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岩松看日本》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1-30 09:39:2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岩松看日本》读后感


最近看完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所撰写的一本书《行走在爱恨之间》,其实就是2007年《岩松看日本》电视节目的文字版。联想到2017年9月份公司组织的日本7日游(去了京都、奈良、大阪和东京),我自身对日本的印象,感觉有些内容还是有必要通过文字来记录下来。

白岩松在书中写到:

去看日本,必须出发,只因为我们注定永远拥有一个不会搬家、以为很熟悉其实却很陌生、关系已经到冰点的邻居。

在爱和恨之前,先了解。

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东京、靖国神社、防灾、环保、养老、日本名人(政界:中曾根康弘、御手洗等,演员:栗园小卷、滨崎步等,文学家:渡边淳一)、动漫产业、中日交流等。或许是去过一次日本的缘故,感觉非常客观,不愧是央视主持人。不仅是一名理性媒体人的职责所在,观察视角和撰写内容相对全面。其中指出来的一些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这是一个对我国了如指掌的国家,而我们却缺乏对日本的足够了解。

例如日本媒体每天对中国的报道都会占据一定的篇幅,日本的书店、图书馆有很多关于对中国古代历史、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图书,甚至不少日本居民能说简单的几句中国话。到如今我还清晰记得到达名古屋机场的时候,正要通关,萱宝却提出要去洗手间。很尴尬的是,我和萱宝又站在队伍最前面,我用英文与工作人员询问,洗手间在哪里。这个穿着制服,带着工作牌、目光坚毅的年轻人,持一口“矢野浩二”的汉语口音说“洗手间在前面”。一开始,我们也觉得惊讶。后来就明白了,他们作为机场的固定工作人员,估计天天都在接待的中国人,会说几句汉语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了。

但是不少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还是让我感到惊讶!事实上,我们对日本除了仇恨,还能有多少了解?如果不是我们公司给优秀员工的这项“旅游福利”,我自己也肯定不会先选择日本出国游。除了“抗日神剧”,其实在去日本之前,我也仅仅是看过美国人写的《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与《日本第一》(傅高义),但是我认为这些只是出自美国人的视角,并没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视角。恰好白岩松的这本书,让我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看待日本的视角。

正如白岩松在书中所说的:

先把爱恨放到一边,去了解是一个选择。

我们不该用愤怒遮蔽了自己的双眼,我们应该把它学来,让自己更优秀,这才是一个大国的心态。

“知日”是必经之路,知日才可能“制日”。

或许每一位中国人都对日本抱有很大的仇恨和复杂的情感,我也不例外。正如一开始我想带父母和我同行,也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因为当时萱宝才两岁多,就算是和同事一起跟团去,我一个人带她出国也不现实。反复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之后,父母才同意与我一起。事实上,幸好父母和我们一起去了,不然孩子、行李、通关等一系列问题确实让人头疼。

印象深刻的还有日本的服务质量做的可谓是无可挑剔。尤其是入住的酒店都是十分整洁、一尘不染。我们乘坐的观光大巴车,司机师傅都会非常负责的把行李一一整理好,送到机场的时候,他再一个一个的拿下来,绝不会让别人帮助或者让我们自己动手。每到一个酒店入住或者离开的时候,远远在车上就能看见工作人员满脸笑容、热情招手。大巴车离开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会跟着大巴车跑,边跑边挥手,风雨无阻,让我们感到非常不习惯,个人感觉在国内,除了广东的服务相对和气一些,我所生活的城市服务意识更是不高。对比一下,真是“过度热情”。

当然,这里也要强调一下,虽然日本有些地方确实做的无懈可击,但是我国有我国的国情和特色,我们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在某些层面上是全球绝无仅有的,所谓文化自信正是如此。从日本回来之后,我比之前还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种朴素、深沉的情感只会与日俱增,而不可能受到影响。

或许是受自己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影响,总是忍不住站在地理学角度上来看日本。

事实上,“小日本”这种说法只是相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其实日本国土面积并不小,甚至比欧洲一些国家国土面积还要大,而且日本国土多丘陵、多雨水,全国几乎都可以居住,城市里随处可见整洁的稻田,他们的粮食也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我们中国多高山、多高原,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有三分之一的国土才适合居住,也就是地理课本上所说的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我国人口的分界线。

此外,在这里也说个题外话,我国与有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朝鲜、俄罗斯、外蒙古、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老挝、越南。除了媒体报道过的巴铁,阿三,其他国家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正如白岩松所说,了解的多了,一切皆有可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理性也是必备的品质之一。个人认为,我们依然要“睁眼”看邻国,并且还要保持警惕和忧患意识。

只有保持理性了,才能沉下心来看看周围国家走的路,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规划未来要走的路。对国家而言,对个人而言,道理是相通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