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2-10 08:03:4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作者:高乙菡

佛曰:心若清净,众生就清净,佛土也清净。

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

总在自己做了错事时检讨于自己。佛曰:心若清净,众生就清净,佛土也清净。当然,我上了岸,却又像潜在海,因为在反省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想办法补救。事实上,在对自己过去的和解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身的体验过,经历过,感知过,并且充分与内心中的神明接触过,受到内心的宽恕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与升华。

我猜想,《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深有感触吧。文本讲述在战乱频发的阿富汗的大时代背景下,出身富贵的少年阿米尔因为懦弱和嫉妒,逼走自己亲若兄弟的仆人哈桑,到敢于承担,正视自我的感人的成长经历,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竟然发现哈桑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值得一提的是,阿米尔也从追寻与救赎中实现了对自我完整性的探索与对自己心灵的再塑。

我们来分析阿米尔这一形象,在故事的开头,因为"放风筝"而获得战利品,却亲眼目睹保护战利品的哈桑被阿塞夫强奸的阿米尔选择了沉默,并欺骗自己似的,将哈桑比作"必须割宰的羔羊",而后阿米尔为了掩盖自己,诬陷哈桑偷盗,将无辜的哈桑赶走。而后被阿瑟夫侵袭,去"追风筝"。

纵观哈桑的成长过程,都是围绕着"风筝"展开的。"风筝"一方面是阿米尔童年虚伪与懦弱的见证者,放风筝比赛是勇敢者,胜利者的象征,而阿米尔却窥看到哈桑为了“风筝”被强奸而不管,是讽刺性的勇敢,是阿米尔内心的一根厉刺;另一方面,“风筝”则寓意了阿米尔寻求救赎的路的随影,风筝映射了阿米尔的从阿富汗到美国的飘零,内心的迷茫与对前方道路的未知。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

这让我想起了奥逊威尔斯导演的电影《公民凯恩》,报业大亨凯恩死前遗言“玫瑰花蕾”人们对“玫瑰花蕾”这句遗言的含意进行无限的揣测与解读,故事的最后竟然是凯恩在雪地上无忧无虑的玩的小雪橇上刻印的一个简单单词。

原来即使锦帽貂裘,即使拥有金钱、地位、名誉,想到的却还是家乡的童年玩具。阿米尔何尝不如此?即使成年却一直无法忘记童年与哈桑玩乐的时光和对哈桑的愧疚。
风筝断了,他便奔跑去追。阿米尔带着对友人的歉意,带着对自己的歉意,实现了自己的救赎与成长。

弗洛伊德在心理动力论中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人类心理,在阿米尔的童年时期,“本我”占据了他心里的主导地位,情绪战胜了理智,使他做了让他无法释怀的错事,而在他悔恨与愧疚的过程中“自我”显现出来了,阿米尔长期收到内心的谴责,而在自渡的过程中,阿米尔则进入了“超我”境界,完成了对友谊亵渎的拨乱反正的同时实现了自己个人的升华与改变。

在自己道义感和使命感的作用下,阿米尔公开替自己和自己父亲道歉,并正视哈桑的孩子,在向外人介绍孩子身份的时候,他认真的说“他是有名字的。”

在解救索拉博时,更是付出了血的代价,而血是具有祭祀和重生的文化符号,在这里更是代表了阿米尔人格的成长,和人物内心的重生。

冰心先生曾言:“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借用斯言,善意在左,救赎在右。我们辗转于人间,更应将成长的路上点缀的鲜花弥漫。

《追风筝的人》正是如此,卡勒德·胡赛尼以生动的笔触和现实世界的生活中汲取艺术性进行创新进行再塑造,使我得到无限启发。

结尾的段落,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儿子重回家乡,放飞一张具有复杂意义的风筝,天空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滴,阿米尔和孩子抬头看,风筝被割断了,而这次阿米尔却决定追回来,这像是一种仪式感也更像是一种爱的传递与轮回。“千千万万遍。”

事实上,在救赎的过程中,最后谁也不是胜利的一方,但是,却在自渡的过程中完善了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馈赠呢?而我们在认错和反省的道路上,收获的一方面是对自己的释然,另一方面更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让我们归于中心,归于内心的平衡,恢复到纯真而安静的自然状态。我们放下的是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接触未来。

风筝已逝线犹存。抓住那根线,那是我们前进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