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疯狂山脉》读后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4-26 07:32:1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疯狂山脉》读后感

今天看完了《疯狂山脉》,原本打算看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但是书店里都是未拆封的。也许我会下次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看,或者找机会买一本。

说实话,《疯狂山脉》原文给我的震撼感没有那么大,大量的古生物学、地质学和古文明研究相关的术语看起来冗长且费劲,也可能是我自身的缘故,一心只想着看故事怎么发展,对于这种想象中的真实细节描述有些急躁。我非常佩服洛夫克拉夫特积累下的如此深厚的学识,这让我想到早些年读的科幻小说,这类小说之所以具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就是在于它们以海量现实细节构建起了让读者不可否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并在其上衍生出幻想,使读者确信这其间发生的事件无疑是真实的。创作这种小说绝对是一种“带着枷锁跳舞”,如何妥善处理材料、不被材料带偏、以至于变成完全说明性的文本,其难度自不必说;光是学习和处理这些艰深、专业性极高的资料,对现在的我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稍稍分析下原因,除了因适应快节奏社会逐渐变得急躁、习惯短平快的思维、因追求高效而抛弃的深度外,也存在一些对基础学科的为难情绪和缺乏动力?)。我相信反复细致地阅读和查阅洛老所写的、长达三四页关于“古老者”的描写,一定能在脑子里构建出相应的实体;也相信细致地跟随文字想象“古老者的文明遗址”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定也能感到震撼、恐惧和惊叹,但是我急着一个下午看完,所以并没有太认真阅读。

总的来说,就文本和故事而言,我并不觉得有多么新颖。故事结构跟爱伦坡那类的哥特小说十分类似(顺便一提,前段时间开了《弗兰肯斯坦》但还没看完,联想到也看过霍夫曼的《沙人》,这类浪漫主义、哥特、古典小说共同点挺明显的)

第一人称陈述,或信件或日记来体现真实(《弗兰肯斯坦》是转述再转述,《黑猫》是第一人称反复说“我遇到了很可怕的事”,《沙人》是第一人称信件开头、然后换了另一封信的第一人称、再转第三人称上帝视角)这一点上《疯狂山脉》跟《黑猫》的结构有点类似,要我说,整体都跟爱伦坡的思路很类似,结尾也是不点明真相、在惊疑和恐惧中结束,像《黑猫》也像《陷坑与钟摆》。

有所不同的是,《疯狂山脉》并不以第一人称来体现主角所处时代的人文精神或社会背景,以往的古典、哥特、浪漫小说都会很冗长地进行自述,其目的是为了体现作者对于时代的看法和理念;但是《疯狂山脉》体现的对于文明和宇宙相关的理念,更多的是在描写“古老者遗址”的部分,前面的叙述基本上就有点说明文的性质了。

在处理现实资料的过程中,洛老也会参杂不少亦真亦假的信息进去,有的是自己和同好创作的虚构神话史内容,有的是未经证实的现实传说,这也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边界。

就情节而言,有四个转折点:雷克跨时代的发现(这部分全是电报转述,以纯文本的方式表达,更减少了交谈者自身体验相关的描述,更像说明文了,也更难读下去💦),主角和丹福斯跨越疯狂山脉看到遗址,在好奇和惊惶中逃脱修格斯的追杀,在看到更恐怖的紫色山脉真相中戛然而止。可以看出,整体情节不是那么出奇,但胜在真实的构建。

我因为没能明确的想象出《疯狂山脉》里各种形象化的事物,于是找来了田边刚的漫画参考。不得不说,画面给人的直观冲击力还是更胜一筹,田边刚也真是大师。这也让我想到也许语言文字给人带来的震撼还是应该由情节、恰当的比喻和更容易想象体会出来的细节传达,对陌生宏大事物采用模糊化、概念化描述,对读者来说不太友好。不过克苏鲁神话也胜在“不可名状”,对于这种美学的详细体会,需要我阅读更多克苏鲁神话作品。

刚刚吃饭时也跟父母讲了讲我的感受,我笑称惊悚悬疑类的小说在每个时代都是畅销品,如爱伦坡、玛丽雪莱、ET霍夫曼、波德莱尔、洛夫克拉夫特或斯蒂芬金,大家都是看厌了主流作品、想追求创新看点“邪典”“旁门左道”的“亚比”作品,结果一不小心就开创了新的一种文学流派。我也是抱着类似的想法看了不少哥特、恐怖、悬疑小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