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的这本《低欲望社会》,讲了日本经济低迷的20-30年里,大家为何对经济失去了信心,转而不敢消费了,大家变的更佛系,年轻人失去拼搏的希望,剩男剩女成为都市主流。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感觉其实这两年最近身边的人也都在讲躺平,但是却又躺不平,嘴里喊着躺平,但是却又在奋力工作着。而且单身意愿的越来越多,大家的生育的欲望也明显下降了,所以就想看一看,会不会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呢,因为好奇买了这本书开始了阅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发现问题篇,书中举例说明了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在于,国民对未来感到不安和对老年生活感到不安;第二章是政府层面的解决问题篇,作者由于常年从事咨询服务,所以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三章是个人层面的解决问题篇,为了让人们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感慨“这一辈子过得真舒心啊”,为读者介绍了如何制定老年生活的金钱计划和生活方式计划。
日本在经济泡沫破裂后,有两大现象:一是日本的很多老人在离世时手中握有大量资产,有一组数据表明,日本老人临终时,其个人金融资产的平均水平约为3500万日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150万人民币,而最豪华的葬礼,也只需要70万日元,这说明他们对国家及自身生活的未来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二是年轻人负债累累,消费欲望降低,即使是进入零利率时代,年轻人依然不愿意借贷。而且年轻人结婚生子的时间不断推迟,很多人选择不要孩子。这个年轻人的状态倒是挺像我们当下的年轻人。佛系,躺平,紧紧捂住自己的口袋,拒绝三代:“车贷,房贷,下一代”,更关注自我的感受。
前几年许多人因为高额的房贷,而丧失了消费的欲望,买的房子降价是一方面,甚至有些达到了房子卖了贷款不够还的情况,这样就再也没有了买房的欲望,一下子伤到了深处。最近几年国家一直也在调整房贷利率,相信我们国家的发展潜力要远超作者所描述的日本,包括最近出台的育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无一不让大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一方面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我觉得书中后面有两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还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第一是制作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提前做好人生的规划,也许不是那么富足,但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还是可以尽可能体面一些的。二是掌握再生钱的技能,发展副业,增加赚钱的可能,这一点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但是总还是要尝试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