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花筒》有感--胡星乐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本书,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陆梅的《万花筒》了。
《万花筒》主要讲了在女主角麦小节九岁那年的暑假,她跟着她的爸爸来到了她的奶奶家。她察言观色,默默探索弄堂里的人和事;二楼那个爱穿绿色枞树连衣裙的哑女白雪,尤其令她好奇。白雪的爸爸在远洋轮上做大副,常年出海远航,父女俩为远洋轮取名为“白雪号”,寄托对彼此的思念。白雪和麦小节通过无声的交流,收获了美好友谊。
《万花筒》这个书名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童年正如万花筒中的景象,由无数个碎片组成,每一次转动都会呈现不同的图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碎片——一颗玻璃弹珠、一张糖纸、一句无心的童言——在作者笔下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
特别打动我的是作者对女孩之间微妙关系的刻画。那种既亲密又竞争,既单纯又复杂的友谊,几乎是每个女性童年经历的写照。
《万花筒》中两个女孩通过万花筒和望远镜引发了无数思考和想象,她们从万花筒和望远镜中看到了彩色和宽阔的世界。
读完了《万花筒》这本书,我意识到童年从不会离我们而去。它只会被岁月里的尘土覆盖,等待一个机会重新绽放。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万花筒,无论转动到哪一个角度,都能看到绚丽又充满色彩的回忆。《万花筒》带给读者最珍贵的礼物——在碎片中看见的完整,在流逝中寻找的永恒。
TAG标签: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