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人类的悲欢是否相通?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3-30 08:45:1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人类的悲欢是否相通?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什么是共情?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然,这句话是有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的,且文学本身就该有表达和渲染的空间与自由。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悲欢是否相通,取决于我们是否运用自己的共情。

这本书的作者说,“除了意识之外,共情是头脑能做的第二伟大的事情”。能够走进他人的内心,知会他人的想法(动机、判断等),感受他人的情绪,就可以说是产生共情了。当然,真正地做到共情并不止步于此,它还会指向问题的解决,想要在实际层面提供帮助。

共情和同情不同。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是和他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比如说,在闺蜜失恋的时候眼噙泪花地看着她,或抱头痛哭。共情则是为了理解他人,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并最终指向行动。虽然失恋的闺蜜确实需要安慰和拥抱,但真正能给她力量的,是基于对她感受的理解,并和她一起去回顾这件事情本身,试图分析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思考她接下来要如何慢慢地消化这种情绪,并从中走出来。


同情是一种情绪共享,共情则需要我们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从悲伤、恐惧、愤怒中走出来一点,在这个距离空间里,我们的想法才能真的对这些感受、情绪产生镇静的效果。

早些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了一起中学校园枪击案,凶手是两名青少年学生,且随后自尽身亡。事件发生的几天之后,大家仿佛都热衷于去寻找一个可以怪罪的人,民众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凶手的父母身上,一个传闻开始露出水面,凶手的母亲在枪击案发生的两天之后就去了一趟美发店。人群中开始出现了谴责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母亲,可以在自己的儿子疯狂杀人而又饮弹自尽后立马去做头发呢?各媒体也开始出现言辞激烈的批判,当地的新闻主持人采访了神教教堂的一位牧师,问他是否愿意就凶手父母的冷血传言作出一些回复,这位牧师的回答非常简短,他说:“我们对这两个家庭的了解还不足以让我们作出评判。”

其实,这位牧师深谙了何为共情。大多数人以为,和受害者站在一起就是共情,但牧师提醒我们,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只有在理解了之后才能给出解释。我觉得也可以说,如果我们没有走到隧道的尽头,就不应该去判断,站在尽头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共情要求我们扩大视野,和当事人一起搜集更多信息,以建立更全面的理解,并思考如何行动。

共情等于善意?


我们前面说,共情是伟大的,但不代表共情等于善意。我以前一直以为,共情就单纯地是一种支撑他人的积极力量。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其实它可以被不同的目的所利用,尤其是被恶意利用时,共情会带有摧毁的力量。

比如说,销售在推销产品时,有时会语调坚定权威,有时又会温柔地“花言巧语”。一个好的销售,一定具有极强的共情能力,因为但凡想要说服顾客,突破顾客的心理防线,就需要用到共情。当然,这只能说是策略,并不一定带有恶意。

有关恶意,书中提到,希特勒是非常擅长用共情的阴暗面来对别人进行操纵的,他利用自己对德国人民需求和渴望的敏锐洞察,来操控他们的情绪,利用人们对贫穷和屈辱的恐惧,把自己塑造为能给他们的未来带来希望的化身。此外,我也联想到,其实很多罪犯一定也是很擅长共情的,识别需求、取得信任、抓住软肋,这一步一步的得逞,都需要极强的共情。

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来说,共情可能会被恶意利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性手段来保护自己,比如察觉居心叵测之人的异常和企图,这也是一种共情。所以,共情的范畴只是对他人的想法和感觉作出觉察,至于觉察了之后,将自身的行动指向何方,取决于我们自身的人格和判断。

作为一种品质来说,积极的共情对我们十分重要。 在亲密关系中,在和朋友、同事的相处中,甚至是对待陌生人,我们都需要运用积极的共情。以下先谈亲密关系中的共情,再聊社会生活中的共情。

共情何以成就爱?

这本书的作者强调了积极的共情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通过积极的共情,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亲密感,才会有爱的可能。好的亲密关系不是理想化的,而是整合的。

何为理想化,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或者听到,有些人会偏执地想要改变伴侣,想让伴侣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对于这种人而言,他寻找的不是爱人,而是一幅所谓爱人的图像,他总希望找到一个和自己脑海里建构出来的图像相符的人。这种爱由需求驱动,更多地关注对方能给予自己什么,现实情况是否有按照自己的渴求、愿望、恐惧来定义等等,慢慢地,他的世界只缩减为被爱的需要。

而共情则要求我们去爱一个具体的人。不管这个人是喜欢睡懒觉,有点急性子,爱耍小脾气,还是丢三落四,这就是你选择去爱的、生动具体的人,只有愿意将他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将其理解为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我们才可以真诚地关注这个人。两个人可以一起往更积极的样态去调整,但不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以及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满足了这一点上,眼里只有自己的人,很难具备爱人的能力。

整合是相互共情的产物,这个过程既需要我们各自有真实的、独立的自我,又需要我们愿意把自己放在和别人的关系当中,在其中,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全心地进入对方的感受。

重要的是,共情允许冲突的感受,接受真实生活的复杂性。我们都说要找三观一致、聊得来的人,但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不同的环境塑造出了各不相同的自我,没有绝对的一致性。所以共情提倡一种对差异的包容能力,提倡我们拓展自己的世界,以容纳不止一种视角。虽然你不完美、有缺点,但我还是会欣赏你、接纳你,满眼星星地看着你,这就是共情的爱意。

当然,除了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还会在很多地方用到共情。就像马丁·布伯说的:“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只要我们身处广泛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就离不开共情,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共情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难。

我们离共情还有多远?

人类具有镜映能力,我们的内心像一面镜子,它会照出我们生活的模样。这种模样不仅取决于生活,更取决于这面镜子本身。一面有裂痕的镜子,照出的画面往往也有所偏颇。我们的共情能力也是如此,它会受到生命早期经验的影响而相应地扩散或收缩。如果我们从小就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共情,比如小时候我们说的话会被忽略,我们的情绪会被指责,我们就会开始避免表露这些情绪,逐渐离积极的共情越来越远。

积极的共情确实很难做到。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爱而不得、转身错过,在社交关系中词不达意、手足无措,都是因为,我们离积极的共情,还有一些距离。

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网上热议的上海导盲犬事件,双目失明的刘阿姨申请到了一只导盲犬查德协助出行。据规定,导盲犬需要在室外定点排便。虽然刘阿姨会在查德排便前套上便袋,但由于查德是雄性,小便只能排在小区路边。这引起了小区邻居的强烈不满和多次投诉。无奈之下,刘阿姨不得不每次都牵着狗到小区外排便。有一次,刘阿姨带狗去排便,在路边摔倒了,该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随后,一些网友在网上发起了谴责,认为小区邻居过于冷漠,体现了人性的恶。

这些发出谴责之声的网友坚定地站在了刘阿姨的一边,好似充满了共情,但他们真的做到了共情吗?对于这些网友们来说,刘阿姨是一个离自己很远的人,对刘阿姨表示关怀并不需要花费他们的任何精力和成本,也不会侵犯到他们的任何权利和边界,所以站出来主持正义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其实,小区居民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有所要求这一点本身,并不过分。如果这些网友自己是住在这个小区的居民,他们真的也能做到真诚地接纳刘阿姨吗?答案并不好说。

高铁上遇到熊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都能平心静气吗?楼上楼下装修的时候,我们总能予以理解吗?如果你住在一楼,你会大方同意小区加电梯吗?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个时刻的表现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当下的处境和生活。不置身于他人的情境,就没有办法真的去谈共情,所以慷他人之慨,其实并不算共情。

导盲犬事件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在街道、居委会、物业、小区居民的共同协商下,大家决定为刘阿姨在小区内开辟一块无障碍场地,满足狗狗的排泄需求,物业也会派人定点冲洗。在我看来,这才是共情。理解到刘阿姨的困境,也理解到小区居民的需求,指向于问题的解决,这是当下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说到底,共情需要技能,但更需要意愿。愿意共情是第一步,能够做到积极的共情是后话。虽然很难,还是希望我们可以努力地去共情吧,去认真地听别人说话,感受别人的处境。去理解远方的人,也爱身边的人。

这样才会获得力量,有了力量,人类的悲欢才有相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