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记》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7-27 09:05:03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学记》读后感

【摘要】《学记》是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用最精炼的语言总结了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虽然《学记》的背景是传统的读经教育,但结合当今新课程变革理念,其中的教育精髓则能为一线教育者所用。越读越有味,越有味越会用,越会用越会教。

一、不陵节而施,不揠苗助长

    大学四法,豫时孙摩。其中“孙”之意为教育者不可超越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无视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就是“陵节而施”。毋庸置疑,这样带来的后果自然是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底下一片寂静,有的呆若木鸡,有的开启神游模式......于生于师,此情此景都是对自信心的沉痛打击。的确,“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以成人的视角去乱教,学习效果又怎么能好呢?

    记得每次语文教研员黄永敏老师来学校指导时,他都会一再强调教学目标不要定得太多太高。首先课堂时间不允许,目标面面俱到的后果一定是走马观花式的课堂,对基本的字词都难以真正落实;目标拔高的课堂必定是“以师为主”的形式,违背了课堂变革中“以学为主”的理念,学生没有参与感,何谈学习兴趣?在小语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各个年级段教学就应该有各个年级段的样子。”譬如,对低段教学应该以识字、写字为主,旨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低段孩子特别要注意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识字为例,在方法策略方面要做到多样方法识字,趣味解字记字,敢于用字。

    如今最流行的解字方法莫过于字理识字,而毫无选择地用字理则会事倍功半,效果不大。就像在教《夜色》这堂教研课例中,第一次磨课我选择了“窗”这个生字用字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窗”原来是烟囱的意思,甚至对于部分孩子来讲,可能连烟囱都不熟悉。第二次磨课我吸取教训,换成了“敢”字,先对着图解汉字编了一个勇士的故事。我在学生读了句子“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后,相机引导:“妈妈讲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关于勇士的故事。从前,有一个非常勇敢地勇士,他可厉害了,当村子里出现野兽的时候,他竟然能用一只手抓住这只野兽。后来啊,人们为了感激他,就送了一个字给他呢。”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猜一猜的方式,有的学生猜是“勇”,有的猜是“敢”。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值得一说,猜“敢”的同学我追问哪个部分是勇士的手呢,学生自然而然会知道原来反文旁就是手的意思。猜“勇”的孩子我并没有否定,正如《学记》中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不可强行灌输正确答案,而是俯下身倾听孩子的想法。果然孩子的回答给课堂平添了几分特色,稚嫩的声音是他们想法的流露,“因为勇字下面有个力,那个人力气很大。”其实敢就是勇的意思,只不过敢字难以理解,但是勇字却能帮助小孩子理解敢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还有很多,比如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学环节中设计形式应当要丰富多样。就好比朗读训练,要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最好有小比赛的模式植入课堂。这时候,往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他们上课举手展示自我的积极性。有时候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比较幼稚的行为,对于孩子们来说却很新奇,比如分角色朗读的时候给孩子们带上小头饰,孩子们读得就会更投入,参与感也越来越强。总而言之,不要以成人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他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学不躐等,关注个性

    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虽然低年段的孩子身心发展相似,但由于入学前基础、家庭背景等不同,表现出来的都是鲜明的个体。有的孩子接受能力特别快,对汉字特别敏感,只要一看就能大概记住字形,根本不需要老师换着各种识字方法帮他。有的孩子遗忘地特别快,每次生字复现的时候,就好像没有学过这个字一样,经过提示猜勉勉强强记起来。起初,我也非常头疼,用自以为有效的办法给那些后进生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常常忽略那些学习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同样也想表现。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回答,就容易开小差,有时候故意发出声响干扰课堂。长此以往,我们班级就出现了这样的怪象,学习力好的学生习惯反而不好,坐得东倒西歪,字迹也是龙飞凤舞。曾经,我质疑自己的能力,难道我的班级管理能力真的那么差?那一段时间,自己的状态真的很差劲,从教的心态也一落千丈,起初的炽热之心变得冰凉。

    这又不得不提到孔夫子的教育之妙——因材施教。针对同样的事情,孔子对两位学生的回答做法相差甚远,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孔子鼓励他临事当果断。但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难以周全,所以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为教者,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遇到差异,归为雷同。因而,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提供的教育环境中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对于学习超前的学生,根据就近发展区原理,应当鼓励他们“跳一跳,摘桃子”,让他们有挑战性会激发更强的斗志。在后来的课堂上,我会根据问题的难度,问不同的孩子,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也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在作业设计时,我也选择分层作业,记得上到《四季》这篇儿歌时,我总共布置了三项自选作业:

1. 大声读儿歌3遍;

2. 大声读儿歌1遍,说一说四季还有哪些景物;

3. 照着课文的样子来画一画,写一写四季。

    学生潜力是无限的,令我惊喜的是,第二天,有10来位孩子带来了他们的作品。当我打开来看的时候,实在惊叹孩子们的毅力和创造力,我说:“这些不是作业,这些都是艺术品,老师可要好好收藏起来。”当天,我就在展台上展示他们的作业,让同学们先自己评价和讲述作品背后的付出,再由其他孩子点评。最后,由班级的贴章管理员给这些孩子颁发崇学章。其实,这就是孩子们很简单的心理,自我肯定、老师肯定、同学肯定。给予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在后来的自选作业批改中也屡试不爽。与其说课堂上老师引导着学生走向高潮,倒不如说是学生影响着学生,携手一起攀登上知识的顶峰。有了这些孩子的配合,课堂的惊喜一波连着一波,将文字演绎得栩栩如生。

三、蛾子时术之,跬步至千里

   《学记》里提到,蚂蚁的幼子,从小学习衔泥筑巢,终于垒成小土堆。小孩子学语文又何尝不是如此,从一字一词开始,学写汉字则从一笔一画开始。学习就像盖房子,没有一砖一瓦,就不能有知识的高楼大厦。从长远的语文学习考虑,我认为必须要有阅读量的积累。除了在课外阅读中以“每月书香小博士”为激励方式,我还观察他们早读情况,能在老师未提醒前就自觉阅读的孩子我会奖励孩子们蓝色的书香卡,阅读特别投入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多的书香卡。在托管绘本阅读课上,孩子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书香卡,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孩子的口里还会蹦出许多金句。久而久之,我欣喜地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们阅读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喜欢阅读。放学后,孩子之间也有了一个代表时尚的口号:“走,我们去梦想港湾(我校新建的阅览室)看书去!”

    了解学生的心理,知晓学生的喜好,抓住学生精彩的瞬间,这些都是学情的关注点。一点点学情的偏差就会造成课堂这座桥梁的崩塌!庆幸自己能用到《学记》里的教育精髓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2

[2]刘维良.《学记》的合作学习观及其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17(08):5-8

[3]张夏敏.师之教与生之学——读《学记》有感[J].《现代教学》,2018 :33-33

作者:苜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