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
别有心理包袱,没人搭理你
我应对焦虑的方法就是不与之对抗,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焦虑感源于脑海中此起彼伏的想法。然后,我会问自己:“我是想一直执着于这些想法,还是想重获内心的平静?”如果大脑中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我就无法获得平静,所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之前看过,对抗焦虑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所以我们说最难的是平衡
我们该如何打造获取幸福的技能?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来获取。
不喝酒、不吃糖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远离社交软件(脸书、Snapchat和推特)也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玩电子游戏会带来短暂的快乐(我一度痴迷于游戏),但会摧毁长期的幸福。喝咖啡也属于用长期健康换取短期兴奋。这些不受你控制的外界因素会刺激你体内的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因素一旦消失,多巴胺水平就会下降。
从本质上讲,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换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努力成为一个更幸福的人。
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所以朋友圈很重要,氛围很重要,环境育人。环境育人。环境育人。
氛围育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政治、学术和社会地位都是零和游戏。正和游戏才能造就积极向上的人。
零和就是你上我就得下,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你加一分我就减一分,总和永远是0 其实我觉得,开公司就是个正和游戏,有钱大家一起赚。
如何改变习惯?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
我现在许下一个愿望,我要创办一个公司,养活10-30人就行,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所以我制定的计划就是,每周更新公众号和小红书,公众号用于读书和写作。小红书用来分享日常生活小技巧。持续去做,倾心耕耘,不问收获几何,只愿在这岁月长河中,以汗水浇灌希望之花,静待时光的馈赠。
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人固有一死,死后万事皆空。所以,好好享受生命吧。对社会做一些积极的贡献。向世界主动释放和传播爱。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让生活多一些笑声。珍视眼前的每个瞬间。承担使命,尽职尽责,不枉此生。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靠自己。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模式的区别,这句话永远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