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1-22 07:49:39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01

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于1863-1869年完成的史诗性的历史小说。小说记叙了俄国1805年到182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为15年,居于叙事中心的是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它一共有130万字,卷帙浩繁,笔者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它略读了一遍。

这本书相关的书评、资料有很多,笔者就不干巴巴地详细介绍它的内容了,否则也有剧透的嫌疑。这篇读后感重点在于交待两点笔者个人的一些体会。

02

《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

笔者在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不由得把它和《红楼梦》比较。因为《战争与和平》里的主人公是两大贵族家族里的人物,而《红楼梦》里不也是两个大家族嘛!(荣国府和宁国府)而且托翁和曹公都是天才般的作家,素材都是来自他们经历过的贵族生活,很多人物的原型都是他们的亲属,把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比如《战争与和平》里描绘的贵族打猎的情景,惟妙惟肖;《红楼梦》里叙写的贵族吃螃蟹的情景,巧夺天工。总之我们可以发现,不论中外,贵族都没有工作可干,然后就去做一些闲事,使他们闲情逸致的精神生活很丰富。此外,两部小说都不忘描写劳苦大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现实,都对当时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暗讽。

男主与女主

但是两部小说的不同点也有很多。首先,《战争与和平》可以算是一部喜剧;而《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悲剧。其次,在描写人物的爱情方面,托翁显然比曹公直白。比如托翁在描写男一号安德烈公爵的时候,对他的心理描写很直接——他是这样想的:“……以前我似乎没有真正生活过。现在才开始生活,我生活中不能没有她。她能不能爱我呢?……”而《红楼梦》里要是这样写贾宝玉的心理状态,准不叫读者吓一跳才怪。产生这个区别的原因可能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这样露骨的情感表达。最后,托翁描写的时代里,战争与和平是交替出现的——有好几个主人公都去参军了;而《红楼梦》显然是和平时代发生的“家长理短”的事情。

03

战争?和平?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有些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军训这玩意,为什么人们要相互杀伐。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托翁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历史的目的,是历史的意志。笔者的理解是,我们现在的历史像19世纪一样,还很不完备,所以离书中的年代已经200年的今天,还会出现战争这种现象。

那么历史是什么?托翁说,历史即人类的不自觉的、共同的、群体的生活。帝王看起来呼风唤雨,实则是历史的奴隶。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恩格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合力。”托翁在《战争与和平》里体现的,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为什么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的五十万军队败在了俄国二十万军队的手里,最后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

法军仓皇撤退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一节中,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比作了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情况到了这种时候,丝毫也不应留恋,这是以土地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历史上,俄国以避免决战,执行了勇敢的退却,战胜了威震一时的拿破仑。中国现在也应这样干……”

紧接着,《论持久战》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俄国和中国的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

有些同学读到这里,或许要说:“你写的这些话题都太大、太空了。历史这个概念太宏大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那么笔者就拿疫情防控作比。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处在历史中,历史和我们的关系可大了去了,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我们亲眼见证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而这注定是要写入史册的。或许你对很多时事不感冒、不关注,但是自己的生命健康总是关心的吧?当我们每个人都配合测温、戴上口罩,那么就参与到了这场人民战争中去。我们现在所处的没有病毒侵扰的“和平”环境,离不开每个人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