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闲居》读后感——白居易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蹋梧桐黄叶行。
”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偏僻幽深之地,少有迎来送往,披着衣服闲坐养性。秋天的庭院不打扫,他手持藤杖,悠闲地在梧桐黄叶上行走,展现了诗人在晚秋时节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恬淡的心境。
这首白居易的《晚秋闲居》虽然写于千年之前,但其意境中蕴含的生活哲学,对身处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人来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白居易的《晚秋闲居》给现代人的最大启示,是一种“向内求”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幸福和安宁不一定来自外部的成就、财富或社交,更多源于我们与自己、与自然、与当下的关系。
借鉴这首诗,我们可以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为自己开辟一方精神上的“晚秋庭院”:少一些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多一些高质量的独处;少一些对效率的执着,多一些对过程的享受;少一些对完美的苛求,多一些对不完美的接纳。
最终,我们也能像白居易一样,手持“藤杖”,在人生的“黄叶”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容而自在的道路。
TAG标签: 晚秋闲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