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呐喊》有感7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3-01 10:14:52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呐喊》有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精神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与《彷徨》,成为了中国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群情激昂的背景,赋予了小说中的人物以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在读过这本小说后,相信多数人都是感触颇深的。

  既为“呐喊”,那为何鲁迅先生要呐喊?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小说的自序中得出:“在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下,呐喊几声,用来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写作这本小说的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揭出病苦,从而起到疗救的作用。这与问题小说只问病源,不开药方不同,其是想让国民明白精神的病态皆由病态的社会导致,目的是拯救国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这句话来表明鲁迅先生的情感,是最为准确的。《药》是小说中的一篇,以一华一夏——华夏为暗线,华老栓一家与革命者夏瑜为明线来展开小说内容。小说中描写了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购买“人血馒头”作为药,但是此药最终还是没能治好华小栓,而这药——是由革命者夏瑜的鲜血染成的。但小说中无人在意革命者的牺牲,愚昧的民众甚至还想在即将死亡的革命者身上谋取利益,更甚把其牺牲当作谈资,而最令人愤怒的是,这是种普遍性的行为。这不仅是革命者价值的消亡,更是民众麻木程度的加深,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血缘亲情,是给予其很高地位的。但在那个病态的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麻木思想,可笑地打破了血缘亲情,并把它压得粉碎——革命者的流血牺牲,对母亲来说竟成了在人前不敢抬头的耻辱,这对于那时的中国来说,是一重绝望。文中的药既未能唤醒民众,也未能挽救生命,不仅体现了民族的悲情感,更体现了那时的革命脱离了民众,未能与民众站在一条线上,革命的性质是不彻底的,而这便是二重绝望。

  以上种种,皆是鲁迅怒其不争的原因。但与此同时,对于这些处于经济压迫和精神奴役双重压迫下的百姓,他们也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罢了,他们之所以变成了这样,都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的腐朽,封建礼教的吃人面貌以及封建卫道者的虚伪,根于这些,所以哀其不幸。

  无名、无姓、无籍贯的“三无”人士阿Q,也是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之一。在那个社会中他所表现出来的讳疾忌医、自欺欺人、欺善怕恶、无意识的忘却……虽使得他得胜又得意,但同时也是他精神逐渐麻木的一种递增。他用精神胜利法,不断欺骗着自己,麻痹着自己,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但要明白,在那个黑暗社会中,并不只有阿Q这样,这个“三无”人士,是作者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塑造的典型人。“三无”并不是真的“三无”,它是普遍性的表现,更是代表了当时的全体国民;“三无”的无赖,实质上是给国民戴上了精神枷锁,使他们理念扭曲,而要想拯救民众,就必须要打破精神胜利法,去除这种国民的劣根性,更重要的是,要呼唤新革命,这样才能更好改变民族的思想,让中国改变面貌。

  绝望的反抗——绝望之于虚妄,正于希望相同。吾辈应当自强,勿要让旧制度,旧社会的腐朽再现,让历史的车轮向前,而不是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