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13 07:37:0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是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这本书的中心正是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此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一篇博士论文,作为论文,由于受其自身体裁的限制,学术性的内容会多一些,因而便显得枯燥。说真的,对于我这个看惯了小说的学生党来说,费孝通先生的这本《江村经济》实在是太过乏味了。但在读过两三章后,觉得它真的不错。费孝通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同时他也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故而,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偏激爱国者对自身文化的膜拜,也不是一个崇尚西化的海归对自身传统的诋毁。费孝通教授站在了中立的位置上,以一名旁观者的目光,加上一颗热爱祖国的心,通过使用实地调查法,为我们讲述了三十年代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对近代中国,乃至现代农村的改革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建设意义。正如序中,马林洛夫斯基所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述静止的过去。此书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映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此书以开弦弓村为研究对象。开弦弓村,江苏太湖东岸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村边一条清河湾湾的,像一张拉紧了弦的弓,村子由此得名。开篇的第一章,费孝通教授就详细的介绍了调查区域的界定、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他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费孝通教授截取开弦弓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方式,实事求是,讲述了该村在日常生活、经济往来、农业生产等等各方面,围绕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再生产问题,将乡村的整个经济生活划分为不同的主题来说明,从小到大(家→户→村),由单一到联系(村内往来→村之间的经济往来),或者其它平行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在典型的农村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满足自己家庭的生活需要,这当中很重要的就是土地,它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农作物收成后,在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后,可将多余的进行交易,以换取货币进行他用(婚嫁、礼仪等),结合蚕丝业等手工业获取其它经济来源,以便维持一年的生活开销。费孝通教授给我们列出了开弦弓村几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几点记录下:
   1.在农村中,重男轻女观念相对严重。妇女在家中的地位很低,如果生了儿子,地位会稍微好点,主要与人们的这种“养儿防老”观念有关,在财产继承上,基本上是传男不传女,女性其实是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2.一直以来,蚕丝业等主要靠农民人工完成生产和加工,效率低下,但这样还是可以维持家庭需求的,主要是自给自足(卖了维持生计),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且在这过程中妇女也能够参与进来,但由于不同年份市场收购价有变化,而产量不变,于是收益下降,且加上外来工业的刺激,期间会尝试引进工业化生产,这以一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使得家庭中(妇女)出现了过多的空闲劳动力,这就使得她们可能往城镇方向流动,成为工厂员工,赚工资,于是,这会对传统的亲属关系和家庭结构带来改变,妇女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一来在家中地位提高了,二来儿媳从婆母处分离出来可以减少日常的争吵,但妻子从丈夫处分离出来会使婚姻的关系松散,孩子从母亲处分开,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简单说就是亲属关系以新的形式进行着重新组合,并将随着工业的变迁得到调整。
   3.关于中国农民的开支有四类:日常需要的支出,定期礼仪费用,生产资金,以及利息、地租、捐税等。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农民已经尽可能地将礼仪上的开支推迟,甚至必要时将储备的粮食出售。看来,农民的开支中最严峻的一种是最后一种。如果人民不能支付不断增加的利息、地租和捐税,他不仅将遭受高利贷者和收租人、税吏的威胁和虐待,而且还会受到监禁和法律制裁。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华北的“红枪会”,华中的共产党运动。如果《西行漫记》的作者是正确的话,驱使成百万农民进行英勇的长征,其主要动力不是别的而是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
   4.土地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对人们有特殊的价值,并且在一家所继承的财产中有其特殊价值。土地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传递的(第四章第3节)。人们从父亲那里继承土地。起源于亲属关系,又在对祖先的祭祀中加深的那种情感,也表现在对某块土地的个人依恋上。关于绵续后代的重要性的宗教信仰,在土地占有的延续上得到了具体表现。把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土地卖掉,就要触犯道德观念。“好儿子不做这种事。这样做就是不孝。
   5.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中国的土地问题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正如我所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对土地制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深刻的、如实的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部值得阅读的社会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