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12 10:00:03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精选

文/刘卓谚

快乐的一天,从看书开始。有一天,我看了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这本书,我刚开始读时感觉兴趣索然,但是后来,我在这书中发现了生活的写照,有一些事甚至和书上所写的一模一样。于是,我来了兴趣,准备认真地看这本书。

在我的一番精读之下,我在书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生是多方面的,每个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的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其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这就像生活中,你可以让别人尊法,但不能使别人道德。

感谢朱老先生的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文/吕心约

不久前看完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下是我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第九封信中写道:“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我认为第一句话错,第二句话半对半错,第三句对。情感是比理智重要,但我觉得,仁平等于义。仁义,都是问心的道德。比如说文天祥、黄继光,他们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很义气的,在这种义气集中不是包含了情感吗?

第六封信是我最喜欢的一封,因为其中写到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其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人生也是这样,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别人的想法,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别人的想法,才不会产生矛盾,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共处。

作为青年,对仁、义是要理解的,人与人之间是要尽量不产生矛盾的。而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对青年有很大好处的。即便外界芜杂不堪,心依要养的一树花开。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章哲

亲爱的朱光潜先生:

见字如面!

我是您十二封信的忠实青年读者。您的十二封信,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解开了许多的疑惑。在读您的信件时,我对您有一个观点是十分赞同的。

“我拿人比禽兽,有人也许认为异端邪说。其实我如果要援引经典,称道孔孟以辩护我的见解,也并不是难事。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扩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我若加以申引成一篇经义文,做成我的护身符。然而,我觉得这大可不必。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那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所以呢,我也觉得,有时候我们不应该把一个人看得太弱了,也不要轻易将他人比作一个东西,不可轻易与他人比较。

最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青年时代,叛逆是正确的吗?可能在父母的眼里,你叛逆就是不听话,顶撞父母了,不学习了。可是在有一次我去听讲座的时候,那一位老师却说,不叛逆的小孩子,一生都不会成功。

我希望您能帮助我解决问题。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      文/朱植海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见字如面。

我是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者,您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解决了我的许多问题。

我平时是一个爱静的人,所以我对您的第三封信《谈静》感同身受,每次我静时都是一次不一样的感受。在无人的户外感受风,在图书馆感受书的清香……当然,像您所说:“比方诗人与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这也让我感同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人生的许多起起落落。许多事情,比如我到现在还没有读懂《红楼梦》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可我的母亲却读的挺明白。

我有时候也是个很好动的人,但我看了第三篇相反的《谈动》,我却不同意您的说法。您说动是一种暮气,一种病态,可多动动对我们也有好处,可以让我们免疫力增强,让我们变得有力气。所以动不一定是一种病态,也可能是一种福气呢。

虽然我对您书有一些不同意见,但还是希望您可以帮我渡过难关。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给青年的信

文/郑俊豪

细读着朱老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每封信都像书名那样朴实无华的。没有所谓的名言,有的是一颗赤诚的心。书里的话,带着无数的期许与关怀。

老先生写的谈生活,谈理想,谈学习,谈人生,在很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等待青年的,都是父母、亲戚、老师的期盼。当他们为我们许下祷告,却很少人跟我们讲,何为青年?到底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青年。

日复一日,当我们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目标而努力,每个人都想着提高自己时间的价值,不希望荒废时光,蹉跎人生,更不想被时代淘汰。而朱老先生在《谈动》和《谈静》两封信中,对静与动写得既深刻又很好。但对青年来说,动与静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想,作为青年,须得沉得下心,心静下来才能干好事情。

作为青年,眼光要深远,要欣赏一般人所嗤笑笑的呆气和空想,要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翁睿人

亲爱的朱光潜先生:

电子如面。

我是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认识你的。你在《谈作文》中写:“青年读书已成时髦,用不着再提倡。我只劝有闲工夫有好兴致的人,对于旧书,也不妨去读读看。”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平时我看一些杂七杂八的漫画书,从不去啃那些大本头的中外文学名著。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看不懂,二是因为这些书太厚重,一看到就头痛,并且一听到就想把这本书丢到垃圾桶里。但如何培养我对这些毫无兴趣的书的兴趣呢?你在文章中举例了《三剑客》、《奇妙故事》、《福古传奇》、《希腊英雄传》、《国风》、《庄子》、《楚辞》等。除了这几本外国书,我稍微有点兴趣,《国风》,《庄子》等书我实在提不起兴趣看。我认为这些书非常无聊,时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你在后面说读书方法,记笔记不想做,并且以批评的手法,我有时看着看着也就忘了。希望你能帮我渡过难关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董书涵

敬爱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您的十二封信让我受益匪浅。

你总是对我们这代青年抱有很大的希望,感谢您那一带的人们为我们打下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生活牺牲在战场上。

朱老先生,我敬佩您。我并不优秀,但您说过:“人生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了,人生反而索然寡趣。”这句话激励了我,让我充满自信。

人生就像一幅画,画上如果有乌云、枯树,这时你就该提醒自己,快乐起来,不要让忧郁环绕一生;如果画上有蓝天、白云,绿成荫,你要保持这种状态。

你还说:“要对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坚强意志克服障碍。”对,在人生中,我们要安静下来,坚强面对障碍,用知识武装自己。

感谢您的一番谆谆教诲。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林以程

亲爱的光潜:

您好!

我是您十二封信忠实的读者,也看过您其他著作。在读您写给我们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总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您对我们这代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正如夏丏尊所说:“这十二封信啊,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这句话讲得不错,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懂得了许多人生启示,这对我很有帮助。

您曾经帮助过很多人,所以我想请您帮我解决我的困惑。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我却因父母对我的要求而得不到我想走的路,可他们这么做,我幸福了吗?我不甘于平庸,可我却无法改变现状。我认为我像是一只被父母攥在手心的一线纸鸢,得不到高飞。

但每当我捧起你的书时,一切的烦恼与不痛快都烟消云散了。

光潜先生,我非常需要一双手,把我从沼泽中拉出来,支持我,鼓励我走下去,给我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也给我这只找不到港湾的小舟,一个栖息之地,一个精神支撑。

我希望您可以助我渡过难关,解决问题。

期待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余宇凡

敬爱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很抱歉在您的闲暇时间里打扰到您,但我读了您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不免产生了一些疑问,于是写信来请您指示。

你在《谈作文》中说:“很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一种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但是现实并非如此,您也有在《谈书》中说过:“中国学生大多是少年老成。”许多处于小学时期的孩童,写起议论文来,也是头头是道,丝毫没有您说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之观。

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您指教。您在《谈动》中,认为动可以享受快乐,不动则是摧残生机。而又在《谈静》中认为静“决不至于岑寂,也不至于烦闷。”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动与静结合起来,一个人的人生也就完美无憾了吗?

朱光潜先生,我非常需要您来为我指点迷津,将我从迷惘的沼泽中转出,给我在漆黑的夜里点亮一盏小灯。

希望您多少给我一些启示。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巍然独存的十二封信

文/李传昱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与少年只差几岁,青年曾就是少年。朱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其二,谈的是动。他们说,像我们这样年纪的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

在抗战的时候,李大钊先生等人不畏艰险阻,创办《新青年》杂志,也正是因为青年的思想,对于这个社会,哪怕是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吧。朱先生的十二封信,也便是要唤醒青年。

这十二封信,横跨世纪,却仍影响着几代人。在久经岁月变迁,放在现代仍合适。从读书到举止,从伦理道德到社会现象,每一篇信不都以朋友开头,以朋友相称,以你的朋友收尾,可见朱先生的热情。

读了第五封信时,有这样一句话:“一般化的结果,不免流为俗化。昨的殉道者,今日或成市场偶像。”曾有一幅漫画反映了这一现象,一个小孩脏了衣服,却对母亲说:“别洗,这泥水是某某明星的车溅到的。”当今社会,人们盲目追星,不理性看待明星。而那些明星,往往文化程度低,为了博人眼球,什么事都干。

第一篇书信中,提到“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而这个历经百年而适合青年读的信,不正是这样吗?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蔡艺嘉

敬爱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我是您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者。您写的十二封信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您的书让我仿佛看到了您对中国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在这本书中,以我们青年十分关心的事为话题,劝诫我们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事情的增多,我慢慢开始憧憬自己的未来,期待自己的未来。但是现实往往达不到期待,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特别是《谈读书》中写的,令我振聋发聩。小时候的我不那么喜欢电子产品,每天放学一回家做完作业,就看书,有时一看就是一晚上。所以刚上一年级的我,就已经会读一本不注音的书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的增长,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不爱看书。

您在第一篇《谈读书》中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中找到兴趣。”您还说了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我非常需要您的帮助。请您给我一点建议,给我一个栖息之地。

期待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流传千古的静

文/应孔烨

过去朱老先生写了十二封信,给我们青年,写成了一本书,让众多读者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见解。例如《谈静》,朱光潜先生就把“静”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朱光潜对所谓“静”的见解就是“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物界是永不沉寂的。心越空灵,来自于物界的嘈杂就越少。”

他说得对,心界的空灵指内心什么也不去思索,而物界的确是永不沉寂的。每分每秒,世界都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变化。空气在流动,植物在生长,人群在走动,闹钟的指针在走……你的心静下来了,一切事物被你看得透彻,你就会发现大千世界,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发现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也对绝大部分的东西有了新的认知。

心静下来了,自然不会听到、看到和想到那些负面的东西,才会发现美好的事物有那么多,也才会真正意义地领悟到这个世界有多美。

古代的诗人们也会写静,比如陶渊明,嵇叔夜,王摩诘等。可见,古时候静也是这样美,这样奇妙。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林祥睿

亲爱的朱光潜先生:

见字如面。

我是您十二封信的读者,您写的十二封信使我受益匪浅。在读了您的书之后,我总能写出一些不同的文字,这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自由感和期望。

在您的信中,我看出了您内心一番诚挚的热情,让我对自己又有了一分期待和要求。我已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孩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缺少了期待和小小的要求,只有无数的自我批评。自从看了光潜先生的书后,我的世界产生了不一样的光点,以前的黑暗世界得到了一抹明亮的曙光和一丝小小的喜悦。但我却仍然找不到自己的路。

是的,您说:“要能于喧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看着不起眼的成绩,父母的批评,又把我的希望的光火浇上了冷水。

光潜先生,我非常需要一个明亮的灯,给我点亮看不到的港湾。

期待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陈炫乔

亲爱的光潜先生:

见字如面。

我是您十二封信忠实的读者,您的十二封信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在字里行间时刻感受到您对一代青年的期望和鼓励。

在书中,您总以朋友自居,让您与我们如真朋友一般谈人生,谈那些闪亮的未来。

随着岁数变大,我对人生有了要求。但我终究达不上要求,周围金子闪闪发光,而我这颗小石头,只能躺在他们的影子之下。

我不甘如此,却又只能如此。当我闲下来,读您的信时,您讲现代青年太贪图容易,太浮躁,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生活把我推向沼泽,我十分需要一双手把我拉出来。

希望您能帮助我渡过难关,解决问题。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动的哲理

文/郭子轩

最近,我读了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每封信中,都没有什么至理名言、好词好句,而是用朴素的文字,讲述了许多有用的人生哲理。

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了青年人的人生矛盾。尽管现在的社会与书中当时的社会有了很大的差异,但那些话语,仍然能给那些身处迷茫中的青年一丝光明。

在现在这个年代,人们都忙着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却几乎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本书里说的那些哲理。

我对这本书中《谈动》一篇印象最为深刻。“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恼,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所发泄。”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面对烦恼时的排解方法,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作为青年,不要经常被烦恼所困扰,要在生活中找到事情,使你不再孤单。

致朱光潜的一封信      文/胡必铖

亲爱的光潜先生:

你好!

我是您十二封信忠实的青年读者。您的每一封信就像书名那样朴实无华,这本书对我有着很大的帮助。每当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都感觉自己有了力量。

也是看了您这本书,我才对生活有了要求和期待。我可能并不优秀,但我想作为青年,须得沉得住那份心力……

我记得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以前我对他都是一副不好的面孔,但是他却一直对我很好,没有因为我的那副面孔对我生气之类的。而且,每当我受伤,或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总是会来鼓励我。就像书中说的,交友与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牢记于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我每每总是在想,要是有闲下来的时候重读你那封信,可能又会有新的收获。

光潜先生,我希望您可以当我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前路。

期望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文/方崇鼎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中,多角度地解析了社会的现象,点明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发展方向。

老先生的观点,我认同了一些。像第六封信《谈多元宇宙》的观点,我很认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件事,得出的结论总是不同的,道德宇宙和科学宇宙总是相悖的。像书中说的:“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来的,而不是神造的,这就与西方圣经的道德信条不同。”书中一共写了四个宇宙,一旦将一件事从它们不同的角度去看,答案往往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在第二封信、第三封信中,谈动与谈静的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当过动过头了,要试着静下来;当闲的时候,要动起来。要在动与静中间找到合适你的程度,不要缺少或太过偏向某一个,让自己处于一种既不迷失在喧哗,又不沉溺在烦闷的状态。

朱老先生的观点,我有一些是不认同的。比如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因为我觉得一部分习俗最好还是不要打破,毕竟有一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有些习俗可以改,但有一些也可以不用改,因为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在历经岁月的打磨之后,终有其流传的价值。

读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最大的收获是要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许风景也会不太一样。

给光潜的一封信      文/冯允乐

亲爱的光潜:

您好!

我是您十二封信的忠实青少年读者,您的十二封信让我深有启发。在读您写的信件时,我总是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您对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期望和祝福。

您总是落款为你的朋友——光潜,所以这封信我十分想要和你朋友的关系来交流。随着岁数的增长,我渐渐对我的人生有了好奇和期待,同时还有了要求。但,我并不是一个学习优秀的青少年,我总是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这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身边的钻石耀眼夺目,这块黄金就只能一直在他们的影子里,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也只能羡慕着别人的赞美的喜悦。

光潜,我不甘于平庸,可我却没办法改变这种日子。

我总是在空闲的时候读您的信。您说,青年总会有一次在十字路口的经历,可我却找不到自己的路。

光潜,我十分需要一个人,帮助我从黑暗的地方挣脱,将我拉出黑暗,重见光明。他会在我的黑暗中给我一盏油灯,给我这只找不到家的流浪猫一个家,一个精神的家园。

我希望您可以帮助我度过这个难关,解决问题。

期待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

致光潜的一封信      文/陈浩沅

亲爱的光潜叔叔:

您好!

我是您《给青年的12封信》的读者,您的这本书让我收益颇丰。在读这本书时,我从字里行间,看出您对我们的期盼值很高,仿佛您恨不得要把人生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一样。

在看您这本书前,我并不是什么优秀的孩子,对自己没有目标,即便有,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去完成。我读书也是很散漫,但当我看了您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一页,看到了那句“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吗?”正应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我才知道,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也要读书。哪怕只有几页、几行、几个字,也要利用那点时间。

我需要一双手,把我从沼泽里拉出来;我需要一盏灯,来帮助我从黑暗中走出。

期待您的来信。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

20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