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历史的暗角》读后感14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1-31 07:49:5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历史的暗角》读后感

近来情绪低落,经常陷入极度地自我否定中,消极中有些无奈,颓废中掺杂些许厌恶,带着复杂的情愫,重读余秋雨的《历史的暗角》,感触颇多。

余秋雨学贯中西,对小人的解析旁征博引,从古至今,从西方到国内,从小人的生存状态到社会后果,再到小人的八大特征,洋洋洒洒读来令人感慨。

你不得不佩服小人对权力的敏感,就像苍蝇对血腥味的痴迷,隔着几十里地也能做到直奔目标准确无误,即使在我们看来水泄不通针扎不透,他们依然可以飞檐走壁长驱直入,这份长袖善舞的功力即便是练了几十年水袖的戏曲演员也望尘莫及羞愧难当。更让人咋舌的是,无论换了哪一任领导,他们都可以迅速改旗易帜,转换阵营之快简直迅雷不及掩耳,明明他们是社会的残渣,却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极具欺骗性的表演和假象,即便是最具正义感的声音面对霉锈斑斑的暗角也无计可施。然后就又可以看到什么叫小人当道,明的,暗的,名誉的,实利的,我们这些愚钝的只会安分守己干活的人,除了眼气只能自己生闷气。

说谎和造谣是小人的生存本能,这又是一种我们普通人学习不来的天赋,可以熟练地把谎言和谣言编织地合情合理,加上声情并茂的动情表演,会让睿智冷静变成迷途羔羊。我曾经无比信任一位同事,而且我笃定不会看错人,因为他为人处世稳重温厚,做起事来有板有眼,说话也是有理有据,话语中的温和亲切不由让人产生信任和亲近。对于他的吩咐我也是耳听计从。“给我上节优质课吧。”好的,即便后来知道不过是替别人讲的,就我这简单的智商也没有多想。“你教教师子女班吧,好好干,亏待不了你。”好的,虽然后来因此自己里外不是人,就我这零下好几度的情商依然没有多想。现在回想一下,就我这被女儿夸奖为在《甄嬛传》里活不过一集的双商,和这样的千年老狐狸较量,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被整得死去活来还要感恩戴德,估计临死前还要发自肺腑地说声谢谢!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了解他的人对我的警告,因为九年级分班问题,我满心不愿意,校长亲自承诺会给我配备最好的老师,让我带完这个班,要知道这个班里有我自己的孩子,整整两年我的殚精竭虑,全心付出最终换来的是猜忌、中伤和打击。在他办公室里我敞开心扉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想到转脸就在另一个场所听到了不一样的版本,甚至颠倒黑白,当这番完全扭曲本意,又加入大量他自己的解读和意淫的言论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简直三观碎一地啊!我一直以为的忠厚领导竟然可以如此无下限,这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结结实实地给我上了一课,以至于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我想起来依然会心里直发抖,至今我都没弄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于人于己也没有利益冲突呀?面对你时可以带上一切可伪装的面纱,背后又可以撕破一切可撕破的道德准则,扯断一切可扯断的人类最基本的良知。你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我明明双眼健全,却又是个不折不扣的瞎子!

非黑即白一直都是我性格中的弱点,有时候又很感谢这一点。自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认清一个人,虽然代价不小,但能及时抽身出来,不再与之为伍又让我庆幸不已。因为长此以往,只有两种结果,要不自己会变成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要不就是完全对立,深受其害无法自拔。这两种结果都是我不想承受的,小人就是一团拂之不去的污秽,一处清除不了的肮脏,深深地扎根在每一处暗角,令人防不胜防。于是及时止损,警告自己珍爱生命,远离小人,虽同处一片天地,也相忘于江湖,从此见面是路人。

又一次想到了余秋雨笔下的苏东坡,数次被贬历典八州的苏轼似乎一辈子都在被小人中伤,“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就因为他太木秀于林,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甚至是寒酸,于是嫉恨、围攻一哄而上,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就在一群小人的集体炮制中堂而皇之地写在了历史上。于是苏轼被长途押解,一路示众,被侮辱、摧残,多次想到自杀,却找不到从容赴死的理由,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又被小人们打扮成了小丑。即便后来侥幸逃得一死,又开始了“历典八州”的下半生孤苦漂泊,从杭州、颍州、惠阳,到海南儋州、廉州……令小人们想不到的是豁达、坚韧救了苏轼,也挽救了一段明丽的文化。恶意中伤和伤痕累累,被他扁舟草履巧妙化解,诽谤污蔑身心俱疲也没耽误他放浪于山水之间,啖岭南鲜荔,与明月对饮,对大江放歌,在穷乡僻壤凄风苦雨里,一篇篇传世之作妙手天成,铸成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令无数小人望尘莫及的丰碑。当然,历史也这么讽刺,因为苏轼,那些小人也留名于青史,不知道这些小人如果地下有知,会不会因此感激苏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先生的这段话送给自己,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