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鳄鱼手记》读后感7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9-16 09:11:44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鳄鱼手记》读后感

《鳄鱼手记》的评价在网络上毁誉参半。
少数群体将它奉为圣经,喜欢的人着迷于作者的文笔,尤其是比喻。我再清楚不过,对邱妙津笔触的迷恋无可抵抗,她对意象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这是大量阅读的结果,也跟其个人经历、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有关。情感过分细腻,比别人多长出不计其数的神经触角,是天才,也容易走入死胡同。如本书的鳄鱼、拉子,如邱妙津自己。
讨厌本书的人观点趋同,认为人设、行文和情节极端病态,给人带来生理与心理双重不适,很多读者甚至读不到两章就放弃。在初读本书不到1/3左右,我也不得不停止,因为作者把情感直接注射到阅读者身上,阅读者无法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冷漠”看待本书,强硬被牵动。那时我感受到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开始思考“痛苦”究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心理上的痛苦不像外在伤害会见血,没有办法确认它的存在是否真实。当时跟机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结论:我们是疯子。
这是一本恐怖又绝望的书,跟鬼片带来心理强制效果差不多,但不能划分到同一个类型。它的恐怖绝望在于,你明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所有情节都是一步步发展,而不是说很多巧合或者特别因素才到那境地。如果说是要写一个悲剧的话,作者已经把它写得非常好了,而且不到最后是无法猜到结局的。
但有一点没有说错,病态的评价是客观的。邱妙津本人写作时大概率罹患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了,尽管她自己读的就是心理学专业。读者可以清晰体会到她内心的痛苦,可这可能不及她承受的万分之一。写作是她缓解和宣泄的方式,正如她所说,不写就要爆炸。
单纯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说,本书值得一读。如果对人生和内心挣扎的情感有困惑,通过里面的提问和比喻或许得到解答。很重要的一点是,本书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心理状态是比较健康的人群读,可以体会不同群体的感受,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触及到这一面:一是她们不愿意对你讲;二是确实很难面对面承受这些情绪。如果是心理状态不好的人,读完可能变得更糟。
邱妙津在书里提到,我们能够感动到的人,本质上跟自己都是同一类人。所以我也在想,包括我在内、欣赏她情感表达能力的人,跟她是一样的吗?可能在某些切面上是的。只是,尽管认同自我是孤独的,总有领域是外界无法进入的,我觉得这种无解命题不需要太过于纠结一个具体的解答或解决方案,这都会让自己感到非常痛苦。我们不能过分沉浸于精神世界,一定要及时回归到现实,脚踏实地,再去谈精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