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北京市
第八十中学牌坊分校 李灏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如同良师益友,滋养心灵,启迪智慧。读完管桦先生的《小英雄雨来》,我深受感动,它正是这样一部教导我们爱国与勇敢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芦花村,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叫雨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一次次与敌人周旋,甚至协助游击队端掉了敌人的据点。
读完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雨来是那样的鲜活,他机智勇敢,也带着孩童的淘气。最令我震撼的情节是,当交通员李大叔在他家躲避鬼子扫荡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先是假意套话,甚至拿出糖果诱惑——雨来始终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鬼子军官对他拳打脚踢,可瘦小的雨来咬紧牙关,守口如瓶。
最后,在即将被拖去枪毙的生死关头,他凭借自己熟悉水性的优势,果断跳入河中,成功脱险。这一幕,将雨来的沉着、坚韧和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我心生佩服,并在一次校园运动会上化为了我前行的力量。
那是激烈的接力赛跑。炎炎烈日炙烤着跑道,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仿佛要将空气点燃,各班的红旗和横幅在看台上疯狂舞动。作为最后一棒,我接过接力棒全力冲刺。
就在关键时刻,我不知怎的,被绊倒在地,膝盖重重砸在滚烫的塑胶跑道上,“砰”的一声,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周围的呐喊声都变得模糊不清了。眼看班级荣誉可能因我而受损,委屈、焦急和剧痛交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
就在这慌乱无措的瞬间,雨来在鬼子拷打下那倔强不屈的眼神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别管我,接着比!”我咬牙冲着想来扶我的同学大喊,顾不上膝盖渗出的鲜血,迅速爬起,忍着疼痛继续冲向终点。虽未能夺冠,但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告诉我:那一刻,我拥有了如雨来般的勇敢和冷静。
这次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雨来的“冷静”绝非仅仅是处变不惊,它更是一种面对不公与困境时,咬紧牙关、坚守信念、永不放弃的韧性。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是无数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如今,虽然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铭记那段浸染着血与火的历史,铭记这些闪耀着民族光辉的英雄。他们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灯塔,时刻指引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挑战面前,学习雨来的沉着与坚韧,守护内心的正直,勇敢地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语文老师点评:
首先优化了开头,将“陪伴我们成长,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改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这样更简洁有力,避免与后文的“教导”重复。“而《小英雄雨来》就是一本……”改为“读完管桦先生的《小英雄雨来》,我深受感动,它正是这样一部……”这样更自然流畅地引出书名和作者,并直接点明感受。
然后叙述雨来故事部分,做了词语修改,加入了时间背景,还原了书中的细节描写,增强画面感和紧张感。
最后联系自身经历内容,做了事件的调整,这样跟体会到雨来的冷静、处事不慌张、在极端情况下的坚持与不屈服精神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