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念之转》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6-18 08:38:2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一念之转》读后感

拜伦·凯萨琳·米切尔(Byron Kathleen Mitchell,俗称拜伦·凯蒂)是一位美国演说家、作家,也是一种自我探究方法的创始人,这种方法被称为拜伦·凯蒂的“转念作业”。

在《一念之转》一书中,拜伦·凯蒂讲述了她作为一个生活在不断见证、非双重意识状态中的人,是如何体验日常生活的。这对常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她的见解和有关启蒙经验的历史记载,主要是禅宗的传统十分相似。佛教禅宗教宗的修行,在某种程度上与凯蒂得尝试异曲同工。由于不受宗教传统或非西方文化观点的束缚,凯蒂做得很好。她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见解非常诚实,这种诚实有时真实的令人厌恶。只有从她的生活和调查过程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才能被接受或有意义。

凯蒂是一位女商人,和母亲住在巴斯托,一个位于南加州沙漠地带的小镇。三十出头时,她变得严重抑郁。在十年的时间里,她陷入了偏执狂、愤怒、自我厌恶,不断想要自杀;有两年多,她常常无法离开自己的卧室。1986年2月的一个早晨,在一个为妇女开办的中途收容所里,她有了一次改变生活的经历。

“在那一刻,”她说,“我发现,当我相信自己的想法时,我就痛苦了,但当我不相信它们时,我就没有痛苦,这对每个人都是如此。自由就这么简单。我发现痛苦是可以选择的。我发现我内心的快乐从未消失,一刻也没有。”她欣喜若狂,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结束的,这种意识的自由从未离开过她。

《一念之转》曾被比作苏格拉底的方法和禅宗冥想,但凯蒂不符合任何宗教或传统。她把自我询问描述为一种体现,用语言来说,就是那个二月的早晨在她身上唤醒的无言提问。她的理论,影响甚广,无数参与者报告了深刻的经历和持久的转变。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凯蒂的成就世界瞩目”,埃克哈特·托尔称这部作品为“我们星球的一大幸事”, 《时代》杂志称凯蒂为“新千年的精神创新者”。

凯蒂说,不是问题导致了我们的痛苦,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思考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试图放弃痛苦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相反,一旦我们完成了转念作业,思想就会放弃我们,从而获得解脱。

我发现《一念之转》是个极好的工具,可以用来剖析那些只会制造悲伤的根深蒂固的信仰。作者的基本理论是,大多数不快乐和压力来自于我们与现实的争论。转念作业只是四个问题,通过回答四个问题,使你在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到是什么在困扰你,并将困扰你的问题转化为扭转局面的陈述,发现新的选择,把自己从成为心灵地牢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虽然它不是从宗教的角度写的,我发现很多圣经的教义埋藏在这些转变的陈述中(例如,对别人做你想让他们对你做的事,成为你想在世界上看到的改变。)这是研究人性阴暗面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不确定作者的方法是否适用于任何处于被虐待处境的人,受害者已经倾向于承担更多的责任。

阅读《一念之转》的过程中,我常常有不安的感觉,我非常赞同凯蒂的许多核心理论,也感同身受,但我对它们的应用方式不敢苟同。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奇怪的书,因为通常当我对作者描述的基本理论产生共鸣时,我也会对他们建议的生活方式产生共鸣,但这里不是这样。

生活的问题、每个人的故事、思想和感受,比拜伦·凯蒂所阐述的要多得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候,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清理你的思想或者看待生活和事物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四个问题的问题,不管它对其他人有多好,有多有效,但我觉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的情况。

我认为有时候这四个问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工具。质疑自己的判断,觉查自己的感受,并从其他角度看待它们,带来许多新的见解,拓宽你的思维,解放你的行为和思想。

但是更多时候,我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式来看待问题。我知道这些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某些人有用,当涉及到这四个问题是否是每个人、每件事、每个问题的答案时,我和拜伦·凯蒂的观点肯定是相左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不相信有治愈所有病患的灵药与救世主,凯蒂过于绝对了。

拜伦·凯蒂的原教旨主义者相信这四个问题的力量是通往救赎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是现在,那么就是以后。凯蒂一次又一次地声称“转念作业”一定会解决每个人的问题,如果不是,那肯定不是问题的错,而是那些人没有把他们的“转念作业”做得足够好。

凯蒂分享的“转念作业”给她和很多人带来幸福与安宁是肯定的,但不能因此就自大的认为这是唯一的正确方法,甚至否定这种方法有可能对某些人造成伤害。

别人不与你同路,并不意味着他们迷路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受益于相同的事情,有无穷无尽的方式、路径和疗法存在,这一切都取决于个体的选择,没有唯一,也没有对错。“转念作业”是一种方法,但肯定不是唯一。

凯蒂也忽视了规划未来和制定目标的重要性。虽然完全活在未来或过去是适得其反的,但我们需要花费一些精力来决定我们想去哪里,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想办法去达成目标。

诗人戴维·怀特有一个关于“现实的对话本质”的观点,基本观点是我们把我们的欲望带到世界上,世界把它的欲望带到我们身上,而发生的事情往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我们没有从世界上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世界也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它想要的一切。凯蒂的思想在这里似乎反映了一种切断对话的方式,因为脆弱让我们容易遭受痛苦,所以她建议接受世界的一切。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对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控制权。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不认同完全的接受能否定痛苦。

作为一个健全理智的成年人,并不会轻易放弃我们渴望的东西,而凯蒂却多次重申,这是“与现实争论”。我同意这一点:一般来说,接受现实比抵制现实要健康得多,宁静的祈祷指引了我很多内心的决定。但凯蒂只肯定了其中的一半,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而确实有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改变。凯蒂选择了一个非黑即白的二元结构来说明我们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这使得“转念作业”的应用变得简单。

但是“转念作业”的应用太理性太简单了,如同一个二进制文件:“这是真的吗?”(还是假的?)。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心烦意乱或给我们带来痛苦时,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承认我们可能并不掌握所有的事实。但我认为,通常最有帮助的是,寻求理解为什么或在什么情况下某件事是真是假,而不仅仅是问它是真是假。

我同意只有我们才能控制我们自己的现实和那些强化我们感觉方式的想法。我同意投射和接受。“如果没有思想,你会是谁……”“你能想出一个没有压力的理由来保持这种想法吗?”问这些问题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去理解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或对某人有判断、抗拒、“应该”或痛苦的正当理由。我相信变革最有力的地方在于理解我们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动机,然后找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满足激励我们行为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认为这种方法有点苛刻,不能适用于任何受苦的人。我认为它把责任推给了那些能够进一步强化受害者角色的人,而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往往会自己承担这个角色。这个概念并不简单,它很复杂。凯蒂的文字有时会给人以麻木不仁的印象,尽管她说她并不想这样。

多数人对临床上的抑郁症知之甚少,我不是说偶尔的恐惧或情绪低落,我相信你可以通过改变你的思维来影响这种情绪。但是像“只有你才能导致抑郁”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如果需要专业帮助的人选择不寻求帮助,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因为拜伦·凯蒂说,“我应该能够摆脱这种状况。”书中的有些概念,需要因人而异的应用,否则很容易误导认知相对低下的那部分读者,可能使他们受到的是伤害而不是帮助。

《一念之转》是真人秀的访谈形式,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处理冲突和问题的结构,用案例研究而不是叙述来论证她的”转念作业“技术,案例研究揭示了这项技术的复杂性。但是凯蒂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归结为内心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很笼统,她认为答案应该由回答这些问题的人产生。这种用普遍逻辑来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是有潜在危险的。

如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极端案件,例如那些犯罪的受害者。即使对话遵循一个可预测的模式,也无法左右最终映射到什么,比如说,一个强奸受害者完成“转念作业”,并总结一些事情,如“我讨厌自己被强奸”,或者转念为:“我强奸了自己”。显然这不是拜伦的意图,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仅靠阅读《一念之转》自我治疗,潜在的悲剧诱惑显而易见。

所有的情感都是有意义的,是成为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所必需的。压力、沮丧或不快乐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仅仅是一种信号,表明我们可能正试图通过一种低效或不切实际的策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判断一个策略是低效的还是不切实际的是一个非常个人化和直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自我意识和智慧。

我相信认知行为疗法的模式及其对认知扭曲的认识是克服现实阻力的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凯蒂在作品中只问某件事是真是假,但如果你能理解某件事是真是假,或者为什么是真是假,你会更快地找到一个转变和解决问题的点,而这正是理解认知扭曲的关键,往往是我们很多痛苦无法面对和接受的根源。

本书中确实有一些值得称赞、令我深深共鸣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经成为道教和佛教等哲学的一部分了。我认为凯蒂忽略了一些关键的细微差别,使得”转念作业“的应用过于简单化和理性化。尽管如此,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理论或哲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极好的、改变人生的书。但对那些已经熟知这些哲学理论的人,则是浪费时间,这里并没有更深刻的见解或具有变革性的东西,只是既往理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