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雪下了一夜》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20 08:17:1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雪下了一夜》读后感

在80后的中国作家群体当中,来自安徽的胡竹峰,以作品具有高度的个人特质与辨识度著称。偶然读到他的散文集《雪下了一夜》,其笔下浓厚的古风令人讶异,其作品淡泊沉静,精致典雅,越读越有味。

《雪下了一夜》以《逍遥游》《秋水》《桃花源记》《枯树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二十四篇文学史上经典名篇为名,说游历、谈文化、叙掌故、写人事,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从而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写作标识。作家在向古人名篇致敬的同时,接续起古今散文之间的文化血脉,以独具个性的语言,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种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著名作家韩少功认为胡竹峰的写作“重建中国文章之审美传统的可贵立言。”而《雪下了一夜》这本散文集,是胡竹峰重现汉语之美的写作尝试。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为该书作序,称“古人文章之道,讲究得天地之气,竹峰当盛年而独秉秋气,是为异稟。”

同题作文难写,各有各的妙处。胡竹峰的写作,并没停留在简单阐释经典名篇的层面,而是在当代化的叙写中,实现了经典意蕴的代际传承,做到了气韵畅达,气壮山河,着实令人佩服。

如《逍遥游》,由作家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人生旅痕相串联,一路俯拾古今文章、思想的珍珠,晶莹剔透,串成一条长长的项链,可欣赏,可把玩。最后点明主旨:“夕阳下的宣州,天地安然,是故五色。……我是虚空,我是一切,忘形于山水之间,放旷乎凡间之世,且自逍遥。”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忘掉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游”。胡竹峰借用庄子的笔,做了自己的文章。《登楼赋》写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作家在不同的时间,去不同的地方,登不同的楼,喝不同的酒,吃不同的饭菜,做不同的文章。文中有风景,有掌故,有人物,一字一句娓娓道来。《小园赋》记叙少年时在老家的耳闻目睹,帐子里以煤油灯捕蚊子,学制弓箭长枪,旁观祖母为自己熬药,看出门道;腊月杀猪,看祖父拜祭名医高老爹,尽是温暖旧事。《枯树赋》《雪赋》《一觉》等诸多文章,都写得潇洒自如,神采飞扬。

细细品味胡竹峰致敬经典名篇的这本散文集,也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胡竹峰敢于写古典名篇同题作品,承继的是中国的散文传统,尤其以注重闲适、诗意与生活趣味的文化散文为主体。这种选择性承继,同样体现在他的具体写作方式上。以本书为例,语言的重复、对仗、排比等文章技法的运用,其语言富于节奏感与美妙旋律般的变化,余韵无穷。

经过对作家的初步了解,胡竹峰长期浸淫于古典文学之中,他从古典文学里吸收养分,找到自己独特的写作路径。在《雪下了一夜》一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的,仿佛是一种“知天命”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容之气。可贵的是,他能深刻理解古人的生活意境与心灵境遇,也能够细微观察生活,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写得恰到好处,这种从容豁达的阅读、写作与生活状态,让人称羡。

在胡竹峰的散文作品里,我们感受到尘世间自由行走的潇洒,还有山水相望的飘逸。这种隐于尘世、以古人经典之隔空对话与今人生活之诗意发掘为要旨的“大隐”状态,让每一位身处当代社会生活之中的读者,能够借助其文字,释放生活、工作之压力与困顿,在感受“理想之彼岸”的过程中,让自身心灵得到疗愈与抚慰。这或许就是好作品的最大意义。

《雪下了一夜》当中,妙句随手拈来。比如“凛冽的夜像幽深的古井”,冷厉得很;“空街行人寂寥如一纸白壁挂轴”,虚无得很;“犬吠声像响箭射上天空,猛地划开了宁静的空气”,奇崛得很;“楼台外,疾雨扑窗,如惊蛇乱咬”,难受得很;“朋友醉了,脚步如行书,踩出陶然的性情,踩出支离破碎的心事”,灵犀得很。《竹林的故事》写少年骑竹马,竹床乘凉,然后写竹谱、竹之雅器、竹画竹影,“心念一竿竹,此物最知情”,竹峰对竹当然情有独钟,痴迷得很。《滕王阁序》篇末,四句诗很有俯仰之感:“滕王阁上千秋月,惜字亭旁遍地花。竹简文章贪墨戏,空杯击缶闲饮茶”,诗中巧妙地嵌进了他七部著作名。

文学来源于生活,应该超越于生活。浪漫主义的作家在对于古典文学与理想生活的畅想中寻找诗意,而胡竹峰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以浪漫主义的姿态,对话古典、传继古人,另一方面又将这种浪漫化的诗意,融汇到其对于日常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描摹之中,隐去日常生活里的琐碎、乏味与不堪,而持续发掘其中的动人、诗意与不凡。散文集《雪下了一夜》,让人们继续学习古典,信仰文学,也信仰眼下的真实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