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青铜葵花》有感1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5-13 09:06:50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苦难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读《青铜葵花》有感

合上书页的刹那,窗外的蝉鸣骤然隐去,仿若被一层无形的纱幕隔绝。曹文轩笔下的大麦地,宛如一块历经岁月摩挲而褪色的蓝布,于记忆的深处悠悠飘动。那些被苦难深深浸透的岁月,从书页间弥散出潮湿的芦苇气息,可就在这沉重的氛围里,总有几缕温暖的光,倔强地从缝隙中透出来。

犹记读到青铜为妹妹精心制作冰项链的情节时,彼时的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凉爽的空调房中,惬意地啃着清甜多汁的西瓜。然而,书中所描绘的凛冽寒风,仿佛冲破了次元壁,裹挟着芦苇荡那无尽的萧索,直直穿透纸面,如针般刺痛我的肌肤,冻得我指尖不由自主地发颤。哑巴少年呵出的那团团白气,仿佛是他对妹妹深情的具象化。他用冰凌细细串起的,又岂止是一条项链?那分明是穷人家孩子心底最质朴、最纯粹的浪漫,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虽不耀眼夺目,却足以在黑暗中温暖人心,慰藉灵魂。

自那以后,生活中的诸多场景总会不经意间勾起我对书中情节的回忆。每次看到妈妈在厨房中忙碌揉面的身影,那熟悉的动作和专注的神情,总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青铜奶奶临终前,那颤抖着摘下耳环的模样。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愈发熠熠生辉的旧物,恰似隐匿在时光褶皱里的稀世珍宝,每一道纹理都镌刻着无尽的深情与回忆,承载着家族的传承与温暖。

上周,我陪着爸爸修理自行车,油污溅满了全身,双手也变得黑乎乎的。就在爸爸低头寻找扳手的那一瞬间,青铜父亲在倾盆暴雨中,舍命守护雕塑的画面,如闪电般毫无征兆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每一位父亲都是沉默而伟大的英雄,他们或许不善言辞,或许略显笨拙,但却用并不宽厚的肩膀,毅然决然地扛起生活的千钧重担,为孩子遮风挡雨,在风雨飘摇的世界里,撑起一片无雨的晴空,把最温暖、最安心的角落,毫无保留地留给家人。

那天修好车后,我和父亲坐在院子里,一同喝着绿豆汤。夏日的微风轻轻拂过,蝉鸣阵阵,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在这平凡的夏日午后,我竟品出了大麦地独有的质朴与宁静,那是一种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味道,仿佛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生活最纯粹的美好之中。

在《青铜葵花》的诸多篇章中,最令我刻骨铭心的,当属描绘蝗灾的那一段落。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铺天盖地的蝗虫,仿若汹涌澎湃的黑色潮水,遮天蔽日般席卷而来,令人望而生畏,心生胆寒。阅读之时,那文字仿佛具有魔力,将我瞬间拽入那充满绝望与恐惧的场景之中。

这可怖的蝗灾景象,也不由自主地勾起我对前几年疫情期间的回忆。那时,小区实行封控管理,日子过得艰难又压抑。在书中,青铜高高举起竹篙,不顾一切地与蝗虫奋力抗争,他那单薄却坚毅的身影,在我的泪眼中,逐渐与疫情期间社区里那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的形象重叠在一起。他们虽身处不同时空,面对的苦难形式各异,但那份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绝不屈服的精神,却是如此相似。原来,苦难始终潜伏在生活的角落,从未真正远离我们。然而,人类面对苦难时的抗争姿态,在岁月的长河里代代传承、不断延续,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如今,每当我路过菜市场,总能看到菜贩们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不辞辛劳地高声叫卖。他们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执着与热情,那忙碌而坚定的身影,让我觉得他们仿佛都是青铜精神的后裔。无论生活的盐碱地多么贫瘠,他们都能顽强地扎根、生长,以不屈的灵魂和无畏的勇气,绝不向命运低头,始终努力追寻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昨夜,家中突然停电,我翻出抽屉里的旧蜡烛。摇曳的烛火中,葵花耐心教青铜识字的场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跳跃的火苗,不仅照亮了破旧窑洞的斑驳土墙,更点燃了两个孩子对未来的炽热渴望。此刻,望着书桌上的台灯,我恍然明白,每个安稳宁静的夜晚,都是无数像青铜一样的人,举着信念的灯笼,用坚守与付出守护而来的。

合上书,月光如水,悄然爬上窗台。恍惚间,我仿佛看见青铜孤独地站在桥头,芦苇荡中,隐隐飘来他那沙哑却饱含深情的呼唤。原来,最深沉的亲情,从来无需过多的言语。它隐匿在父亲默默无言的背影里,融汇在母亲温热可口的汤羹中,更化作我们在平凡日子里,彼此温暖、相互照亮的点点微光。恰似那尊青铜葵花,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向着太阳,蓬勃生长,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