持做小学老师等等疑问,人性心理之复杂,作者王安忆在书写《考工记》时将陈书玉这个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细腻,在《考工记》中的世界,它的意识形态是怎么样的?

  陈书玉回到上海的祖宅,老宅仿佛是时间停止的空间,陈书玉在外经历了巨大的时代变迁,外面的时间稍瞬即逝,陈书玉从旧时代的四小开之一变成新时代的青年,而老宅还是“旧时代的遗老”。方维保在评论《考工记》中提到:“《考工记》设置了两个时间,一个是老宅的时间,缓慢地往前迈着步伐,似乎知道它的终点是什么,就赖着不走,或者磨磨蹭蹭地走。二是老宅外面的时间,那是社会进化的大潮,急匆匆地往前赶,风风火火地向前窜。陈书玉,好像夹在两种时间之间,他想赶上社会发展的时间,但赶不上,回到老宅内,时间似乎停止了,但面对着外面的时间,又产生了无尽的焦虑。”在新旧时代的矛盾中,由于这个老宅,陈书玉尴尬的处于新旧时代交界处,他本该是新时代的青年,现在挂上旧时代的阴霾,陈书玉抵触老宅,但老宅无法租卖,再加上他经济上的窘迫,他不得不住在这个宅子里面。由于这个老宅,他心里觉得自己不伦不类,孤独且飘荡不安。


  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想要运作,得够构建个体为主体,核心是构建个体与现实的想象关系。陈书玉对老宅的排斥大概是因为他无法将个体的自己询唤为主体。原本他是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但老宅的存在让他的身份不再这么明朗,他找寻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主体,因此想象不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清楚关系。陈书玉想要找寻自己意识形态的运作平台,他不得不去尽全力地融入这个世界,他去在这个社会寻找工作,他先是去朱朱开办的画报社工作,再在大虞建议下他去红木铺挂牌修理钟表,后来听“弟弟”的建议去了做了小学老师。陈书玉不懈地寻找工作,想在这个新时代寻找一个立足点,想要与这个世界有清楚地关系。他前两个工作都很不顺利,没多久就失业了,最后他当了小学老师,一干就是一辈子。虽然一开始小学老师这个职位是经“弟弟”介绍的,但是这也是陈书玉的坚定选择,他之所以选择一直当小学老师,我想大概与他的矛盾身份有关。小学老师教书育人,在小学他教育的都是新时代的少年,陈书玉一直想融入这个时代,想做新时代的公民,他的精神与意识形态都想深刻融入新时代,所以小学老师这个职位对他而言是个安定他孤独飘荡不安心灵的安抚剂。陈书玉的一生都没有娶妻,他爱慕冉太太,在当时的境遇中,冉太太的先生入狱,冉太太带着三个小孩为自己的丈夫奔波,她坚忍、不离不弃。陈书玉说“靴子没有落地,娶什么娘子!”陈书玉的“靴子”指的是他的老宅,我们回归到他的内心世界,其实他不娶妻的顾虑不仅仅是爱慕冉太太,还与他那无处运作的意识形态有关。当时他很平淡地在心里回复那个问他为什么不取娘子的问题,因为他不相信世界上还有第二个冉太太,他言外之意是说很难遇到甚至不可能遇到能做到在他遭受这些时,能对他始终坚守的人。

  随着陈书玉在老宅生活的时间慢慢拉长,他渐渐察觉老宅的命运与他的命运的相似性。他小时候在这个老宅感受的是薄弱的亲情,这个老宅也感受的是居住的人对他薄弱的情感。他一开始回到老宅怕老宅给他带来麻烦,后来他渐渐能与老宅共情,他打算保护这个老宅。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这个老宅也没有能得到文物保护。但陈书玉释然了,文章的最后:“两千年时候,老李允诺他的,终于兑现,那就是门口竖起一座石碑,碑上刻“煮书亭”。之前,文物局与陈书玉作协商,这宅子列人市级文物,免缴地皮税,条件是不可出租和出售,作任何商业用途。他问一句:什么时候维修?文物局的人迟疑一时,支吾几声,终没有回答,他便不再问下去。自此,扫地的范围扩至门外,刻石底下的一块地。渐渐扫远了,远到引线弄的两头,又包抄过来,围街区一周。四面起了高楼,这片自建房迟迟没有动迁,形成一个盆地,老宅子则是盆地里的锅底。那堵防火墙歪斜了,随时可倾倒下来,就像一面巨大的白旗。”这面“白旗”是陈书玉的投降与妥协,他为融入这个时代努力了一辈子,但最后他与老宅还是不可分割,之前“老宅在他眼里原本是最大的变数,可正因为这一变数使他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历史潮流中保持不变。万事万物都在变迁,偏偏阿陈、老宅不移不变。”陈书玉的思想转变是因为他终于在与老宅的相处中找寻到自己意识形态的运作点。他与老宅形成了一个主体,他与老宅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