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望向书桌,目光总无法从那本《人生》上挣脱。我渴望忘却里面的故事,却发现自己记得那样清楚。连同那片被太阳红光炙烤的干裂土地,也在我周遭长久徘徊。
我不在书中,但我亦是书中人,是书中人的隐喻,是书中人的缩影。
其实不止我,几乎所有人都是书中人。
所以第一次看我没看懂。
我没看懂这灰扑扑又亮堂堂的故事到底在写什么,我的目光穿过雨夜抵达窑洞,飞过那些苍老的叹息,年轻的迷惘。蹚过似是而非的纠缠与好前程,最后“砰”一声坠亡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之上。
那时我的思绪全游离于爱情,我首先看见高加林,看见他的愤懑、他的才华、他的薄情、他的首鼠两端,他的摇摆不定。
还有他的选择。
我看见了巧珍,看见她金子般的心,看见她的痴情与等待。我理解她那一瞬的“窃喜”,也明白她的自卑与坚强。怕她被辜负,却只能看她不由己被辜负地生长在无常的人生里。
我也看见了亚萍,我懂她的犹疑,懂她的倾心,懂她的权衡利弊,懂她测量爱情与人生重量时的苦痛与解脱。
所有人都让我唏嘘
直到这个春天,我跳出了故事,终于隐约读懂——
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
而选择背后都是灵魂缠斗的结果。
或喜或悲,或快乐或痛苦,但最终都会导向共同的宿命——或喜或悲的悔恨。
这也许就是人生。
我不懂是因为我旁观故事,我以为人生形而上,只是个力求准确的名词。我懂是因为自己终于走进了人生的辙痕里。
我开始带着高尚与卑劣进行选择,我开始看着规则艰难选择。这一瞬起,属于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流动,而奔涌去的命运之向,谁都不能知晓。
选择星罗,命运棋布,人生之路林立面前。
终于变成我苍老的心年轻着迷惘。
那幽幽叹息声也终是穿过雨夜,敲打在我的心跳之上,如幽灵般缠绕,难以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