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藤野先生》有感
作者:毕哲辰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初读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的这句话,我的心弦便被悄然拨动。
究竟是怎样一位老师,能让鲁迅铭记一生?
怀着这份好奇,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探寻答案。
藤野先生是鲁迅赴日学医期间的教授,他有着黑瘦的面容,留着八字须,戴着眼镜,衣着随意,时常忘记带领结,衣服也总是皱巴巴的。
然而,一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就像变了个人——批改笔记、指导解剖时,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为人却十分仁慈。
在那个日本民众普遍歧视中国人的时代,他却对中国人十分友好,毫无偏见,会给予鲁迅尊重和关怀。
解剖学课时,他会关心受传统观念影响、敬重鬼神的鲁迅能否克服对解剖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理解。
当鲁迅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却遭到其他日本同学的无端质疑时,他挺身而出,为鲁迅打抱不平。
藤野先生给予学生的关爱,让身处被排挤环境中的鲁迅,感受到了温暖与爱,成为他那段艰难岁月里的精神支柱。
后来,鲁迅目睹国人的麻木不仁,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拯救国人,才与藤野先生分别。
读着这篇文章,我的记忆之门也倏然开启,不禁想起三四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李老师。
他对我十分关爱,每当我提出问题,他总会耐心解答。
曾经,我常为作文无内容可写而苦恼,李老师便与我一起商讨,帮我寻找素材,还耐心地教我不同种类作文的结构和思路,让我逐渐不再害怕写作文。
他温厚待人,爱护学生,这不正是如藤野先生一般的好老师吗?
合上书,藤野先生与李老师的形象交织着浮现在我眼前,他们让我明白了教育者最美好的模样,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上的教导,更是与学生心灵相融的交流。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不仅是鲁迅对恩师的深切怀念,更是对人性美好与教育真谛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