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6篇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8-08 07:46:0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6篇
 

【第1篇】

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民党进行狠狠的驳斥,驳斥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毛泽东大加赞赏: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

作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我们现在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谁让我们过上了这充满阳光与微笑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在那民哀国殇、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80年后的今天,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第2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题记:那是最坏的时代,一个艰难困苦,国破家亡的时代。

那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忠于自己,忠于理想的时代。

一群被称为“匪”的人,一片被描述为邪恶的“神秘土地”,一种被认为注定会失败的尝试。终于有一天,一个外来人埃德加?斯诺用他的实地考察告诉你,这些人比指责他们的人更文明,这片土地比外面的世界更充满生机。若干年后他们改天换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长征:这也是另一种诗和远方

所谓另一种诗和远方,诗的含义为:英雄史诗;而远方代表的是:胜利远方!第五次反围剿的成功,是共产党们不得不开始举国大迁移,即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这篇中,用细腻的语准确地写出——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奋勇向前,团结一致,有勇有谋的精神品质。大大激发了我们现代青少年的爱国之心。而胜利完成长征的原因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都忠于马列主义,并将继续进行斗争反对一切机会主义倾向。它之所以不可战胜,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决心。

书中写到过:“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深入民心,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品质。

在红星照耀下,这群中国的辛巴达克斯们,汇成一支大军,去推翻那个制造贫穷、饥饿与不幸的旧世界,开辟一个富裕、美好、幸福的新世界。

关于中国革命最好的群像剧

本书饱含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展现“大人物”可爱的一面。用大部分文字书写普通的人民、工人、战士的故事,让大人物“降临人间”,来到我们身边。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彭德怀在我眼中是一位乐观、豁达、勇敢的红军将领;从书中“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 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看出他也是一位大公无私、率真的个性,令我非常欣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体现了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通过斯诺的详细描写,把毛主席刻画的深入人心:他是一位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向铁打的。

所有人都在争取:人的尊严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苏维埃人民及其干部的未达到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使苏区的所有公民都有着自己的尊严。我看完书后,问自己:红军、共产党都为什么而战?现在,我可以及准确有坚定的告诉自己:他们都是在争取中国人属于自己的尊严。

对于共产党与红军成功争取到中华人民尊严的原因,可以引用习近平主席说过的话——第一:红军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第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第三:坚持独立民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第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第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九六四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

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祖国。……

难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最后的总结是: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在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当下的我们——青少年们又有什么借口不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将来的祖国只会在我们新一任的带领下发扬光大,越加富强,永远不会让先辈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3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一位美国的记者。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于一九二八年来到中国,在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诵讯员。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七年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一九三六年,他怀揣着关于中国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他真实记录了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其领导人的情况.一九四二年他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一九四二至一九五一年担任美国记者主编。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五日,他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享年62岁。

历史事实具体全面,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本书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采用采访,转述、未来。书中有惊心动魄的长征故事,有红军领导人的革命经历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了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腃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这首诗描绘了令人心生向往的陕甘宁边区的壮美风光。全书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用平时的语言,直实地展现红军战士,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不虚美"”的史家记录精神。

作者把人物形象立体生动。本书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作者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既写出了他们伟大崇高的品格,又展现了他们的缺点、比如毛泽东喜欢吸烟,即使在长征途中也想尽办法寻找烟叶。作者在介绍人物时往往从外貌着手,例如.在“抗日剧中”演出时天黑后天气凉了起来.斯诺偶然间发现彭德怀把身上的棉袍围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兵身上。当然,除了描写大人物,还有小人物如红军小战士,"季伯”他可以说是镇上最漂亮的士兵,他与毛泽东站在一起,毛泽东好像是太阳照耀着所有人。

我认为斯诺在这本书中塑造的人物具有深刻印象,中国农民,学者.读者,演说家作家.......斯诺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向我们展现一个立体的毛泽东形象。结尾句从侧面表现出毛泽东战争时的一面。

毛泽东青年时代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的那段生活是十分穷苦的,而北平这座古都的美是对生活的一种补偿.这个是毛泽东向斯诺描述他看到的北京早春之景"有白梅盛开着,扬柳倒垂在北海上”,这种因自然之美而赞叹的体验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斯诺打破了新闻封锁,让西方人看到在贪瘠的中国西北土地上,那些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民主独立而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些人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白折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斯诺的报道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际上对"红区"的偏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新闻。《红星照耀中国》因此成为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让我感受到革命之苦,但是必须有人出现在前线!

【第4篇】

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

在帮爸爸整理书柜时,我发现有一本红色的书夹在其中显得格外耀眼。轻轻取下,《红星照耀中国》几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翻开这本书,一个个和蔼可亲的革命先辈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饶有兴致的读着,跟随着一个美国记者的视野去感受1936年的中国。

出于对中国的热爱,作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了陕甘宁边区,他将采访中国人民的成果记录在此书中,用最平实简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那段具有沧桑感的历史。用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状况,让我们更透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最早大家对红军是极具偏见的,他们认为红军是蛮横无理的。我不禁为他们愤愤不平,更是因为那些人的愚昧感到痛心不已。但随着埃德加一次次深入的采访,他让我们看见了我们党的领导人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的品格,他们身体力行引领着中国人民拼搏奋进。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患难与共,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拥护。读到这里,我心中流出一股暖流。共产党自始至终都是如此的伟大善良,这也许就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原因,领袖深得人民爱戴的原因吧。

书中还描写了红军和老百姓之间的感人故事。有执勤的少先队员坚守原则,有山区人民和红军,还有贫困的农民……他们鲜活的身影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进一步证实了红军和党是利民的爱国主义的体现。

红军长征的故事给我留了深刻的印象。在大渡河上红军将一个师的人输送到北岸。他们利用几条铁链过河,在泸定桥上,英雄们面对敌人的攻击丝豪不惊慌,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甘愿作出牺牲。河中湍急的水流拍打着岩石,发出震耳的声响,我的心也在被震颤,手心冒出些汗珠,些许是在为他们祈祷胜利,为逝去的英雄默哀。他们凭着坚韧而刚强的意志翻越岷山,最终完成了长征这项壮举。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们的意志而感叹,也想像他们一样在紧要关头为人民挺身而出。

作者探究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原因。他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和党的伟大,明白了革命事业将会成功并照耀全中国人民的心。

我体会到革命领袖们对胜利的信心和对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红色精神在我的心中激起圈圈敬佩的涟漪。英雄们舍生取义的身影也常常在我眼前浮现,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平日生疏的革命精神,内心燃起一种爱国的火焰。

闪闪的红星从一代代人们手中传过,现在我们也用双手接过了它。从此我们接过了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学习红军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让红星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

【第5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八十年前,无疑是整个中国最黑暗的时刻。百姓上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在这时,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一团有关于中国的疑问谜团,孤身一人勇闯红军革命根据地。他很难想象,一个被人们冠上“匪”的党派,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最终,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凝聚在这一本——《红星照耀中国》。

他通过与共产党人进行深切的访谈与对话,搜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刷新了当时西方媒体的认知,同时也解答了全世界提出的众多疑问。

他对毛泽东的描写尤为细致。“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如此这般的描述,可谓是让当时的西方媒体对这个将来新中国的领导人有了新的看法。对于周恩来,这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共产党员,他是这么写的:“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此外还有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人。斯诺都对其进行了描述。从成长经历和出身,到其家庭环境,可见斯诺对共产党的好奇。

谈到红军,就不得不提两万五千里长征。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挑出来任意一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长征,也是将红军将士们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爬雪山时,军官们会将自己的棉大衣脱给士兵们;过草地时,军官们会将自己的马给伤员骑。这与当时的“白匪”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如此,红军才能获得民心。群众的力量时强大的,而这,也是共产党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斯诺进入红区,仅凭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通过的却异常顺利。按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洋鬼子”,获得了贵宾一般的待遇。在采访时,共产党将自己所能展现的全部展现出,给斯诺砍;这与国民党但是颠倒黑白,欲盖弥彰可谓是大相径庭。

红军能够胜利,正是因为有了一群如此坚毅顽强,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处于当下的我们,更应像他们学习。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第6篇】

永记长征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这熟悉的歌曲在我脑海中回荡。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赢得民心,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呢?这个疑问在我心中困惑许久,读完这本《红星照耀祖国》,我找到了谜底。

这部经典著作是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所写,它是一部中国革命历史性著作,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也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向全世界揭下了中国神秘的面纱。

在大多数人们的记忆之中,埃德加斯诺向我们介绍的那段时期是当时红军生活最枯燥乏味恐怖的,在那段时期书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令我敬佩,最让我敬佩的是,红军领袖———毛泽东。他出生于中农家庭,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因不满于敌人对百姓的剥削,投身进入政治,投身于战事,踏上寻求真理之路。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积极参加革命运动进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最终铸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这本书对红军长征的描写刷新了我对人意志的理解。一路上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 不断周旋、浴血奋战,历尽了千辛万苦,遭受了很惨重的损失。每读到此处,我的心情就很沉重,也暗自敬佩那些红军战士。我仿佛看到那些战士们在一望无尽的草地上行走;在荒无人烟、寸步难行的沼泽地上艰难行军;在寒风刺骨的大雪山上满腔热血的攀登。他们在被敌人们重重包围却有勇气突破重围,最终在各种险阻中到达了陕北,并在会宁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读完整本书,我心中的疑惑已被解开,没有老一辈人的革命奋战,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当下的美好生活。此时此刻我已经深深地被这种百折不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红军精神所震撼。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学习上与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当我们想逃避时,就会想到长征路上那些不畏艰险,积极向上的红军战士们,和红军战士们相比,我们这些小苦小难又算什么呢?他们抱着乐观的心态坦然的面对发生的一切苦难,从而在最艰难的环境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也要对生活充满期望,不怕困难解决问题。

当下社会,也有很多人像这些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比如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不怕苦难的环卫工人,迎难而上的消防人员……,长征精神让我萧然起敬,那些为国奉献的人们也令我敬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眼前发生的一切,我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好好学习,修养品格,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