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厌女》读后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7-29 08:11:37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厌女》读后感

《厌女》是我看的上野千鹤子老师的第三本书,其余两本是《始于极限》和《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这两本都是合著,以书信和对话的形式开展,内容更生活化。上野千鹤子是社会学家,日本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最先认识到她是通过她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一段演讲,那句“卡哇伊算什么能力”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畔。也就是这几本书开启了我阅读的新领域,让我对身为女性的自己、两性关系、社会中性别级的现象开始有了思考。

什么是厌女症?Misogyny就是女性蔑视,不过厌女症在男女身上的表现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之前看过一场竞聘的表演,其中有两位女士在谈到自身的优势时都提到说已经完成生育任务,不会再进行生育。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不是可以窥探到一些什么?其一,职场的规则是由男人制定的,也更适合男人。其二,在职场中,女人对自己身为女人很抱歉,因为需要完成生育的任务占用工作时间。不管当事人有没有意识到,男人的女性蔑视和女人的自我厌恶都呈现了出来。

生育完之后曾经我也一度为自己不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而内疚,在读完上野老师的书之后我明白了这里面的深层逻辑,现在的我很少内疚,甚至为自己完成的工作而感到骄傲。身为女性,我们的生活分AB两面,A面在阳光下,B面是阴暗面,而男性的生活只有A面。阳光下我们和男人从事着一样的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份工作,和A面无缝衔接,即照顾孩子,收拾家务,操持家事,每一项都是那么的琐碎和花费精力。而这些工作是男人没有的!作为女性,已经意味着更多的承担,所以当某些事情没有做好时,不必自责、不必内疚。

正如本书所论,比起男人的厌女症,女人的厌女症更加麻烦,因为女人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而这种自我厌恶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此话怎讲?

母亲通过厌恶女儿的“女人味”而在女儿心中植根自我厌恶的意识,女儿则通过目睹母亲的不满足与不如意而轻蔑母亲,同时,女儿也看到在人生中作为最初的绝对权力者登场的母亲,却伺候并被控制于更为强有力的权力者——父亲。女儿一方面视母亲为反面教材——“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同时也知道要想摆脱这种束缚必须借助他人(男人)之力,对这种只能委身于他人的人生深感无力。这是一个看不到出口的循环。对于母亲,对于女儿,相互告诉对方“我不是你”,这是一个开始。

厌女症能够超越吗?

上野老师说,厌女症与社会性别一样,不是因为我们懂得了那仅仅是在历史中被建构起来的文化产物,便意味着我们能够从中解放。由于厌女症已经太深刻的刻进我们的身体、潜入欲望的核心,若是去掉厌女症,很可能像倒掉盆中的婴儿一样,将欲望本身也全盘否定啦。

生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是不存在的,虽然愤怒,但也更爱自己,更爱女性与女性之间的连接。

女性主义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我虽然不懂女性主义,但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知道,像“性骚扰”、“家庭暴力”这些词语的出现、立法都是自然出现的,而是斗争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