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第一次读《老人与海》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时候只觉得这是个倒霉老头和一条鱼的悲惨故事。现在重读才发现,原来海明威写的不是钓鱼指南,而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的史诗。
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捕到鱼,这要放在现代,估计早就被渔业公司开除了。但这位倔强的老头偏不信邪,第85天独自驾着小船出海,非要和大海较劲。这让我想起我那个死活不肯换智能手机的爷爷,每次都说"我这老诺基亚还能用十年"。老一辈的固执,有时候真是让人又气又敬。
老人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结果这条鱼比他船还大。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三天三夜,老人手上的伤口被海水泡得发白,后背被钓绳勒得血肉模糊。要我说,这鱼也是够轴的,明明可以一个猛子扎进深海,非要跟个老头子较劲。但正是这种"杠精"精神,让这场对决显得格外悲壮。
当老人终于战胜大鱼准备返航时,鲨鱼群来了。这群不速之客就像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总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老人用桨、用鱼叉、甚至用舵柄跟鲨鱼搏斗,最后只剩下一副鱼骨架。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要是老人会中国功夫该多好,至少能保住几块鱼肉。
最打动我的是老人回家后的场景。精疲力尽的他躺在床上,小男孩马诺林守在一旁。这个细节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带回来多少鱼肉,而在于你拼尽全力的过程。就像我们考试前熬夜复习,最后可能还是考砸了,但那种"我尽力了"的感觉,比分数更重要。
圣地亚哥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话听起来很鸡汤,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大多没有鲨鱼那么可怕,可我们往往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老人教会我们,重要的不是你收获了什么,而是你敢不敢为梦想付出全部。
合上书,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部小说能获得诺贝尔奖。它讲的不仅是捕鱼的故事,更是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都在人生的海洋里航行,有时顺风顺水,有时遭遇风暴。但只要我们像老人一样永不言弃,就算最后只剩一副"鱼骨架",也是值得骄傲的胜利。
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就会想起那个倔强的老渔夫。虽然他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古巴,但他的精神永远鲜活。下次考试不及格时,我也要学圣地亚哥说:"这次运气不好,下次一定能钓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