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1-09 08:17:52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内容简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1980年卡勒德·胡赛尼随父亲迁往美国。1993年取得行医执照,1999年开始创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曾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等。

创作背景

据作者自述,他和他的兄弟在喀布尔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在电影院看约翰·韦恩的电影。书中跟他的经历最相似的情节是在美国的日子,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努力创造新的生活。他和阿米尔一样,是一个来自于阿富汗斯坦的移民。他家在瓦兹尔·阿克巴·汗区的房子很大,在那里能举行盛大的派对;他们还去帕格曼野餐。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非常美好。

看了原著和电影,个人推荐先看原著吧,感觉文字描绘的内容更细致,更具有共情力,更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电影有删减的情节,时间也不算长,可以闲下来时细细品味。电影更有画面感一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颗石榴树,周围全是泥沙的颜色,石榴的那一抹红很是耀眼,足够吸引人的目光。我没有见过阿富汗,不知道原来没有战火的阿富汗这样美好,她和其他地区一样,人们安居乐业,生活一片祥和。

起初真的被懦弱的阿米尔气到了,要是他勇敢一点,哈桑就不会受辱了。但这就是阿米尔,他是自私的,他的种族观念,等级观念是很严重的,他没有把哈桑当做朋友,哈桑只是他无聊时候的消遣。真讽刺啊,哈桑对阿米尔是那么的忠诚,他一直把阿米尔当朋友,他会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他会在阿米尔纠结,害怕,懦弱的时候主动离开,不让阿米尔烦忧。哈桑不知道他的身份,心疼哈桑。拉辛汗说,哈桑是不被承认的那一方,父亲的一切都将由阿米尔继承。

后面阿米尔的勇敢又让我动容,他带着内疚与忏悔,回到了阿富汗,救回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他自己的侄儿。这个转变是他救赎的方式吧。他父亲救赎的方式是做很多善事,这些行为真的帮助了很多人。阿塞夫是文中的反派,他侮辱了哈桑,还继续侮辱哈桑的儿子,后来还打伤了阿米尔。感觉他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他不愿意在阿富汗地区看到其他种族的人,他后来加入了塔利班,虽然嘴上说着要建设阿富汗,但他们的行为伤害了阿富汗,迟滞了阿富汗的发展,真的希望世界没有战争。

书名叫《追风筝的人》。风筝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隐喻。

少年时期

风筝隐喻了自私、懦弱、背叛的人性特征。风筝大赛中,哈桑牺牲个人的尊严为阿米尔取回了最后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羞愧和痛苦所折磨着。为了逃避这样的情绪,他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压在哈桑的身上,让父亲赶走他们。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不存在的偷窃行为,不顾阿米尔父亲的劝阻,执意离开。对哈桑的背叛使阿米尔付出了人生中最惨痛的代价,二十六年的沉重的罪恶感、悔恨与痛苦一直折磨着他。这也暴露了人性的虚伪和脆弱。

不惑之年

风筝象征着心灵上的救赎。一个夏天的午后,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打电话给阿米尔,告诉了他,哈桑和阿米尔竟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并给他指明了方向: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将他带回美国,收为养子。这是他在成长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主动采取行动来挽救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并非逃避。

在异国他乡和哈桑的儿子放风筝,风筝也同样带给索拉博微笑,并赞扬自己曾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即哈桑的勇敢,累积多年的忧郁和自责在那风筝翱翔在空中的那一刻释放,阿米尔终于驱散了第一次追风筝时笼罩在心灵的阴霾,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他表明决定要向哈桑当年忠于自己一样,永远关爱索拉博,逐步实现个人美好人性的回归。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对一种希望的寄予。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