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牛津女孩》读后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5-12 07:29:35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牛津女孩》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毕业于牛津大学凯瑟琳学院的赛茜Cecilia。知道赛茜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本科考研的时候看非正式会谈知道了钟逸伦Dylan,通过Dylan开始了解牛津,赛茜正好和Dylan是一个学院的,后来赛茜由于辩论赛在全网爆火,从此之后开始关注她的微博,当时一直在备考,经常会被名校学生的优秀所吸引。工作之后脱离了学习状态,之前的“名校崇拜”好像又淡出生活。

      当我再次踏进校园,学校图书馆的207成我最常去的一间,不仅是因为这里是我们专业的书都在这里,更是因为这里有“新书”书架,我喜欢在这个书架上“淘宝”。我一眼就看到了《牛津女孩》这本书,一秒把我拉回当时每天高强度学习和工作的大四,和现在闲出屁的研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牛津女孩》这本书只有一百多页,没有引经据典,没有成功学鸡汤,很好懂也很容易一口气读完。在本科毕业和读研之间的这两年,我渐渐放下名校崇拜,并且牛津剑桥等名校的博主越来越多了,有点麻木了。网上对“精英”阶层的评论让我更加觉得部分名校学生脸上的野心有种匪夷所思的明显,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是和身边接触的被父母打压着的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毕业之后在教培行业,接触的学生是正经历青春期和父母对抗的初中生,而大多数家长是采用打压、灌输的教育方式。)

     因此,说实话,我看到封面上赛茜充满自信的学士服照片时总感觉这又是一副成功者的笑容,好像离我很远,离我的学生更远,对我们来说,她的故事像天生的星星闪闪发光,而不是前方路口的红绿灯,好看但没有实际作用。但是当我看完最后一章后,合上书,再次看到这张笑脸,我觉得变亲切了,赛茜就该这么自信,就该这么笑。(留个小伏笔哈哈哈)

       这本书前半段讲了一切实际的工作、学习方法以及我们熟知的“高光时刻”。比如她9岁孤身一人来英国求学、成为首个进入牛津辩论社的华人女性、从地理专业转行进入金融行业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part4的《探索人生,我们都在路上》,这一部分写了公益、家庭、故乡,非常触动我。

     她说:“一方面,我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公益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在‘善’的名义背后,可能牵扯着数不清的利益纠葛和虚假纠纷;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因果的,从小的经历让‘努力就会有回报’这句话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之前我对公益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平时的公益仅限于捐款,也曾怀疑过捐的钱到底能不能交到受助人的手上。但后来放平心态了,于我层面的公益就已经完成了。后来考上研的暑假我开始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免费给学妹们带背、模拟复试,我才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公益。读研之后开始研究贫困问题,让我发现资源和信息差已经足够让人贫困,试想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错才能和很多人面对面享受相同的教育,这期间他的大部分关键决策点都是没有人帮助的。

     赛茜说:“结构性、系统性的不公造成的困境,会让很多不同维度上的边缘人群就算用尽所有的方法和努力都无法突破的自身遭遇的困境。”公益不仅仅是捐款捐物,我要好好思考我可以为社会带了什么。

     原生家庭这章我很难发表观点,我想看了更多女性学和社会学的书再来谈。

     赛茜说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很同意了,好多事情考验的还是心态、情绪,做一个内核稳,不被他人评价左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