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9-30 07:52:3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这本书写的深得我心。

作为一名曾被诊断为重度躁郁症的患者,我觉得有必要借这个机会写写自己的心得感悟。一来整理下心路,二来也是写给有缘人,希望能对你们也有所帮助。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而这,就是书中讲「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句话的原因。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他的原生家庭状况就十分糟糕,但好在阿伦森有个不错的哥哥,在关键时期能拉他一把,最后才成就阿伦森。在我看来,阿伦森的一生都在向我们说明一件事:即阿伦森为什么是阿伦森?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那长大后从事的就是人与环境的研究。

但过去的经历的困境反过来就一定会成为你的职业么?不,这个倒是不一定,它也有可能成为你性格中的一种因子。比如马斯克,他在逆境时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且越是逆境他越强,这点我认为和其早年的家庭经历有关。只要他能从这种深渊里爬出来,那就真的没什么事情能难住他的了,除非他自己放弃。

我管这个叫人格上的绝对力量。

这几年我有个感悟,你做任何事,最怕的就是不好不坏,因为不好不坏意味着刚好合格,刚刚好会把人带进一种舒适区。而人的自省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外力不够大的时候。所以,如果你做什么事情都很糟糕,做什么都容易失败,请不要担心,这将意味着你很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好,说回这本书。

作者先介绍了人的三种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其中: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换句话讲,我们的某些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红黄蓝三原色,对所有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和反应都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就好像几种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当我们处在这个状态里时,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具体表现为:挑剔、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严厉。而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只是运作状态不同,区别在于这种父母状态是对外的还是对内的,对外就会伤害到别人,对内就会伤害到自己。正如书中所言:「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即在这个状况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状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对于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而言,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须的。只是成人自我状态它有着其存在的特殊重要性。下面就讲讲这种状态和其它状态的区别:

①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

②在儿童自我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③当你处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而达到成人状态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而后,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我是怎么看待我自己的?二是我是怎么看待别人的?根据这两个问题,作者划分出下图所示的人生四坐标:

如图所示,作者把人生划分成了四种情况。分别为:

①我好;你也好: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②我好;你不好:处于父母状态,而且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状态,这些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当然,有时候他们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说些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为你好」之类的话,但大部分人都能听出这是虚情假意。不过,关于这类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会抑郁。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是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③我不好;你也不好

④我不好;你好:处在悲伤的儿童状态。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构建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句话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比如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法,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觉悲惨的预期。换句话说,你创造了一个「自证预言」。

而喝酒又是众多心理游戏的一种,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是,玩家最终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再比如老师也常常与我们玩这样的游戏,名字叫:「猜猜我在想什么」,在这场心理游戏里老师自然是赢家。然后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很蠢,老师赢了无知的学生,就能获得优越感。

事实上,这类游戏的发起基本上都不是出于真诚,不像正常游戏那样只是让人觉得兴奋好玩,而是会产生非常戏剧化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实事求是,其实真正的意图却并不正大光明。游戏体现在两个层面:在社交层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开真实的。而游戏玩家的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心理层面,同时也隐藏着欺骗。至于游戏的必然后果呢,全都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回到刚刚提到的人生坐标里,比如「我不好,你好」,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概括地说,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更严重的是,有些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而用玩这个游戏的人就很容易抑郁。

再比如「我好,你不好」,这描述的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那一类人。这类游戏通常能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他们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常见的就是职场PUA,权威人士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玩其他游戏,比如: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这样的游戏会加强他的道德优越感,而且常常和另一个游戏一起玩,叫:你怎么敢?

需要说明的是,「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不能说「好了,我终于到了」,好像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你觉得自己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我好,你也好」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自出生开始,我们便是以这种方式学习任何一种重要的东西。

这点听起来或许和理智背道而驰,如果人们真是从情绪、情感中学习,那我们的中学和大学还有什么用处?学校不正是教人用理智而非情感去学习吗?难道我们不用学习放下情绪去解决问题吗?

是这样的。如今物理世界的发展欣欣向荣,可情感智力(情商的世界)如何呢?我们对此又了解多少?

情商真正的含义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情商也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即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以上,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需要啰嗦的一点是,「被救助」、「靠别人」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普遍心态,想过这个坎,就不能有救世主文化。请永远相信:

我将代表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