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瓦尔登湖》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05-07 08:27:53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瓦尔登湖》读后感

现在看书不像以前,连轴转,连夜也看,一气看到完,然后再看一遍捋一下没看透的情节,再后挑精彩片段仔细品读。主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怀和语言、语句以及各种描写过程中的思路和程序结构。这样读很费时间,很多时候也照样读不懂,也多是把故事情节当情绪的关注点,往往也忽视写作人的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蒙童时期的读法。现在再不会这样去读了。一个因为是每天考虑的事情较多,事务性工作也较忙,时间不够不说,有些内容一看就知道他会怎么写,情节大概是什么过程和结果。这可能是时间穿梭久了,那些大众化的普遍思维模式和习惯性的、普遍性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成模式化了,没必要再次耗费时间。这样就有了今天这个读法和《读后感》的写法。就是边段落性反复看、边写体会。不算快速阅览,因为毕竟既是影响力较大,又是语言大师的顶级作品,很多过去一时还是会看不懂的,但是从那些过去以为的晦涩语言流,现在多少能理解作者当时的意识流。也不算精读,因为按以往我自己的读书习惯至少应该看6遍以上才行。这在今天是不可能。怎么说也是《读后感》吧。不读,只看《译本序》然后再简单地快速阅览,一下就敢写体会,岂不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写出来的东西也必然是自以为是,先入为主和被虚荣左右。难免落个哗众取宠、欺世盗名之嫌。这既有悖于德行,也是人格的作茧自缚和思想懒惰级别的自残。

说是《瓦尔登湖》这本书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被评为与《圣经》同等文学思想地位的二十五本书中的一员,可见在西方读者群中的影响力有多大。还说是在“当代美国,它是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也就知道这是一本散文集,每个篇章都有一个不重复的文头名字,各篇章之间没有丝毫情节的联系。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其思想脉搏来自于西方、来自于一个独立的作者。我这么说好像是废话。但我还要强调这句话绝对不是废话,这都是和梭罗学的。这也是读本书的时候,看到那些晦涩的章节和片段也算学习一种思维模式的提醒。读不懂人家的书,不是说你没读进去,就是说你的理解和思考过程以及你虚心、踏实学习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还不足。我这样说不是好为人师,也不是专对别人说的,也是在提醒我自己,既然那么多西方人认同,无论谁想和西方人很好的沟通,就应该老老实实看人家的书,找到人类大师的思想之灵魂闪光点,看他是怎么样感动世界的。这也是一切进步的人必须养成的思维习惯和不白读的方法。

这个王义国《译本序》讲,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段这样一句话:“梭罗的伟大在于他的主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威力,这些思想是: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地浪费掉;树林和溪流的世界是好的,而熙熙攘攘、街道纵横的城市世界则是坏的。”这句话的背后就是梭罗远离人群社会,通过在瓦尔登湖畔二十六个月的独自生活用来写这本书初稿作为铺垫而成之点睛之笔。都说梭罗是作家,有些不成名的人写点东西也常说自己是坐家。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没有。不坐在家里,不远离人群,不闭门几年、十几年,你想写出真实反映生活,又能发人深省,还具有强大的逻辑穿透力且能传世的大作根本不可能。你文功多硬、脑袋多聪明也没用。因为一个是你切身体验不够、时间不够,还有就是你不受外界变化和影响而独立思考的基本条件不成立。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这一个来自我国痞子作家王硕的观点,只不过我用自己的话变化一下再来说一遍而已。

读书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他的写作风格,再最好了解一下他曾经在书中让人能感受的语义逻辑力量。尤其是他思想纵横而不断旁征博引的主观用意,也就是那些肯定比他自己说更有感召力的语句。这方面,梭罗不是一般的高手,不仅精通文史、善写散文和诗词,他还是一个典型的博学家。梭罗的一切天才的文学创造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他简单地在远离人群,几乎三里多地周围都渺无人烟、空旷如野的郊区早出晚归,把生活账单叠拉出来就能成今日的大作。他也是凡人,普通人。不凡的、不普通的是他有坚定地意志力、坚持性的洞察力和逻辑能力强大的思考力、这才是他成名之本源。(待续)第一章 节俭是指思想。

从第一章《节俭》的开头我们就看到这样一段掏心掏肺的话:“当我写作本书的时候,或者更确切地说当我写出本书的主要部分的时候,我是独居在树林里,---、---,我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仅仅靠双手的劳动生活。---、---,如今我又再次成了文明生活的寄居者。”这个表白说明梭罗不喜欢人群集聚的城市,或者说不喜欢和人交往。这对今天任何国家和任何城市的人们来说,梭罗都是个另类,也就是说他感觉和植物、动物打交道远比和人打交道来得真实、简单和无所顾忌。所以我说这一章用节俭来命题不是说生活要简朴、节省每一块铜板,也不是说对自己生活中所面对的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资料需求尽可能要少。独处也是一种节俭,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梭罗的用意也在此。

当人们看到一个喜欢独处的人,而且什么都自己来,种粮食解决吃饭,打猎解决穿的,自己盖房解决住的,写书和自己的心灵交谈。至于别人怎么看梭罗,梭罗本人并不在意,但是从书中的话语中能看出他的谦和和善解人意。他看到很多人对他关注,并不想去解释,因为担心自己的想法不仅让人看来很可笑,更重要的是他怕人们误会,别人以为是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表面看,他自己的一切行迹根本与他人毫不相干,可人们就是关注,你也摆脱不了。毕竟你是一个社会人,哪怕你就是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而无视别人的存在,也无法阻挡别人对你的街谈巷议。所以梭罗在书中这一章也承认自己的行迹和他们有关,用他的话说就是“非常自然而又相干的”。

梭罗是想满足关注他兴趣的那些人的愿望,梭罗也以第一人称始终在设法回答什么“平时你吃什么啊”,“你是否孤单啊”,还有孩子多的家长竟然还会问“你肯定很有钱,是不是捐出用作慈善了”,竟然这样的人还会带着私心接着问“你抚养了多少孩子啊”。好像能指望梭罗也能出钱帮她们养几个。当然梭罗也知道还有根本不关心这些破事的人,不想因为回答这些问题引来嘲笑或说你“这样的一些人你也愿意搭讪”。也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虽然我没看到原文,但是这段叙述中有句话我感觉需要我解释一下“倘若另有他人,我对他同样了解,那么我不会这样大谈自己了。”从逻辑关系上讲,应该是“倘若另有他人,他了解我像同样了解他自己一样,那么我就不会这样大谈自己了。”我想这样翻译,读者都能看懂。也是西方语言的倒装句太多,状语很多时候并不在动词之前,而定语也时常不在名词之前。而西方语言的定语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在后面,更有的多是定语从句,而汉语根本没有。翻译中常出错很正常。这是我的猜测,也未必对,但是我只能这样理解才自觉得能看懂这段。

有个句子好像有误,书中是这样说的:“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在穿衣服的时候把缝口撑开,因为衣服合身穿起来才舒服”。中国人有这样说话的吗?明知衣服瘦的不能穿,还去硬套,缝口肯定会挣开。所以我还是觉得不是翻译的问题,就是西方人说话真有时逻辑不通,让人看不懂。在这一章里还通过一句话形容农场那些“年轻人、镇里的人”的甘愿做农奴的不幸,“由狼来为他们哺乳就好了,因为那样他们就可能用更明亮的眼睛看到,要求他们在其中劳作的是什么田地。”狼的眼睛哪怕在夜间也是亮晶晶的。如果可以这么比喻,人们去喝老虎、狮子和棕熊的奶,人的手指也会无比锋利。这叫跨物种遗传。有一句更让人看不懂:“但人们是在出了错的情况下而辛劳的。”这还是另起一段,前面段落的铺垫不过是讲即使你很聪明能干,但是基本生活的压力几乎让你无法脱身去想能够开拓解放自己的事业。这难道是个人的错吗?这就是国人常讲的“命运”造化的结果。即使是错,也是上辈子人的错,不过是儿女子孙来继承,不得不过辛劳的生活。我只好这样理解才能说得过去。接着文中连续引用《圣经》中一段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例子,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中凤、人中龙不去干大事业,竟然天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傻瓜生活。”原来都是卡里翁与皮拉倆口子埋下的祸根。这俩人太随意,竟然“从肩头向身后扔石头,从而创造人类”。也就是说造物者乱扔石头的的盲从也使人类成员们跟着盲从,尤其是那些被命运左右无法脱身而整天不得不忙于粗俗的苦差事。

文中还张扬人类天性的善良,说“---,---最优秀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那层粉霜一样,只有搬动的时候非常小心才能保存下来,”而人们很难都做得到。这有点像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也就是说做人:日要三思,夜不三乱。对于常常拮据举债、卑贱鄙俗而无法摆脱的穷人们,还强调:“债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泥沼”,是万万不能碰的,碰了就容易走极端的人生。不是为了还债去天天说谎,就是不得已去奉承、去谦恭讨好,再就是假慷慨大方。最后还是以“智慧的一个特色,就是做不顾一切的事情”。

“什么时候放弃我们的偏见,都不会为时太晚。任何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者行事的方式,不管多么古老,如果得不到证明就都不能相信”。本文出现的第一句严谨的语言方程式。联想写《傲慢与偏见》的英国作家奥斯丁去世那年正是梭罗出生的同一年,重生的“偏见”可见因尔传承的社会纠葛有多么的顽固。

文中接着讲了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问题,我觉得不过是作者的一个观点而已,还没有我前些日子写的《年轻人,你并不年轻》和今年在2月16日写的《关于子女未来回答战友提问》贴切。梭罗的中心思想是“老的行为是让老年人做的,而新的行为则是让年轻人做的。”他举了个蒸汽机的例子说“或许老年人曾经并不清楚地知道,应该找来燃料让火继续燃烧,而年轻人则在水壶底下放进一点干柴,”还说“老年人并没有非常重要的忠告可以给予年轻人,他们自身的经验是非常片面的,”梭罗更任性地说:“我在这地球上生活了三十年,还没有从比我年长的人那里听到一句有价值、甚至重要的忠告。”包括他说:“我的导师们对此是什么也没说过。”他的观点如果放在他自己身上很合适,也是实话,但是拿到社会上就是偏见,不可能被多数人认同,也许年轻人听了会舒服,再就是新事物出现并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比如像他说的蒸汽机发明,还有今天的手机和互联网,确实是年轻人的应用专利。

人们常说的“吃什么长什么,也补什么”,梭罗在这里举例也讽刺一番。一个农夫对他说“你不能靠只吃蔬菜活着,因为蔬菜提供的营养不能让你长骨头。”可是这个农夫“一边说,一边跟在牛的后面,而他的牛就是吃草长出的骨头。”人家说吃蔬菜不能长骨头,他就用牛只吃草来对驳。梭罗文中的内容讲述时不时会有些辨析成分,读者看后也可以体会一下。依我看这多少是拿常识来抬杠,其中的说服逻辑并非是那么严谨。可能是与梭罗以为农夫这种观点在当时很普遍,或他以为是自己所处一个自然界的发现,依我看与他的性情使然与思脉随机有关。但有一个因素总是任何人都离不开的:都无法摆脱当时的社会风气熏染和文化结构的局限。

“在特定场合,在最无助和生病的人当中,有些东西确实是必需品”,比如粮食和药物。“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们却不过是奢侈品”,比如大水灾、瘟疫横行等人们的无法出行。“还有的人则是对它们全然不知”,梭罗看着农夫劳作大加一番议论又接写这些话,是不是告诉人们平时的生活必需品到了一定场合就会变成奢侈品。而像农夫这类大多数人确实是不知道的,也是没有这方面准备的。这也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西方人另种说法吧。

看了这段,说是散文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更像是梭罗在自然自语,在我看来也是可褒可贬的。我感觉并不像《译本序》中提的20世纪中叶的沃尔顿.哈丁(梭罗研究会主席,也是创始人)说的《瓦尔登湖》就这能“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等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当知道梭罗与美国超验主义的创始人,又是梭罗的朋友时,我想作者的思路一定会多多少少有刻意跟随艾默生思路的成分。更或许我也是先入为主,觉得大作家不过在那些看似过得去的文句上码砖头而已,以后的章节期望能看到让我心悦诚服、句句诛心而又铺满人生智慧的沁肺之言论。

接着看第八页的第一个自然段,我感到梭罗的说教有点启发鲁迅的意味,因为鲁迅曾经有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来自鲁迅《故乡》第三部分)。这里不仅引用了英国乡绅伊夫林原话似乎和他在上面某些人的看法并无连带关系;文中再次跳到希波克拉底身上,还把这位医界从业道德誓言的发起人所指示的“我们应该怎样剪指甲,也就是指尖要平齐,既不要长也不要短”这种体现乏味和无聊拖入读者一眼便知的窘境。

我也看到梭罗的思维空间绝不仅在地球一角或全球范围,他所说的太阳既“照亮了与我们相同的一个星系”,也“催熟了我们的豆荚”。远到无限大宇宙,还能给我们留下一个星系的遐想;近到让你看到单独地球上一个仅占几乎所有花中心位置的单雌蕊。我是习惯从上往下看,由远到近,而这里表现的是由近到远。如果说由上至下,视觉是不断缩窄的,那么由下往上看,视觉就是不断拓宽的。而一个人的经历往往都是由下至上进展的,而思想上的经历都是力图由上而下,最后发现修造自己的必要和独处也是无奈选择。当你有了这个大局观,你总会发现那某一刻的“瞬间洞悉彼此的眼神”是你走出人生第一步的始点,无论怎么评价这一时刻,对你都是壮举和奇迹。

梭罗有时又很婉转地表达心思和从不直截了当,说是固执还不算。这也会让你时常读起来总是会发生脑沟回障碍,有时人家说好的,他非说坏的。可见,梭罗暗示人们的生活与思想的简约,在他身上除了身体力行,写上书面就是另一回事了。他还自夸说真有后悔的事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他的良好行为和被魔鬼罩住后的循规蹈矩。而我认为其中他说的“魔鬼”不过是人们必须崇拜和臣服的一种神圣和伟大的力量。而所谓的“一代人放弃另一代人的事业,就像放弃搁浅的船一样”,正如梭罗所持的中心思想:“老年人告诉你不能做的事情,你如果尝试的话,就会发现你能做。(第七页)老的行为是让老年人做的,而新的行为则是让年轻人做的。”这样前后呼应的结果就是告诉人们两代人的事情不要总掺和到一起。无论是对事业的看法和争议,还是生活中琐事里那些是与非。而他认为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更流畅,就是一个“顺天意”,意指尊重和敬畏自然。按他的话说,对外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你关心多少,就等于放弃对自己的关怀多少;尤其是自然界,你做的看起来是长处,但是不知道自然界也会宽容你的短处。自然界总会是适应人类的一切举动,并承担一切后果而毫无怨言。所以社会上有人没完没了的焦虑这个,紧张那个,都是一种病态,而且无法治愈。所以不要总去夸大人类的作用,自然界没有你一样好好的。

说到这,梭罗搬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孔子的名句,也就是说,不管你知之也好,不知也好。当你的想象和理解统一到付诸无可挽回的以后行动,你构建的生活基础就因此会定格,随后人的烦恼和焦虑大都与所谓的现代文明诱惑相关。回到自然荒蛮的原始生活的人,自然界不会管的,人也不会改变什么。是骨头能改变,还是因食物差别改变了人类生存的本质。一切自然界核心的东西不管人类怎么折腾,都不会变。就是你人总想变,总想不断变换所谓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变来变去,反而会因穷富产生人类间争吵,哲学家们拉架,医学家们抢救受伤者,政治家们拉帮结派不断形成和变换的阵营掀翻历史。这是我读后的感悟。(待续)

除了谈所谓的许多“生活必需品”,人真正离不开食物是第一天性,书中所提的第二天性意指火的发现和生活应用,还延伸到人包括动物身体中蕴藏的热量。没有火,一切动物都会感受寒冷对生命的威胁。其实我认为“火”不过是自然环境温度临界点的一种表现形态,严格讲,在可见火形态下的生命体未必就不存在。自然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异无时不刻在演绎新的存在。而人类对第二天性的认知也是起源于人类进化史的不断探索。显然后面的写作思路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左右了作者。这里的梭罗称达尔文是博学家也是我头一次看到这样的评价。另外我发现梭罗讲的“动物的热量是一种缓慢然绕的结果,而燃烧过快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和死亡”。他也知道并解释说不能把热量与火混为一谈。这一点我想加进自己的看法:人是恒温动物,不能把人体的物质代谢就这么比喻成热量燃烧问题。人体是有基础代谢的。而且可用基础代谢率计算的。为了维持恒温,人的基础代谢也是自发、自动调节的。你看这个数率值是用焦耳/平方米/小时来作单位,也就是说热量是相对变化的,和人体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密切。而且人的基础代谢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都是差不多的。如果相差15%以上,你就得病了。比如瘦的人肯定比胖的人肌肉少,自然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而胖的人基础代谢率还很低就很难不得病,而且还和年龄大小、脉搏快慢、血药高低有关。也就是说体重超标不仅身体会主动提高代谢率以维持恒温,也必须主动锻炼去减少这种自平衡的身体压力,还要主动减少脂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减少肌肉的重量才会实现有效平衡。当然有些人的基础代谢率自平衡系统很特殊,就是不管怎么吃大量食物,就是胖不起来,原因就是一个,基因决定他的基础代谢率高一些,并超出常人,但是不能太出格。这也是健康的,不用刻意控制。一般情况下,基础代谢率主要随年龄和体重增长而不断降低。人体代谢是化学反应过程,不存在燃烧现象,而“火”是物理现象,不存在物质交换,只是物质形态变化。

网上有个题目是《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的来自国内王业进博导的视频讲座可参考。他讲的一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依姆.奥菲克(1971年出生)写的。讲人类的进化经济学和人们真正重视并把“第二天性”名其曰“习惯”显然是两个领域。一个是自然界,一个专指人类社会之间的沟通。从本质上讲,火并不是实在独立的物质,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存在的形态。我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火所伴生的动物生活环境固然是划时代的产物,但是从人本身,在社会人的关系上看待“习惯”是“第二天性”则是致命重要的。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专谈《人的第二天性》的小文鸡汤味很浓。“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别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别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别忘了谦虚为怀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别忘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别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别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从而打败自身固有的弱点.让自己的人生向敞亮的方向发展,赢得一片人生开心的胜局。”这段无名的排比句除了标点符号,我一字不敢改,真的受益入心了。

由于“第二天性”谓之火的燃烧会让人的心变得火热,为生活去奔波,甚至做一个梦中人天天想出人头地。无论像索罗说的是情人的鼓励还是发自内心的灵感,对命运的艰辛或时代的艰辛都自觉得不是自己的错,也尽职尽责了,还是你真的在干实实在在的、似乎有指望的事情,都可能因为你的“不知”缘故“为自己铸造出了金脚镣或者银脚镣”。

梭罗热爱生活,善于思考这不用说,但是你能看到他也是个很自负的人。用他的话说:“不管在任何天气里,不管在百天或者夜晚的任何时刻,我都迫切要改善关键时刻,并把关键时刻刻在我的手杖上;我迫切要站在两个永恒的交汇点上,也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那恰恰就是当前的时刻;我迫切要用脚尖站在那条线上。”他还主动承认这段话用语晦涩。但是我也许看懂了。也就说他把自己的过去看得很清楚,未来会怎么样只取决于今天的时刻,而且很迫切。之所以用脚尖站在交叉点上,就是不重复过去,也不轻易往前哪怕是一个脚尖都不能草率去迈过。这涉及到秘密,他心中不会透露的秘密。不是他必须保密,而是担忧人心不古被曲解,甚至坏事。

读到这里,我看到后面大都是梭罗在写自己的故事,时而夹叙夹议,时而也有些垃圾语言凑数。比如这一段:“若是我说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渴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那么多少了解实际情况的读者大概就会感到惊讶,而那些毫不知情的读者当然会感到惊讶。”就是说,了不了解情况大概或当然的惊讶是肯定的。想说什么?惊讶什么没有下文不说,你在过去的几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已经经历过的,你即使想这个时候描述它无非是有非同人愿的逻辑,所谓的惊讶既不是惊喜,也不感叹。这里也有阅读的收获,看到确实有句话很经典,是这样说的:“固然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从未在实质上助它一臂之力,但母庸质疑,极其重要的就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场。”(第十四页)这着实让我得到启迪,但是没有惊讶。就像我现在常和一些老朋友讲的:“好好活着,争取每天早晨起来都能把鞋穿上”一样。梭罗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还让我看出他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他不仅当记者经常发稿件,尽管有去无回,还当小镇气象预报的自愿者,不管人家信不信,反正做到了恪尽职守,也帮镇子里照看野生牲畜,还给一些与他无关的果树和灌木浇水。他自己也察觉到自己所谓的自愿者身份所表现的责任心反倒是给人家填了不少麻烦。更有趣的是他每做一件事的开销都有账可查,真实记载,就好像有人监督似的。既不图任何报酬,也没指望地方给个官位,哪怕给他个闲职。这种做事的自觉和忠实,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年代都是有文化和修养的不标自榜。

我有点强迫症,不管他多啰嗦,多无趣,总会认真看梭罗讲他的故事。拿到今天看,他所说的事情有些编排真不敢恭维,讲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的商业经梭罗表现的很有耐性,且很卖力,浅显的道理也能占位。不过也有新视线,毕竟这是19世纪中叶的作品,当谈到和天朝做生意的情景时,一个词蹦入我眼帘:天朝,我特意看了注脚,果然不假。Celestial Empire,这在英汉词典上是天朝大国的意思,这里专指中国。十九世纪往前推100多年前,中美就有贸易往来了。没有飞机,都是货船载运。因为飞机是与电视、电脑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发明之一,用于运输和军事也是其前夜的事情。文中不仅还透露当时已有了一些金融保险业务和电报之类的科技成果,16世纪发明的对数表也广泛应用航海,我估计对数计算尺也会有。书中所说当时美国向中国出口土特产和松木外,还有大量冰块。这里的冰块至于是用于冰饮,还是工业冰或医疗就不可知了。当时运输冰块做好了确实是大贸易。塞勒姆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港口,而在州府波士顿就有个叫弗雷德里克·图德的“冰王”专经营此生意,据说1860年统计当时纽约每三个家庭就有两家每日订购送冰服务的。原因是冰箱还没有发明,这种最原始的冷藏方法需求巨大,加上天然冰在寒冷地区随手可取,就是需要劳力和运输,没什么技术含量,人人都可以做,所以并不需要大资本。更有点像史记的是,书中还讲当时货船的船长,也是领航员,主要还是货物的主人,同时也受理保险业务,来往通信、发电报、记账、卸货,还有什么市场行情,货运目的地是否有战争,如此等等都说明:船主必须是个多面手。

梭罗讲述当时的国王和王后定制的衣服都只穿一次,被梭罗笑讽为“挂干净衣服的衣架而已”。也看出梭罗从来不拿穿着以貌取人,我说“人的气质也是一样”,很多招摇过市的骗子的语言表达力和非凡的记忆和演讲力都不足以说明他品行的可信度。而普通人的相信除了情绪被麻醉换成欣赏外,只会剩下麻木,被常常愚弄就成为自然的事情了。梭罗强调的就是一个句话:“人是否高贵不在外表的衣着。”用他直白的话说就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衣服打补丁而被我看低。”而很多时候,人们穿衣打扮在意“追求时髦,更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考虑衣服的真正用途。”如果一个人能赤身裸体,狗预见他都不会当陌生人乱叫。他反复详细讲解穿衣的外表与内在人格的关系,无非是讲一个道理:“真正可敬的不是人们常关注的、受到尊敬的东西。”我很理解梭罗的意思,我也常说:人们都不穿衣服走在大街上,人们产生另一种审美和观赏力。如果人类进化中尾骨没有退化,肯定会留下带毛的尾巴,至于尾巴的颜色,光滑度,还有那些说狗带白尾巴尖喜欢吃鸡的说法也会像病毒一样宿主人类大同意识。而梭罗更确信“女人的服装永远做不完”这条真理,也反衬出绝大多数女人更爱外表、更图虚荣,也更容易上当的逻辑。这也是当今国内旅游业骗术花样翻新而不绝,还屡屡成功的固因。对穿着用索罗的话进一步说:“假皮,它并不能分享我们的生命。”

梭罗还把我们穿的衣服比作外长植物。这在今天植物分类中已经过时了,但是梭罗的意思是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所穿的衣服就像这类植物组织生长所形成的年轮,年龄越大年轮越多。比如双子叶植物类的萝卜、白菜、大头菜、土豆,尤其人们的穿衣更像是大头菜之类。但是“每一代人都嘲笑旧的款式,但又虔诚地仿效着新的款式。”从纵向说,身体被一层层被衣服包裹,都是给没头脑的人看的假象。就像白菜、大头菜,越靠外边皮越厚。最不见人的反而在最靠近皮肤的最后一层,也深藏人的羞耻。如果都见了,既穿着简单岂不更美好,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抚育我们的大自然。从横向说:着装不分新旧,不分时尚,就像人的尊严不在外表,按索罗的话说:“如果哪个国家的服装已经达到了某种尊严的艺术境界,我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梭罗此段最后的赞许:文身并不算什么陋习,不能仅仅因为它刺人肌肤,不可更换,就称其为野蛮。我理解,文身必经是用生命体做图,总比着装的掩饰来得真实。

谈完穿着,接着梭罗又谈住宿。人没有住宿的地方,很难在自然界生存,尤其是寒冷的地区。而梭罗把家庭的本源归宗于人的住宿需求,而不是什么爱情。这和马斯洛理论中关于人的两个最基本的需求相吻合。但是显然梭罗在美国、在人类是马斯洛的前行者。爱情的高尚不过掩盖着生理无法抑制的需求,生存的迫切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找个能躲避自然环境严酷威胁的与自然空间隔离的住所,无论是心理还是肉体都能为此提供情绪和生命的安全保障。这都是通过家庭来合伙的历史必然结局。而家庭是一个人类社会格局最小的、最狭窄的世界单位。其实不仅你在自己家里可以赤裸裸,放飞绝对的自由,甚至可以无视法律管辖区砸毁家里一切物品,如果在大自然无人区,除了法律禁止也是一样的。家庭是人工合成的,自然是天数。而社会大家庭需要的不是国家,而是所有家庭无需约束的自觉。人类幼年“有某个冒险精神的人爬进一个岩洞,把它当做栖息处。”人类无论走向何处,都应该大家一起来始终不要离大自然太远,不要总是在日益翻盖越来越多的楼房再有什么渴望,忘却我们孩童年纪曾经对自然界神奇的纯真感受是多么宝贵啊。尤其像索罗所言我们的诗人、倘若是圣人不在所住的房里里或抒怀、或理论,我认为人类才算有了真正的成人礼。人们要想自由地去爱,要想灵魂深处得到解放,“一个栖息之所的绝对必要性是不足道的。”很多人到死都一直在为换更好的房子挣命,却忘了与能遮风挡雨哪怕是住在户外都对任何人一样,毫无差别。有阳光、有温暖永远是真正的、最好的生活。而好的社会不仅能让人们每天自由自在地享受呼吸和阳光的温暖,也不会丢下一个人失去遮风挡雨的栖身之地。

看到这里我忽然忘了交代一下我问什么到现在这个年龄才看着本书。其实我是生来就爱看书的人。父亲是建国前老共产党员,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剿匪还受过伤,到去世膝盖骨中的一颗小火车爆炸时的弹片还在。他最初给一个连长当文书,后来我才知道,我的一位银行同事的父亲就是我父亲的连长。据父亲讲他读书认字都是这位连长手把手教的。解放后到公安局的父亲还当了秘书股股长。父亲的字写的特别好,文笔也不错。至今我还保存我当兵时父亲给我写的那些书信。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家里有很多书籍,如黑格尔的《小逻辑》、《列宁选集》、《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邻居是我父亲的公安局的同事赵叔家里的书更多,几乎四五米的一面墙,整排的书架全是用白色较硬的那种画纸做包书皮的各种书籍。很早父亲还给我订了《少年报》和买了很多科普书籍,比如《太阳历险记》、《古峡迷雾》。70年代家里就有一台老式红灯牌收音机,每天引导我定时听“小喇叭广播”,特别是听孙敬修老爷爷讲的故事。可以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能有这样的环境不是一般的幸运。毕竟是母亲在医院,也是野战医院下来的,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很优越的。

看书让我知道:原来学校的学习不过是学些基础知识,很单一,很枯燥,如果不是老师对学习好的同学特别喜欢而诱导我认真学习,我感觉不管上什么课都没有和同学们一起玩有自由和乐趣。特别是所学的东西都是大人讲的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在鼓动。真不知道所学对以后的生活什么用。让我真正长见识还是看这些课外的书才知道社会上竟然有人写故事描述自己的经历、见识,还有那些对未来科技发展有美好憧憬的幻想和预测。记得有本书就是这样讲的:到1995年,科学家们会把麦穗培育成鸡蛋那样大。我开始还真相信了,可是到现在看,世界最先进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过才每亩两千多斤,而且不是每颗麦粒的大小,讲的是千粒重。我小时候更喜欢的是自己动手用蒿草做手枪、机枪,用木头做带刺刀的步枪和火药枪,用胶合板做琴盒,看着爷爷做很特别的苏式爬犁。还有自己动手装收音机和对讲机。我觉得不管学什么不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给生活增添乐趣,所有的看书学习都是无意义的。

看着外孙一天天长大,不到12岁就长到一米五十五了,他学习的认真和辛苦我是非常理解的,总觉得学的东西等他走向社会,以我的经验大多都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还是让他早点知道社会的真实情况,多读点课外书,以便他能在记忆最佳时期能看清未来的路,并留下更多有意义的记忆。加上我走向社会见书就看,图书馆和书店我是常客,个人工资大半都买书了,日子过得紧巴巴,根本不关注家里的卫生、装修和美化室内环境的营造。床上床下、床头满屋都是书。很多书,包括八个《样板戏》的主旋律谱,《战地新歌全集》,还有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全套数学教材,有关速算的几乎所有市面上的书大都在我不在家的时候被家人当废品卖掉了。不仅可惜,也迫切使我想有了条件时再补买全回来的愿望。前段时间,我又新买回11本书,随意在里面挑出了几本书每天定时阅读,当读到《瓦尔登湖》一书的时候,按今天的认知能力,那种读书的饥渴征从此又缓解,不知道又哪来的激情,开始写读书感悟就算给未来的孩子们留点念想,也算不虚度光阴。

说到这里,梭罗书中也写到:“人们想要得到的一切,并不是用什么来做什么事情,而是要做什么事情。或者更精确地说是要成为什么。”(第二十页)用我英文老师克瑞斯常讲的话说就是:“Where we are, who we are,where are we going。”我们在哪里,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去。要回答这类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坚持最长久、最广泛的读书学习。像目前的冠状病毒的疫情蔓延全世界,像中美关系的扑所迷离,像当今中国成长中的烦恼,以及如何融入世界最关键的是东西方文化传脉相沟通,都会在看书学习和与历史谋面中找到答案。美国在十九世纪的文艺复兴所覆盖的文史印迹,以艾默生为头羊的超验主义盛行,都深刻镶印在西方人的骨血中。那种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的文艺思潮不仅早就了当今各界的美国总统,也造就了美国人民,更造就了西方意识形态坚固的信仰。不要试图去打破格局,也不要试图去挑毛拣刺,更不要丢掉我们国人的坚强和对和平愿景的善始善终。本着学习的态度,本着超强的忍劲,本着自强精神为本的原则,本着既谋全局的沉稳,又本着无所畏惧的方域态势,从容而不迫,由此破解所有窘境也就必然会水到渠来。

   梭罗作为西方人眼中的圣人不亚于中国的孔子。与孔子的说教不同的是,梭罗所生活的社会意识氛围有个《圣经》笼罩。《旧约全书》中所讲的普世哲学也给索罗带来无法回避的烦恼。他引用《圣经》中“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有你们不常有我。”接着却是斥责那些过于追求享受和生活奢侈的人,也提醒世人不要忘了更宝贵的东西绝不是房屋的改善,不要成为房屋的“囚徒”而失去自我又到死都看不清自己。就像我前段时间写的《别和我谈文明!21世纪的人类依然没摆脱野蛮》一样:“目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体的混合模式。很多社会主义的优势在西方也在学习和效仿。这和早期马克思预言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人们容易被西方的科学先进性、社会高福利,社会文明的规范性所迷惑。以为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的野蛮时代成为人类历史的过去式。而实际一点都没改变,不过是都打着和平、善良的标签。到真章的时候,还是在比拳头谁硬,比谁能隐忍。尤其是那些政治家不过都是被历史车轮绑架的驾辕人。背后提供鞭哨的、给吃的喝的都是已经富可敌国、称霸各个行业领域的资本集团。这才是世界动荡的真相!”而所谓的“美国优先”无非是梭罗讲的“在野蛮人的一千种舒适方面,我们却全都是穷人,”(第二十八页)的另一种揭示。显然梭罗比特朗普有文化且道德高尚。当然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是同一类人,很多时候,对自己很高尚、也很舒适;对世人,冠冕堂皇,充当的确是合法的土匪。但是人们都最好记住:思想家永远是人类维持生存的骨头。

今天的西方有个国家总统成了全球网红。他就是特朗普,简称“川普”。习惯于在推特以个人身份发表很多时候都是非常简短的言论。看他说的好像就不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声音,更别说代表一个民族了。无论是谈世界焦点还是听到社会烦躁的声音,“指责”、“甩锅”和自夸就像中国故事中程咬金的“三板斧”。总是让人看不出他再有什么新花样。他以视频方式出场时,爱甩动金丝镶满的头发还辅以手势顺然地手捋一下,然后再用眼神向左右反复移动来表现底气十足和气色盎然,这样带有商人政治业范和亮相贴切说与那种街头的形体艺术表演神似。面对国内外舆论场纷纷扬扬的提醒和批评,语言上的假防守和与己何干的坦然,也迎合了同类有依附关系的众人欣赏和捧场。可但是,也许无知,却遗憾地忘了他们崇拜的自家贤人梭罗曾经的训教:“潜鸟隐没在偏僻的池塘里去换羽毛。蛇脱皮、蚕破蛹,大抵如此,都是依靠内在的辛勤和扩张,因为衣服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皮和尘世的烦恼而已。”(第二十页)其结果会是:“人们就一定会发现我们航行的船悬挂的是假旗,最终将必然既被人类看法所抛弃,也被我们自己的看法所抛弃。”我非常赞同和相信这一点。要真是把这种习性彻底脱旧继而无所畏惧地演绎成历史的传承,就不会仅仅是一时的社会环境季节性的扬弃,而是一定会甩掉整个民族硬实基因所积累的人类显著成果,换成酥骨而由此发端走向民族退变的历史新拐点。无论怎么说:“一个阶层的奢侈,被另外一个阶层的贫困抵消了”(第二十九页)的社会现实,在人们看来给国家安装伟大的、甚至是“优先”的标签都是对人类生存权和文明的挑战。毕竟也永远会带给人类自残发生和互相不断掠夺的历史退步。

梭罗在现实思考中随想的过程中,笔端始终流淌着一种对社会公平的渴望和讲述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社会存在关系。阐述的是:“文明创造出了宫殿,但要创造出贵族和国王却并不容易”的深刻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盖房子的住不起房子。更确切说,宫殿作为文明的成果并不是文明人打造的,宫殿里住的大都是野蛮人。而社会上的奢侈已经把人划分为两类,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穷人和富人的共同需求是让生命安全和生活便利,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只要有条件,哪怕是一次,一天,一个月看谁更奢侈。梭罗一边说:“我们倾向于把更多的钱花在奢侈的布置上,而不是花在安全和便利上,结果预示着没有了安全和便利”。一边敞露自己对现代化交通工具这种文明所带来的空气污浊极为鄙视的态度。这对今天城镇建设发展那种不惜花钱只图外表花园式装扮,而忽视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真需求视而不见的荒唐行为狠狠抽了一鞭。我理解梭罗所提倡的节俭也是去掉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无必要的掩饰。那种“天当被,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才是人类最高级的状态。而今天几乎被所有人所遗忘。因此我也想,所有的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丢掉自然界及其原始文明状态都是人类的罪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人类走错路后总是要该回头才会再见的阳光之路。梭罗对生活的情节观察和思考再一次在这个段落中表达了充满透骨的逻辑张力。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15世纪末开始的移民国家。梭罗所在的麻省是在17世纪前夜英国殖民后以新英格兰命名的六省之一,也是当时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今全球教育环境最好的地区。当时移民开始的生活建造的住处也有点像我们东北的地窨子。但是我国的地窨子是长方形,而新英格兰人挖的像地窖,而且是四方形。看来人类不管东西方,在新地方生活的方式和思考能力没多大区别。都是以环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这是人适应自然的不得而已。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领地之争、食物之争,人类文明会是一种自我自然进化。而一旦打破这种对自然的依赖,就会出现人类社会本身之间的文明与野蛮矛盾发生。而按梭罗的说法:“文明人就是一种更有经验和更聪明的野蛮人。”野蛮来自自然界本性,野蛮只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博弈,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博弈和野蛮无关,都带打着文明下的旗号,斗嘴和斗力,最核心的是斗智慧,斗智斗勇争天下,争来争去还得回归自然!

在梭罗看来的理想社会只是以自己的超然生活来区别于大众热衷的复杂追求。也确实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年代差不多,说是接近个人自由和主张这种自然主义倾向。空想社会主义概念主要流行于19世纪的西欧,它是源于更早的乌托邦理论框架。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之书拿网上定格是人类发展指数的1.0版本,那么人类历史还有《桃花源记》的影响力是我国魏晋时期出来的,要早其所有这种对好社会的幻想1500年左右。我看梭罗的想法不是很系统,有独行中的思维狭窄。但是也不能说他表露的自然主义倾向和对人们社会行为的思考没有价值。这让我想到法国作家左拉写的《金钱》一书。多少有梭罗思想相传的影子。有些观点参见网上我写的文章《金钱与中国》。但我还是欣赏梭罗在这里讲述针对社会生活现象过程中所表现的探寻人类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的自觉责任感和精神上不屈服于平凡生活的思考力。尤其是他亲身体验的生活过程,还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带着历史印痕为社会留影,确实体现了一个人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满腔热忱和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情怀。着实让我为他的每一句话感动万分。他范范描写生活的经历使我感到能走进近他的心里,但又不能像很多作家那样以这种阅历书写自己而无法出格;又不想去像编撰《文学描写词典》一样化类或学习创作手法。在字里行间我只好重点寻找他思想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