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0-31 08:59:15归属于读后感5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科普类书籍中比较有名气,很早以前看的,算是我从文学类转向社科类阅读的拐点,当时作为小白补习到不少人类史知识,但记得阅读感受很平常,够不上吸引,也不算无趣,现在再回头看,才明白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混乱感是为何。

作者总能从饶有兴趣的话题切入,比如“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会比另一些地区早得多?”,而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则是直接抛出“推断”:一是那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影响;二是缺乏可供驯化的野生植物┑( ̄Д  ̄)┍ 

接着围绕第二点,凭空提出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些植物在一个地区被驯化了,在另一个地区却没有,还列举了很多北非、欧洲西部、地中海的“实例”,究竟是不是真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

然后让人措手不及地跳到了下一个问题——怎么评估一个地区整个植物群驯化的可能性?看得我直挠头,怀疑中间看漏了一万字......然后又是“实例”——新月沃地(世界上最早的粮食生产中心),从气候条件、祖先作物种类繁富、自花传粉植物比例高等有利方面“论证”了新月沃地之所以为新月沃地。

下面的剧情发展就脱离掌控了,我已经搞不懂为什么跳到了前面说的第一点——民族文化的影响,对于狩猎采集族群能否利用好人种生物学知识“操心”了好几页,再经新几内亚、美国东部、墨西哥的变脸节目,最后以印第安人的苹果谢幕,我就彻底晕菜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看这本书干啥?这一章要论证的是啥?结果是啥?

瓦嘎乃~~(((φ(◎ロ◎;)φ)))

评分这么高,大概是因为作者的论述都是建立在大量“研究数据和事实”之上,这些“数据和事实”在时间、空间上都离我们那么遥远,能判别这些数据真实性的人微乎其微,基于此制造出“权威感”便能让人心悦诚服,直呼“受教了”“学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