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1-30 08:48:57归属于读后感范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读后感

11月份,我们桃花源读写团队共读书目《是我把你蠢哭了吗》,首先,我被这本书的名字深深吸引,读起来也简单易懂,本书讲的是一些看起来有无穷乐趣的问题,主要关于大脑处理信息的奇葩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着调行为。比方说,你知道人的记忆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吗?你或许会以为,自己的记忆精确地记录着发生在自己和认识的人身上的事情。其实不然,人的记忆常常会改进和调整脑中储存的信息,为的是让我们感觉更好一些。就好比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夸耀她的小蒂米在学校演出时表现得有多么多么棒,实际上呢,小蒂米站在台上光是挖鼻孔和淌鼻涕来着。

再比如,你相信压力会让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有更好的表现吗?这可不是什么“有人说”,而是在神经水平上真实发生的过程。就拿“最后期限”来说,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引发压力的形式,而压力就有助于提升成绩。所以本书的后面几章要是一下子水平暴涨,你就应该猜到是为了什么。

其次,虽然这是一本科学书,但假如你期待看到有关大脑及其工作方式的严肃讨论,那么是不会有这种东西的。本书作者可没有所谓的“传统”科学背景。作者是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甚至可以说是想到要去上大学的人,更别说是待在大学里一直念完了博士。这种学术倾向令他最亲近的家人都感到陌生,可这也正是让作者涉足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最初原因,只是因为想要了解“为什么我和他们不一样”。

科学是人类的作品。大体而言,人类是麻烦、混乱、逻辑不通的生物(主要归咎于人类的大脑),大部分科学研究也反映出了这一点。最初有人主张,科学写作应当总是崇高、严肃的。他们的说法在作者这里显然行不通。作者的专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各种形式对此发起挑战,本书就是最近的一个证明。

第三,如果有哪位读者发现引用本书的内容来和某个神经科学家争辩结果输了,那么......抱歉。在脑科学这个领域,我们的认识在不断更新。对于本书里做出的任何断言或陈述,你都有可能找到某项提出不同意见的新的研究发现。但是,为了让刚开始涉猎科学读物的每一位读者明白,必须要说,现代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是如此。

第四,如果你觉得大脑是不可亵渎的妙物,把它看作一种界线模糊的构造,连通人类经验与未知世界的桥梁,诸如此类,那恐怕你可能不会喜欢本书。不要误会,确实没有比人类大脑更难懂的东西了,它也的确十分有趣。但是,如果把人脑“特殊化”,认为它批评不得,赋予它某种“特权”,并认为我们对大脑能力的理解仅能触及表面,带着近乎尊崇的眼光去看待它,那就没有意思了。

大脑无非是人体内的一个器官。正因如此,整套系统具备各种习惯、个性、老旧的运作方式和低下的效率。从很多方面来说,大脑为其成功付出了代价:它演化了数百万年,结果变成现在这么复杂的样子,还积累了大量垃圾。就像一块硬盘,里面塞满了过时的软件程序和废弃不用的下载文件,基本进程却常被打断,比如那些早已失效的网站总跳出该死的广告要告诉你各种打折消息,可你想做的不过是打开一封邮件!

一言以蔽之:大脑会犯错。你可以说它是意识的基座,是所有人类经验的引擎,职责固然重大,却又那样混乱不堪。你只需要瞧瞧那玩意儿的样子就能领会它有多可笑:就像一颗变异的核桃、一坨果味布丁、一只皱巴巴的拳击手套,以及诸如此类的各种东西。它当然令人赞叹,但要说尽善尽美,那可差远了,而它的种种不完善,正影响着人们所说、所做、所经历的一切。

所以说,对于大脑那些较为随意、杂乱的特性,与其忽视或完全无视,反而更应该重视,甚至大书特书。书中提到很多大脑做出的十足可笑之事,以及我们因此受到了什么影响。书里还提到了人们原以为大脑是怎么运作,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的一些情况。希望大家可以宽容地理解他人(或者自己)为什么时常会做、会说一些奇怪的事,也能够在大脑因为不适应现代社会而越发频繁地搞出神经“问题”时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假如说本书有什么最要紧的议题或最重要的目标主张,大概就是这些了吧。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读后感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科普读物,作者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作者写作风格幽默诙谐,将科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使得艰涩的科学道理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比如人为什么会晕车。人坐在交通工具中,本身的运动检测系统会告诉大脑,我没有动。但是耳朵中的前庭系统通过感知耳内液体的压力变化,认为自己在动,于是发送信号给大脑,我在移动。两个相互矛盾的信号导致大脑认为自身体内运作机制混乱了,唯一的解释就是“中毒了”。因此此时唯一的合理反应就是:激活呕吐反射,迅速吐出毒物。         

作者在书中写到大脑所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使你看起来和感觉起来尽可能好,而工作方式之一就是调整记忆。因此而造成的“记忆偏差”多种多样。“自我中心偏误”,指的是大脑会改动或调整记忆,然后以一种我们看上去更好的方式来展示事件。“支持选择偏误”是指在必须从几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时,即使当时的选择并非最佳,我们也会记成自己做了最佳选择。“自我生成效应”说的是人更容易回想起自己说过的话,而相对不容易记起别人说过的话。“本族偏见”这指的是人们很难认识并记住与自己种族不同的人。“衰退影响偏差”:负面情绪带来的情绪化记忆要比正面事件引发的情绪化记忆衰退得更快。当然,由各种记忆偏误造成的更改(通常来说)相当有限,不会出现重大的改动或扭曲。        

大脑这么做,本身是出于好意。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建立自信,感觉良好,从而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来。但是,当我们需要客观事实的时候,比如做自我评价,或者在法庭做重要陈述,大脑这种对记忆的修正行为起了负面的作用。这一特性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了解的真相和真正的事实总会有偏差,凡事应三思后行,避免偏听偏信,才能做到尽量客观理智地认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