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1-14 09:06:0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正如哈姆雷特的名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回想起高中时期,父亲因需要切除喉部囊肿走进了手术室,虽然是一个小手术,但仍有风险与死神碰面。当父亲被推出手术室,此时麻醉效果还没过,看着沉睡的父亲,当时我的心里很复杂,想了很多,包括我最不希望发生的结局。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人很坚强,也很脆弱。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死亡如风,常伴吾身”。
面对死亡,每个人做出的选择都不唯一。书中的病人在面临死亡时表现各异,有人平静,有人恐慌;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充满感恩;有人为多活一天可以放弃一切,有人选择有尊严地死。至于病人家属,更是各式各样,悲痛欲绝的有,无奈放弃的有,气急败坏的有,失去理智的有,宽恕感恩的有,平静接受的有。总之,面临死亡之时,最能见人心、人性,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品格和思想境界。

垂危的病人对这个世界和人生充满了眷念和不舍,对家人和朋友之间浓浓的爱与情,都让我深受感动。《死亡如此多情》 整理了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讲述他们在遇到这些绝症患者再面临死亡时患者,家人,亲人的态度,虽然有太多无奈,但是生命就是这样,生命无常,是无奈和悲伤但是更多的是对生的不舍和眷恋。因为从来没有谁死而复生,因为我们知道死了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和书中描述的一样,医生不仅在助生,也在助死。医学本身帮助病人延长生命,但很多时候也需要帮助病人正视死亡、减轻痛苦、尊重选择。生和死有时候是可以抉择的,人有生存的权利,也有死亡的权利。选择放弃治疗有时候是因为家庭和经济的原因,有时是因为病人在经历着极度疼痛的折磨,他需要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五十知天命,所以年长一点的人在死亡的时候就希望尽早结束痛苦,安详的离去,而年轻的大多是深深的无奈和不舍,因为还有太多事没做,有太多事想做,而这一切都跟物质、名利没有关。
作为医学生的我很敬佩《死亡如此多情》书中这些讲述者医生,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这个岗位上,他们比常人要更多的亲历死的人,他们对于死亡的告别方式,有更深的觉悟和理解;在《死亡如此多情》里,我更欣赏那些能坦然面对的死亡的病人和医生,离开是另一种开始的方式。他们也在纠结延续生命和尊重生命到底哪一个更人道,他们也在思考医术和科技带给患者的过度抢救是好还是坏。
关于肿瘤和癌症,之前也看过类似的报道,提到患者家属纠结继续治疗和在家静养,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最终,都是面对死亡。还没有积极有效的药,化疗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在选择医疗方式和接受死亡的过程,每个患者和家属都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觉得都试过了,尽人事,听天命。自己总算心安一点,但是庞大的医药费和日渐消瘦的病人也考验着家属的心;另一面,放弃治疗,平静地对待死亡,但是亲属又伴随一些遗憾。这里面有个医生的朋友患者,在手术前公证了遗嘱:陪孩子玩了两天;照了帅气的相;以一种献身的精神毅然决然地选择一种无法预知的移植手术。在特鲁多医生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包括医生自己的亲人或是自己面临重大疾病,他们都无法做出更好的抉择。
安乐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国内没有法律依据。《死亡如此多情》里有个父亲在得知三岁的小儿子患了艾滋病,期间一遍又一遍地去咨询主治医生一些他预料中的答案,最后他选择放弃治疗,连夜带着孩子包车回家。他的理由是家里还有一个大孩子,他只能选择一个,一家人还要活着。你能说他残忍吗?他走之前的那天晚上蹲在门外,蜷缩着哭,他的理性让他做了如此艰难的选择。我看了甚至无法去责怪这样一个可怜的父亲。当我读到《那一回,我关掉了呼吸机》这一节,这让我回想起与妈妈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场景时,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的态度为什么那么消极,只想到死,没想到什么好的呢!”但就算我和妈妈说明了缘由,可妈妈还是不愿多谈。就算我偶尔和同年纪的好友说起此话题时,她们不是一笑而过,就是与妈妈的态度相似。还有一个孩子,12岁患病,骨肉瘤,期间手术失去一条腿,肺转移,化疗和高烧上吐下泻,他的母亲明知道他可能会活不久,这个孩子也坚决想放弃治疗,但是她的母亲卖房辞职坚持要陪着他走到底,用一切能用的方法拖住死亡的脚步,直到19岁,他最终离开这个世界。读完书中的这一篇文章,我的脑中只有一个词“安乐死”。这让我觉得在我国实施安乐死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我到了那一天,我希望我死的有尊严。但在我国的国情中真的不好实施。
这里面有无数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其中有提到失独家庭,每一个孩子承载的不仅仅是父母血脉的延续,还有他们的精神寄托。 对于年轻的病人,看了这么多,我只想说,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以自己的实际能力,先买好社保,尽量配置好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和寿险。这样即便是生病了,既有一笔赔偿金能让自己有更好的治疗条件,也不让家庭负担太重。大概我是一个太理性的人,看到这种年轻人患重大疾病,总觉得负债会拖垮一个家庭。很多人不幸患了重疾,会怨天尤人,会抱怨为什么这个病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这么不幸。
我很欣赏有篇《那颗银杏树就是我公公》,里面的老爷爷坦然地面对死,他说想来一针过去算了,他说这辈子知足得很,最后他交代死后遗体对医学有用的留下解剖,不举行追悼会,树葬。95岁的老爷子,铁铮铮的硬汉,即便是疾病,他依然走得很洒脱。
一位子宫平滑肌肉瘤晚期的女患者,她在住院期间给病房的被子缝缝补补,写日记记录用药和身体反应,绣十字绣送给医生。在临终时告诉医生放弃一切营养支持治疗,只进行止痛治疗,让她能够安静地、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
还有一个我认识医生的外公,他在得知自己的疾病时对自己的孙女说:“别难过,人总有一死。不要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你所受的医学教育都是最理想化的治疗手段,实际上,在和死神博弈的过程中,你能做到的并不多,无非是在可以争取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而已。”这位老人是医生的亲属,他以一位亲属患者的身份,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本质。对于油尽灯枯的老者,我总觉得能善终,能安详地走,是一种福分,是上辈子积德,自己和家人都没有遭受太多创伤。我们要孝敬老人,在他们有生之年,尽一份自己的薄力,让他们能寿终正寝、终养天年,多陪陪他们,也算是一种感恩。
思考过死亡么?想过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这个世界?会念念不舍不?我思考过,思考过很长时间,当然,只是思考死的过程和本身,而不是有想死的意愿。曾经想过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死,死了会去哪里?死了有灵魂吗?死了会有意识存在这个世界吗?后来我发现纠结于死是没有意义的,不如想想活着和存在的意义。
最直面的一次面对死亡,大约是我初中时期的一个夏天,我和我的母亲去河里游泳,由于我不听母亲的劝阻,游到了一个水深且水藻多的地域,当时我的脚被水藻缠住无法解开,已经到了半溺水的状态,只听见母亲大声地叫我,拼命的往我这里游,由于我受惊吓晕了过去。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岸边,我的母亲在声嘶力竭的哭喊我的名字。之后我的母亲把我送到了医院,检查过后没有大碍。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再到河里游过泳。如果不是母亲拼了的救我,我已经死了。面对死亡,母亲毫不犹豫的向我冲来,这就是母爱和亲情。
怎样面对死亡,在治疗病人时,不是提倡“一定要治好”,而是提倡“请你尽量减轻她的痛苦”。当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有制度原因,但医患双方修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死亡如此多情》这是一本描述生、死、情的好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多的需要换位思考。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对许多人有益。无论医务工作者还是病人,无论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步入暮年的老者,都可以从书中汲取正确认识,平静看待死亡的力量。希望人们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疾病,理解医者。我们敬畏生命,感恩医者仁心,也要珍惜身边人。生有尊严,死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