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移民政治》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15 09:28:2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移民政治》读后感
 

风雨有时,读书无止。

复旦大学图书馆与管理学院图书馆联合推出的“旦旦思享”书评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阅读,养成独立思考和读书分享的习惯。前期经过同学们的踊跃投稿和老师的层层评审,选出21篇优秀作品,其中选取一些作品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陆续分享给大家。

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疫情虽然阻挡了人们“旅行”的脚步,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相约云端,遨游书海,共话读书之乐。

2020年4月28日,我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当时,受疫情影响,我滞留湖北农村老家之中,小桥流水鸡鸭,农田池塘野花。转眼间,我已辗转来到魔都,5月27日,我读完了这本“厚重”的书,环顾四周,满眼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我,仿佛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移民吧。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和感触是很深的,虽然自己不是一个农民工,但书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同身受,产生了共鸣,尤其是在看作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写书的动机的时候。总体来看,这本书基于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对农民工和中产阶层移民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得内容很充实,将户籍制度看成一种地方性公民权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即使没有很多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专业知识,也能比较清晰理解这本书,并从中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社会的发展。

书的作者熊易寒老师,之所以会从博士论文开始就研究移民政治这个课题,是由于其之前的求学经历。熊老师出生在一个亦工亦农的家庭,高考时以两分之差,和原来的同桌有了不同的命运:熊老师上了大学,当了老师,成为学者,而同桌则成为了一名生活较为艰难的农民工,成为他的研究对象。但巧合的是,他们现在都是大城市的“移民”。熊老师说:“我不只是在书写他们,也在寻找自己”,这句话让我很感动,我感受到了作者的那颗拳拳赤子之心,感受到了他进行这一研究时的心理状态。看到这儿,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所幸和作者一样,我通过高考来到了大学,进入了城市。我想,未来很有可能我也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新移民吧,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的共鸣,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命运以及这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书的一开始“生产梦想的国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认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应该具备的要素就是需要生产梦想。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切中要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需要由每一个个普通人的梦想托举而成的,个人的梦想和国家梦想相结合,国家才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在实现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落一人的原因,当大多数人的梦想都被顾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但是,有一个城市的移民群体,他们为城市付出青春和汗水,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他们就是农民工。但是,在某些时候,他们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他们可能会受到可怕的尘肺病的侵袭,他们也可能被人瞧不起,他们的子女可能没有良好的上学条件。他们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虽然处在社会底层,但是他们能否实现梦想,很大程度反映了中国梦的包容性与真实性。

农民工进入城市遇到的很多复杂的问题,究其根源大都与户籍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也是贯穿本书的一大讨论焦点。在我国,户籍制度构成了社会最为重要的身份系统,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密切相连,这就直接导致了二元身份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目前对超大城市的控制,主要基于人口控制和城市管理的思维,也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很多划定的人口红线大都是被倒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整体来看,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外来务工者的公共服务歧视,这对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一种损害,需要进一步改革相关制度。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的人开始大量进入城市打工,这一方面导致了村庄的空心化,留守老人儿童比例增加,并且这些人来到城市之后,无法享受城镇居民或郊区居民的各种权利,没有被城市接纳,无法参与城市的公共政治生活。其中,村庄的空心化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发现随着时光的推移,老家村庄的人口越来越少,青壮年很多都外出打工挣钱,而留在村庄的老人和儿童比例也在增加。随着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不少人产生了浓郁的乡愁。作者在书中描写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农村生活都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让人怀念。夏天晚上停电的日子,汗如雨下,蚊虫肆虐,追剧未遂的人们心痒难耐,你只会记得自己挑灯夜读的画面,还有奶奶在一旁用蒲扇帮你驱赶蚊子的感人场景”,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啊,我又何尝没有这种感受呢,身居城市的我,总能感受到身处乡村的美好和惬意,小时候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脑海不时翻滚着,虽然在现实中,村庄可能会有很多不美好和不如人意之处。

在书中提到了一个群体,叫做“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从其他省市流出,来到上海打工的人。这反映出作者的研究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农民工群体可能越来越年轻化,在居住方面、文化消费方面、业余生活安排方面、社会文化参与方面、宗教信仰和老一辈农民工不一样。就像我们当代年轻人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和我们的上一辈人明显不同一样。虽然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的是身份和阶层的双重不平等的问题,但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更加具有权利意识,具有更强的移民倾向。由于社会融合具有一定的层级性,至少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近六成农民工认为自己是外地人,其生活满意度和融合度低,近四成表现出城市认同的倾向,在目前无法消除户籍制度的差别待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语言培训、舆论宣传、活动参与和保险覆盖等措施来增强其城市认同。

“农民工不仅仅是生产政体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也是有着权利诉求的公民,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看到文中这一段描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农民工”这三个字在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为什么似乎这个名词看起来本身就是让人感觉不那么高大上?在我看来,所谓的“农民工”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公民,只是他们从事的职业和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与我们不同罢了,他们也是我国公民,也是劳动者,和其他人也一样。我特别希望,在以后,提到这三个字,不要被投以看待弱者的眼光,希望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和农民会早日真正融入工作所在的城市社会。

书中讲到了公民教育和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流动问题,在当前的环境下,地方性公民权制约了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而受教育程度又对他们的社会流动造成了巨大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大城市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和高考的限制依然很严,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菜场小学”等一系列的事情的原因。城里人担心被农民工子女抢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资源,农民工想要自己的子女方便入学和考试,两方都没有错,但是会引起很多矛盾。这些问题需要被相关部门重视,增加教育资源,并且考虑对城乡二元结构中的问题进行改善,毕竟教育为百年大计,国家之根本,教育的相对公平直接影响未来几代人的生活和信心。

书中对于公民教育的描述我很认同,目前学校的公民教育课程,常常是国家以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政治制度运作的知识、价值以及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学校是公民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而体系化的基础公民教育还有欠缺。尤其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没有专职的政治课老师,上课随意,有时候成了学生的自习课。我对这一现象深有体会,我对小学时候的政治课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总是背书或者自习。农民工子女在课程上接受的是平等、自由、参与、权利这一类的公民社会话语,但他们所处的环境却是存在不平等和机会限制,现实和书本之间的鸿沟让他们不相信学校宣传的东西。很多人对农民工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这一印象会对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教育产生影响。在当今社会中,我认为农民工子女在个人价值观的塑造方面会此影响,阶级固化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希望在未来这些问题可以逐渐缓解。

目前的社会流动和阶级固化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现代社会的结构高度分化,分工体系和社会分层更为精细,使得长程流动变得更加困难,当前中国的社会阶级固化问题以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教育精英来自富裕家庭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经常有一种“赢在起跑线”的思考,就像那就话:“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这句话充满了戏谑和辛酸,但是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现实。比如我现在虽然是一个所谓的中国名校学生,但是在性格、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很多层面上仍有原生家庭的烙印,我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实现阶级跨越,想到这儿,还是有点感叹命运,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所说,“命运不是理所当然的,也不是由一个超验的神秘力量所决定的,个体的命运带有太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群体的命运则是由权利结构设定的”。立足当下,努力奋斗吧!

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受到政府的关注。据报道90%左右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一些NGOs(非政府组织)也已经在行动,他们的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和人格塑造上的问题,他们是社会流动的“润滑油”。复旦校友创立的“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价值理念我很认同,他们的目标不满足于“献爱心”,其目标定位是“塑造新公民”,其活动不同于普通的慈善活动,而是一个公民教育项目,是一个能够充分发掘和发挥个人天赋的优秀学园。他们为贫困而无法发展其天赋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教育环境,以唤醒他们作为个人的自由天性和作为公民的公共意识,并减少女民工子女的自我封闭和认同危机。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农民工子女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提升,命运也发生了改变。衷心希望像久牵这样的组织更多一些,也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政策更完善地解决农民工及农民子女的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

在这本书中,所谓的“移民”,除了农民工,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即中产阶层,他们往往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体面收入。他们对城市社会的融合度更高,也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研究发现,他们的户籍并没有对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造成显著的影响,年龄是比户籍更重要的分野,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通过居委会参与公共生活,而年轻人则主要在网络空间,可以突破户籍的限制。中产阶层在进行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首要的身份是业主,在现阶段,业主意识要强于公民意识。可以说,户籍对于中产阶层移民和底层移民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更多的受到户籍制度的抑制,而中产阶层可以基于财产权进行政治参与,他们的话语权也更多,可以更有效地影响基层政府的决策和治理。

总而言之,看完这本书后,我产生了很多思考。诚然当前的社会户籍制度和大城市的限制人口相关的措施会产生一些弊端,但这些政策都有其历史背景,也是国家发展治理的阶段性问题。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可喜的是,目前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将注入融入城市,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

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旦旦悦读”活动,也感谢作者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研究成功和深刻的思考,真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