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4-21 08:10:46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活着》读后感

也许每个人都曾思考过活着的意义,我们趟过枯寂、也忍过恓惶。我们追求过名利,也执着于得失。我们遇见风浪、也顷刻回望。我们观察身边人,也回看自己。我们迫切地寻求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却往往在寻觅的过程中忘记了活着简单纯粹的本质。也许人不是为了任何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

《活着》这本书我读过两次,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在高三那年。那时学习是我“活着”的绝大部分内容,我在渴望进步、未遂,再次渴望进步,继续未遂的无限循环中苦苦挣扎。读完这本书一阵难过和唏嘘,在同情文中福贵、家珍等一系列人物的同时也暗自感叹,虽然郁郁不得志,好歹还能满足基本温饱,与书中人物相比日子还算不错。那时的我只把这本书当做作者对于过去穷苦年代人民生活的客观描述,落了下风也偏离了作者的本意。

几天前再次拿起这本书,猛然发现作者对福贵一生的描述不是为了发泄或控诉,其意在向我们展示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而非简单描绘乌托邦式虚幻美好、亦非斤斤计较地揭露冷酷的现实。作者在向人们展现超脱世俗、无关善恶的高尚的过程中与我们一同探寻质朴纯粹的真理与活着的意义。

文中先后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主人公福贵在内战、土地革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大背景下,失去百亩良田、深宅大院,经历父母去世,目睹战友在混乱崩溃的时代秩序中殒命,见证贤良的妻子和可爱的一双儿女在时代的洪流中丧命,在迟暮之年经历外孙去世,失去了最后的情感寄托……苦难接踵而至。

在阅读过程中,我只觉得有一种溺水的感觉,前一次呼吸被瞬间埋没在时代的巨浪之中,还未平静半刻便被下一次巨浪与磨难压的透不过气却又无法反抗。诚然,如一位诗人所说:“人类无法接受大多数事实”。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与阴险,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天边。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在理想与现实的撕扯中筋疲力尽,人们渴望美好,却又在现实的桎梏下动弹不得。私以为,大部分现实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都通过对残酷现实的描写向我们展示超然的、无关善恶的高尚,向我们传递纯粹质朴的哲理。

《活着》这部作品,便是用看似充满戏剧化的情节设定,向我们传达一个朴实却纯粹的道理: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从世俗的角度讲,福贵的一生都在失去,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苦难之中便多了些许快乐,福贵给黄牛起名、唱引子,与作者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虽有唏嘘却也释然,或许福贵的一生算不上失败,他只是在泥泞与荆棘中按照自己的意志与想法过完了一生。或许值得活着的并不是伟大的梦想与情怀,而是活在当下的每一分感受,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

而想到这,思绪又陷入矛盾之中,如果活着只为了活着,行为只被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样的人生是否等同于肆意妄为、毫无原则。其实活着的本质内核是活着,是否勤奋刻苦、是否承担责任、是否为天地立心、是否为生民立命、是否胸怀家国天下……这一切都是活着的附属品与附加物,是个体给活着与生命所添加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与活着的本质并不矛盾。天道是天道,人意是人意,二者并不矛盾,也不可互相推诿。

正如作者所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杨慎在被贬之后写下的诗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或许一些生命之外的缥缈如浮萍的事物都不是活着的意义,值得人们活着的是当下的每一分感受,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附加物,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

福贵的一生窄若手掌,却也宽若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