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中国宗教通史》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08 07:46:5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中国宗教通史》有感

  《中国宗教通史》作者牟钟鉴、张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序言吕大吉。

  在序言中提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国家,各种宗教既相互排斥,又彼此渗透。历史上的各种宗教都是构成整体的一部分,深入探讨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中国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特征,以及它有别于世界其他宗教的特殊性,这是作者的目的。

  中国宗教一直在发展中,作者提出由原始宗教发展为夏商周三代的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国家宗教,春秋战国时是中国古代宗教走向瓦解及其转型时期,促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其脱胎而来的母体古代宗教都有批判和继承,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宗教思想,这些学说在以后2000多年的时间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对中国传统宗教的转型和延续,中国人宗教心理的演变及对外来宗教的取舍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汉唐以来,中国宗教种类繁多,许多教门内部又有众多流派,但其实质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逐渐走向融合,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宗教精神在不同方面的展现和延伸。儒家对应宗法性传统宗教,道家对应道教,墨家对应民间宗教,前为哲学,后为宗教,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扶持又相互对立,给中国人提供了可以多方选择的精神信仰。中国人的信仰是有宗教和哲学共同维持的,在不同群体中,对宗教和哲学有不同的侧重,不可说中国人普遍有宗教信仰,也不可说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只能说学者阶层偏重哲学,下层民众偏重于宗教。因为各家思想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道、法、墨诸家的宗教思想从不同方面成为儒家宗教观的必要补充,也是中国人宗教精神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汉民族没有单纯的统一的信仰,但可以说中国人是实用主义的,有可选择的精神信仰,使自己得以安身立命。

  中国宗教有一个从古到今,贯穿始终的教派吗?作者认为是有的,那就是宗法性传统宗教。“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及其他各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成为中国宗法等级,社会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泉。不了解这种宗教和他的思想传统,就难以正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特征,也难以认识各种外来宗教在顺化以后所具有的中国精神。”现代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吗?比如这次疫情和洪灾中表现出来的,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不比宗教信仰还坚定吗?有人说中华民族总是被她的英雄保护得很好,我很认同这句话,我们敬天法祖,自强不息,我们有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的精神,我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原因不就在此吗?这不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的体现吗?

  但我觉得,放下宗教不谈,贯穿始终的难道不是道家吗?宗教会消亡,但道一直都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相信真正的道家一直都在延续,他们在乱世出山,辅佐君王建立新王朝姜子牙,张良,刘基,而且这些高人都留下了各种关于后世的预言,说明了道家的无为,不然他们为何不干预一些事情,比如宋末和明末的两次神州陆沉?他们在盛世隐居。道家高人总是掌握着每个时代最新科技,比如炼金术,但这些新科技与神秘文化的相比又不值一提,比如瞬移,他心通,长生不老等。道不是、不应该也不能由普通人掌握,就像师父在一次讲课中用类比的方式举例明代家具与颗粒板家具,手工活与机器活,限量版与普及版,前者复杂高端少,后者简单低端多,前者对应真正的道,后者对应道教流散而下扩散到民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中国人也有机会了解并实践,这到底是不是好事呢?根器有深浅,我显然不是上根利器,而师父绝对是,我践行的意义何在呢?

该文章的作者是冯老师,跟着师父主攻青少年心理。因为是一名在职老师,自己的工作用号不方便透露。所以,等冯老师注册新的微信号之后,会让有需要的朋友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