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单读14:世界的水手》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5-19 06:54:5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单读14:世界的水手》读后感

前言有写这是澳大利亚特辑,但其实除了一两个短篇,其他和澳大利亚侯爱想也没什么关系。地理历史苦手没办法对澳大利亚有个立体的印象,原来澳大利亚做过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的文学确实会带有一些反抗的特色,我看过的书太少了,完全不知道谁是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本土文学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是第一次读完单读的书,没想到在我附近这个小图书馆也能借到受众不太广泛的书。不过话说回来,图书馆的书似乎受众多的只有那么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书可能自从躺在冰冷的铁质书架上后,就再也没有被人拿起过。

很少碰到三百多页纸张翻起来还这么舒服的书,封面和内页设计很适合拍照,落到各种ins风博主手里可能是个绝佳的道具,放我这里浪费了,我也只能感觉出来翻页很舒服。

棕色是摘抄,黑色是读后感。

前言

做事不问可不可能,而是先问应不应该。

多少人在多少事上能做到这一点呢?

不过都不可能的事了,应不应该还那么重要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会不会更多的是感动自己?既然是感动自己,就不要拿出来说我有崇高的理想来自欺欺人,对吧。

文学能够旅行,这跟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大的世界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文学是一种容易接触的、私密的艺术形式。它可能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体验,不受国籍或文化背景的限制。

绝大多数的艺术其实都是私人化个性化的,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人们读的是作者的故事,但接受的其实是已经通过经历和文化素养转化下的自己的故事。

所以读后感非常因人而异,且无可辩驳,这又为读者之间的交流平添了很多障碍,也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读后感无对错,感受是个太虚拟的东西,交流的时候不要吵架就最好了。

在全世界的家中

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有两种身份,历史上偏向欧洲,地理上偏向亚洲,这意味着我们本身就面对着世界的大门。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大于对自我的探究,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音乐、电影、美食。我们留意国际新闻——任何一个地方的动态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贸易、安全,因为我们在国际形势上的举措总是和美国的动静紧密相连。

如果说在澳大利亚这个地方长大,就是会不断接受在各种文化和信息的交融,那在中国长大就显得有些过于地域化了。国内的文学源远流长,倾尽一生也不够研究通透千分之一,中华文化和欧美文化隔着很高的壁垒,除了获取欧美文化的途径有限,理解和接受也是个大工程。我们这一代,长在和平安定、几乎长久不变的环境中,没有探索外界信息的紧迫需求,仔细想想有其优势也的确缺少了兼收并蓄的动力。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孩子们和大人们不喜欢谈论政治,对国际局势含混不清,关于战乱以及由战乱引起的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我们没办法获得切实的体验。

靠书、电影和其他一切艺术形式,在这个透明却厚实的壳里,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不断地从一个任务转场另一个任务,在途中疯狂地翻阅简报,试图了解每一场战争背后的历史和政治沿革。我的编辑感受到了我的焦虑,试图用他刻薄的观察结论来令我宽心:”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是最接近你的读者的。“

对于战地记者来说,真实投射在她眼中的场景才是观众最看重的事实,但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全貌,我们无法辨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是片面的事实。

对大多数人来说,忽略那些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不正义的事情实在太容易了。这些事情就像不爱读的书,被推到书架的最里面。而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上,这样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危险,那层隔开和平繁荣与贫穷战乱的隔膜正在消解。世界经济的问题,可以像癌细胞那样,侵入最健康的器官,使其坏死。而环境问题只会更糟糕。没有国旗,或者国境,可以保护我们。

可是越接触这类消息,只会越来越觉得无力,而且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没有地方会存在长久的和平和稳定,追逐变化或者冷眼旁观,这个世界的浪潮平等地席卷我们每一个人。

跳棋

员工和病人的脚步声还是好分辨的,因为员工的走路声听起来很有目的性。

目的性是说走得快吗?或者有规律?病人如果是散步的话可能走得很慢脚步很轻,如果是寻找目的地就会走走停停,节奏不稳。

不过通过脚步来判断来者何人,好像还挺难的。

戴锦华专访,置死地而后生?

我没太看懂,文字层面看明白了三分之一吧,思想层面的,实在是太难理解了。

但是不妨碍我觉得这个人很厉害,虽然我都不知道她是谁。

今日地球上的七十亿,有多少人有资格做人?有多少人过着人的生活?在“暂时坐稳的奴隶”和“求做奴隶而不得”的选项之间,人的选择何在?这些问题都已老迈,在今日的时尚中,显得十足矫情,但也前所未有得真切。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有隔阂的,现代文化中西方的主导太明显,本来应该是水土不服的,但中国人就这么忍受着锯齿状的差异,接受下来了。但是向最传统的中国文化探寻能找到什么呢?

在影片“老旧”的结局部分,我喜欢其中的对白,大意是:这儿有一扇门,因从未打开,你就以为它是墙。加上我的理解,被墙围住的地方一定有门,不过门可能被锁起或者锈住,也许打破了墙便是门,就像划去镜子背面的涂料,它就会是窗。

谈论的《雪国列车》

满含希望的说法。

我选择作为各种各样的志愿者,去加入我认同的社会工作,帮助一些要求和需要帮助的人,是帮忙,而不是用我的想法改变他们。

这才是志愿者啊。

对我,问题不在于“宅文化”的功过得失、是非善恶,问题在于我们彼此的隔绝。不错,新媒体、新技术令生存成了狭义的个人主义的完美实践,完美到可以成为封闭的、自足的个体,我们可以独自而不孤独,甚至无需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刺猬困境”,我们甚至无需因为爱人而让渡我们自我和个性的空间。然而,问题在于,当我们说今天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是越来越清晰的政治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表达,即社会性。一边,我们似乎宁愿被忽略的事实是,当“宅”令我们获得了完全的独立,我们同时前所未有地被牢牢绑缚在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上,只有这个系统完美、顺滑地运转,我们的“宅”才能成立。我们从来没有如此依赖体系,自由度愈高,依赖性愈深。其次,可以“宅”起来的绝非全体,“宅生存”越多,全球的流动性需求就越加剧;从城市街头多工种的快递小哥,到陆路、空路、海路的高耗能物流。

为数不多的我能理解和体会的观念。有一个人宅着就有一个人在奔波着,大约是这个意思吧,这时候的宅依托于奔波的人,依托于让奔波的人奔波的社会和统治者。当摇摇欲坠的体系崩溃的时候,宅和奔波者要怎么生存呢?

迄今为止,我们的宇宙太空想象始终是在殖民逻辑之下的。在意识的某个角落中,我们知道我们终会把地球吃光抹净,于是,最简洁的方案便是找到另外一个地球。

细想起来挺恐怖的,即使人类逃离了地球,又怎么样,继续下去,还要逃离第二个第三个地球。

西方所谓的Love,是在两个充满裂隙的个体间缝合进神、上帝的暗箱。而传统中国文化的爱,似乎没有对应的神的内在位置,甚至也绝少以一对一的组合为前提,至少对儒家,那是一个可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的心理结构与行为规范。

忽然发现我不太理解西方的爱是什么。

英国乡村纪实 当田园遇上全球垄断资本主义

“没想过将果园卖掉吗?”

“从没想过。”

“为什么?”

“它就在我家后院的山坡上,什么时候想看月亮,我就走上来。只有在这里,我才能看到最美的月亮。”

这篇讲的是英国自给自足乡村的消亡,被垄断资本主义侵袭,小农经济无法抵挡低价和大超市,乡村农场消失,曾经的凝聚力也消失了。

原来在英国乡村的老人眼里,欧盟是这样的洪水猛兽,把垄断经济强行带入这片美丽的土地,然后如同飓风席卷而过,自然有生气的庄园变成了机械高产的农场。所以他们都投了退欧一票。我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有多少是欧盟造成的,但现代技术和物流的发展,小而美、自然、原生态都意味着高价、稀有和不可得。曾经属于最原始家庭、最稀松平常的事物,现在贵得吓人。联想到现在的疫情,未来的穷人,是不是每人只能依靠复合维生素以及干巴巴的米饭馒头度日呢。

不管全球化好还是不好,我们都没办法抵挡它的脚步了。

相机的事

我在这里生活,我的相机令我的介入成为“强行”的介入,令我与大家的相处形成某种对立状态。这种对立不公平、不自然,且不地道。当我举着相机对准别人时,总觉得像是举着枪对准了别人……不知这到底是出自怎样的一种怪异心态。总之,我想留存大家的生活,到头来,却干扰了大家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我使大家的生活成为表演。当我一举起相机,生活、劳动中的人们立刻调整坐姿,扯扯衣角,换了表情——作给外人看的,端庄而防备的表情。

因为大家可能看到眼前的所有人,却看不到自己。印象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总是有各种各样不让人满意的差别,这个差别暴露在别人眼中是无可避免的,可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镜头记录的是无可辩驳的真实,谁都想让自己更好一点,大约对自己的印象总是有个美化的滤镜,想把这个滤镜带到所有人眼中。

是不是所有人都没办法诚实地面对真正的自己?从心底里承认真实的自己?

芥末故事集

这里的几篇很短的小说都很诡异,诡异但是也没觉得有多意涵深刻,大多数不知所云,可能想象力本身就足够特别了?

博尔赫斯说过,爱上一个人就像是创造一种宗教,而那种宗教所信奉的神是靠不住的,我在心中反复书写这句话。

前面就是博尔赫斯的原句。说得挺好的,但是唯一这句我觉得不错的话,还是引用的别人的言论。

良心的交响乐-关于契诃夫及其剧作

“当我们把人们的本来面目展现在他们自己面前的时候,他们是会变好的。”

契诃夫说的。

以前没有关注过契诃夫的剧,只听说过短篇小说,具体写了什么也几乎没印象。但这篇评论中阐释的他的剧作中,冷静和永恒孤独的气氛让人很好奇,想看一看沉没在注定悲剧的氛围中,他用不尖刻也不柔情的视角,写下的是怎样的故事。

记录一下文中提到的不朽剧作:《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海鸥》,《樱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