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塍上草》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0-11 08:03:0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塍上草》有感

冉小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当初提出这样的口号,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赋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体现。更是我们当下一以贯之并长期坚持的文艺创作原则,即:“文艺必须为人们服务”“文艺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
    源于王宏先生多年的从政经历,上山下乡,田间地头,山水兼程,写出了这本田埂上的诗词集子《塍上草》,观察民情、体悟时事,对凤冈这片“黔中乐土”,他就比别人具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感悟。胸怀决定境界,而认知决定高度。王宏先生对这片乡土的热爱,无疑是至诚而隽永的。“塍”是田埂、山村万物,“草”是春色、秋景,喻四季,也是丰收。在他的诗词里,读来乡情满满,人间温暖,令人向往。他写:“日色暗,涧连溪,山路人稀山路奇,无奈远村宵太寂,四更鼾息五更鸡。”短短数行字,从“涧连溪”“山路奇”“五更鸡”几个词,勾勒出了一幅山村乡野图,读来令人心痒痒,如此农家小院,宁静夜色,真是酣梦一场的好去处,不愧为人间仙境的所在。凤冈的山水、乡趣,在他的笔下有了温度,他与这片热土拥有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在《好客峰岩》里他又写到:“古镇峰岩仁义乡,葡萄井水色沧浪,酬宾碗碗土家酒,款客缸缸干劲汤,黄饺荞皮香馥远,雪梨红柚味悠长,今朝喜见众亲友,看舞听歌话海桑。”文章以知大义而贵重。为时代著歌,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情怀”二字。生于斯,长于斯,王宏先生的乡土美韵,犹如清冽的甘泉,在山中流淌。没有那份赤子情怀,赋予不了这样神奇的文字于笔端。写不出“峰岩仁义”“黄饺荞皮香”,更写不出凤冈一隅的好客之道,一碗土家酒,一碗油茶香,皆是风土人情。更是我们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推介之文,带货出黔地,展现一方水土人情,字字珠玑,醇香如酒浓,清爽如茶香,毫不粉饰自己心中所爱、所想、所寄托的梦想,这不是情怀是什么呢!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所以,对乡土的无限热忱和执念,让他写出了《游长碛》这样的诗句:“玉龙山下碛滩长,红渡河边节孝坊,游客那儿多若市,皆因畴野菜花香。”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节孝坊”“菜花香”几个关键词,承前启后,色香味俱全,不禁让你想起蜜蜂成群,游客如织,正是一个美妙去处。古人云:“借物抒情”“文贵曲”。就是对写什么?怎么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这里,王宏先生无疑给出了合理的诠释,足见文字功底。及物、写他,所以文章关注现实,摒弃小我,具有独到的思索和见地,写出了境界。如他的笔下这样赞美劳动者:“工匠多端歌不穷,上天入地建奇功,蛟龙信步龙宫里,玉兔迟留兔阙中,虹彴卧波横碧野,云楼挺拔刺苍穹,是谁挥汗注甘雨?浇灌神州万树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大家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说的就是大义,何为大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在《致敬井冈山》中,王宏先生写到:“名山久仰首登攀,赓续红旗寻本原,小井陵前挥泪雨,黄洋界上祭英贤,挑粮小道肩一担,八角楼中品两篇,讲授研学加体验,执着奋斗展新颜。”这首诗词,写于2018年12月,井冈山之行,无疑极大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让他受到了红色的洗礼,才能写出“赓续红旗寻本原,小井陵前挥泪雨”这样缅怀先烈,锤炼党性的典范之作。
    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上层高屋建瓴,下行道德民意。王宏先生的诗词正能量满满,在《拜访马红军》里,他说:“《转折》红剧绕音梁,小马如今鬓染霜,拜访红军从此后,我当笔下更阳刚。”好一句“我当笔下更阳刚”,写出了文化底气、骨气。从生活中去,到文章中来,期待王宏先生的笔触,在将来的日子里,越发能关注民生、社会底层现实。写一千行字,著一万卷书,总的来说,即是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又要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