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七天》读后感9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0-08 07:09:06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第七天》读后感

苦难

对比《活着》这本书,《活着》更加厚重,那种厚重感是扑面而来的,难以压抑下去的沉痛,《活着》是一部命运悲剧,而命运造就的苦难没有挣扎的余地,而且往往更直接,更干脆,更沉重。《第七天》是生活上的苦痛,这种苦痛是生活的折磨,是人世间人与人互相造就的苦痛,是一个人性悲剧,而这种苦痛更绵长,更压抑,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但《第七天》这部人性悲剧不得不说渗透着一种悲观主义的情绪,这一点似乎与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不谋而合,让人感觉生活尽是对人的磨难,借用书中鼠妹的一句话就是“死比活着简单多了。” 不能不否认生活中的苦难,但心里总有一种感觉在隐隐作祟—苦难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只是战胜苦难的过程也是苦难的,这种苦难的绵延,让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负压中,就像坠入河流溺亡的时刻,每一秒的坚忍,都是向死亡的迫近,所以人们把它和苦难融在了一起,因此苦难便苦难多了。

《第七天》的苦难是人性里的劣根造成的,是人与人互为的苦难,只不过凡是一种关系里,必有强弱,苦难的天平更多地倒向了弱势力的一方罢了。而这也恰恰印证了余华老师在最后所构造的乌托邦似的“死无葬身之地”的合理性。一方面是大部分进入到死亡之地的多是承受大多苦难的弱者,另一方面是一旦进入“死无葬身之地”,那种人性之劣便彻底褪去了,因此这便造就了“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的死亡乌托邦。

艺术特色

不专业,也就不多赘述,我觉得整本书读下来,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通过“我”这一鬼魂的视角,以寻找为线索,运用时间“七天”这一框架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情节环环相扣,吸引读者沉浸式阅读。此外近乎“零度”的叙事方式,更给这本书铺上了一种奇幻的色彩。

思考

感觉这部作品逊色于余华老师其他作品,这部作品有点像新闻段子的合集,尽管这让作品更贴近大地,而且读起来总感觉这部作品更迎合国际市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口味。此外,书中涉及的苦难,又像是夸大了苦难的苦难之感,让人感觉人无时无刻不是苦难的,给人一种生活的无力感,一种人生的虚无感,一种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缺失感,因此读苦难读得多了,不免会多了些戾气。

疑问

死亡之地和谐的因素?在那里人是否还会有深沉的思考?那里的快乐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得麻木?或许我该去读一读《乌托邦》了。

阿城部分作品读后感--《第七天》的解药

阿城的作品与余华的作品读起来截然不同,阿城的作品更有中国气。这种中国气在《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部曲里,一方面体现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里;一方面体现在作品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味道里。

《棋王·树王·孩子王》这三部曲中,每一部都有一个中心人物,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透露出那股气来,这种气在“棋王”—王一生身上尤为明显。王一生的棋魂是支撑他得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得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作品中所体现的气,是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气,这种精神气使人执着投入,积极进取,自然素朴,淡泊超脱。而这恰恰是《第七天》所缺少的,同时我认为这种气也是战胜苦难的最佳良方。

此外阿城很擅长动作的细节描写,从他这里也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