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阿城《峡谷》读后感1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6-29 08:46:17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阿城《峡谷》读后感

周末在线闲转,看了一篇四不像的作品,川巴汉子阿城的《峡谷》。
这篇千把字的作品被置于小说目录中,我对此归类并不苟同,通篇来看,这篇作品写风景,或者环境的篇幅明显占了三分之一强,人物亦只明则有二,另有一个暗中窥视者,却连一般小说中那个穿针引线的“我”的名头都没有,只是一个不易觉察的存在。情节也简单得可怜——就是一个买卖:骑手饿了,进店觅食,肥汉店家端上酒肉汤,收钱,吃了,走了。

我甚至认为,那骑手和肥汉的活动只能算作另一种环境描写,所谓的自然环境描写中的人文或曰动态描写,根本算不得小说情节。据此,我以为把《峡谷》归于“文化散文”之类或许更稳妥。当然,自从有了“文化苦旅”那样的大幅之后,这样的斗方就被剥夺了“文化”的名讳,——中国人的“慕大情节”古已有之。然而我依然固执己见,《峡谷》是阿城先生以老练笔法、奇崛技艺写就的一篇文化随笔,其主旨是向我们这些小市民展示一幅原始野性的画卷,从中可见一股反抗所谓现代文明的气力,读来令人动容,甚至能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一堆废话之后,且听小可粗陋的演绎。

起笔不凡,“山被直着劈开”,比拟手法,“劈”字力沉万钧,除非自然,孰能为之?对自然之力的膜拜由此产生,狂放不羁的野性于中流露。另有明证,在第二段,写天,“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夸张得真实,把人真正面对自然时的那种渺小卑微的精神状态表露无遗,而结尾的文字则画龙点睛,点出了阿城的写作用意:“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彪悍的骑手走了,嗒嗒的马蹄声消失了,留给这世界的只有峡谷里吹来的鼓动布旗的浩瀚的风,即使代表着人类全部原始与野性的骑手也没有给这方广袤粗犷的天地留下什么,阿城却向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世界,并严肃地“自嘲”了自以为是的人类: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而永恒。

文中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惊人的才华,从遣词造句上完全可见匠心独运。“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一株”勾搭上了“大树”,似乎有些“攀龙附凤”的嫌疑,委屈大树变小草了,却道出了深谷的幽邃神秘,自然的广大无极,另外,文中的那个“呆”字,也用得帅呆了:“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肥汉梦一样呆着”,痴呆呆的四脚蛇和肥汉,这两个形象或许会被眼尖的批评者目为失真,可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奔来跳去会显得多么可笑啊,从象征的角度审视痴呆呆的四脚蛇和肥汉,还有喋喋不休,匆匆奔忙的我们,无聊才是生活的底色。

也许看惯了风月,被“cctv8”熏陶出来的你会以为文中衬景的老鹰和打马走来的骑手才是主角,诚然,老鹰和骑手,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他们的活动牵引了我们的眼球,特别是骑手,让我们感受了原始生命的野性与狂放,“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骑手的形象写得精彩,这个“颜值”足以飞进白领丽人们的绮梦里了,尤其是他的吃相,光一个“啃”字就够小资们神往了,很值得“舌尖”爱好者们给个特写,再给“藏族饮食文化”来一段荡气回肠的解说。然而,这长相,这吃相,肯定既不会入绮梦,更不会进“舌尖”,因为它们只属于这一方天地——人物活动有其必然的环境——高明如施耐庵者告诉我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而绝不是丽春院。再者,老鹰飞了,“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骑手走了,“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文章并没有戛然而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惯用短句,惜墨如金的阿城在此处却玩了一把反复,为啥?他是要告诉我们,你们的骑手走了,这天地依然如常,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缺憾了什么,仅此而已。

结尾引用原文,再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的些小们一个当头棒喝:“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