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美国魂》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2-23 08:58:1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美国魂》读后感

最近在一个共读群里和群友探讨《美国魂》这篇Susan Sontag的小说,非常有感触。又恰遇王力宏李靓蕾闹得天翻地覆的离婚大瓜,觉得很有必要码点文字记录一下。

王李事件这个瓜的本质

王李的离婚事件一出,王的优质偶像人设彻底崩塌了;李发长文,表明夫妻双方彻底撕破了脸。这么一闹,其实对谁都没啥好处,对双方和孩子更是个灾难。

李的卖惨长文,我相信,一定会赚到不少人对她“受害者”身份的同情。看着舆论一边倒地指责王在婚姻中的不忠和他“糜烂”的生活方式,外加有关王的性取向八卦又被翻出,借腹生子、剥削女人的骂声不绝于耳。我觉得,这些都没有抓住症结。

如果李靓蕾不能忍受王自由放纵的感情/性生活,为何不早点抽身,如觉醒后劝诫女孩的那样,成长为独立强大的女性?所以,这些年来的“忍辱负重”,要么是你真的在践行“三从四德”(以李的背景看,绝无可能),或很傻很天真地甘愿为爱沉沦(总之一句话:怒其不争);要么就是因为实在是有求于与王力宏的这段婚姻。

说来很简单,王李事件的关键在于:李要求的赡养费没能达成协议,最后逼得她弄了个鱼死网破。这其实反应出王个性的软弱与自私,还有他整个家族的短视和不地道。在婚姻中,谁对谁错,哪能争得清楚输赢?李毕竟曾是王相伴多年的爱人,和三个孩子的母亲。到缘尽分手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大度一些,尽量照顾好曾经的伴侣与子女。这样也不至于砸了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名声。

《美国魂》这篇充满争议的小说

小评一下王李事件,说回到我码字的重点,即最近我们共读小组火热讨论的《美国魂》这篇小说。

书友们读后大多感到这个故事匪夷所思,评价女主人公劳拉“不道德”、“出格”;行为“恶心”、“惊悚”,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观点不同。要理解这篇作品,我认为首先必须要了解Susan Sontag这个人;读《美国魂》这篇小说,需要了解小说成文的那个年代,即处于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与性解放思潮浪尖的1960-1970年代。

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Susan Sontag。国内的朋友可能对她知之甚少,但这绝对是个人物。Sontag的研究和工作领域横跨艺术评论、哲学、文学、影视制作、教学,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政治/社会活动家和演说家。她主要的著述是论文,并不以小说著称。她的论文专题聚焦在摄影艺术、文化和媒体,艾滋病,人权和左翼思想。我几年前就读过她的论文,如On Photography, Illness as Metaphor, Against Interpretation,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等等,非常倾佩她的学识。我认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者,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不断思索,不断挑战既有思维框架的人。

霸气十足

接下来,我还想分享一点我学过的女性主义知识。

在读李银河的《女性主义》之前,我精读过Betty Friedan的The Feminine Mystique——这本著作对第二次女权运动思潮的影响极大,书中激烈地反驳了当时盛行的理念——白人中产女性无论受过多少教育都应该回归家庭,回归女性的“本质”。家庭妇女和母亲,才是一个女性最符合宗教与社会规范的高尚职业——是种可怕的历史倒退。读完李老师这本梳理得相当不错的总结性综述之后,我基本上掌握了整个女性主义发展的脉络。之后我又读了Kate Millet 的 Sexual Politics和Judith Butler的Gender Trouble等著述。

Sontag与Millet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她们都是文学批评家,也都从文学批评这条路入手,直通女性主义。Millet在Sexual Politics这本著述中指出:男权、高等教育、与资本主义的体制性捆绑,渗透到包括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政治等方方面面,统治着整个社会运行系统。这个系统利用女性的性别生理特征来规训、控制、并压迫女性的发展。因为西方的正典都是从男人的角度出发,所以这批女性提出了文学艺术的女性视觉(female gaze)的概念,打破了惯常父权社会男性视角的框架。而Sontag的《美国魂》这篇小说,我认为就是一篇典型的女性视觉的作品。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个人对《美国魂》这篇小说的理解:

Sontag笔下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白人女性劳拉,有爱她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有表面看上去体面的生活。但她对扮演家庭妇女+母亲的角色感到厌倦,想从莫名的迷茫和虚空中解脱出来,活出独立而自然的天性。美国这个高度宣扬个人自由的国度给予了她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她决定抛夫弃子,和过去的自己决裂,以出卖肉体的方式生活,并乐在其中。她生气勃勃,敢于挑战、敢于自立规矩,在不断的流浪和探索中,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大胆而又笨拙地以自己所能把控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去经历、去尝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折腾了一辈子,才发现现实的无情。命运让她早夭。而到死为止,她唯一的权力还是“性”,而且还经常因为自己过于普通的容貌无法取悦男人而不能如愿以偿。临死之前,她不自知地选择了回归传统“女人”这个被规训和定义的角色,但她在立遗嘱时,随心地选择了爱谁、恨谁、骂谁、把财产留给谁。

在这个世界上最发达、最进步、最自由、人性最解放的国度中,一个泼辣大胆的女人,享有多大程度的“自由”?她到底享有自由,还是被奴役着?荒诞而充满争议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溢满作者冷静的思索与嘲讽。小说中引用的每一个人名,都颇具深意;情节中有关职业、人种的描述等等,都在揭示权力的层级,暗示着:“不受约束的自由,一定会导致在既有建制之下,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一开始,我对劳拉的行为也感到莫名其妙。但在阅读时,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要武断,不要用你既有的中国式伦理道德观念来评判人物、表达好恶。我敦促自己,读完任何一段文字,都要先停下来思考一下:劳拉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她生活的年代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氛围?那时有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她个人处于什么样的微环境(居住城市、家庭背景、社区受教育程度等)?她的个人人生体验及她与周遭人物的互动是怎样的?带着开放的心态去体会,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扩展阅读,观看各种采访和纪录片。我终于得出了上面的文字。


备受争议的Sontag和《美国魂》

可以想见,《美国魂》这篇小说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具有挑衅性。我想也许只有像Sontag这样的女性,才敢如此大胆、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写这种“离经叛道”的作品的作家,光拥有学识、洞见与才情是远远不够的。她还得有足够的自信和相当的优越感才可以如此激情四射、气势磅礴。

Sontag在20世纪60-80年代的美国,是个闻名遐迩的作家和大学者。她视野开阔、言辞犀利,而且长相出众、魅力非凡。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活力四射的人,自然能引领潮流和时尚。她的作品乃至个人生活,都成了媒体追逐的目标。她的存在,也有那么点好莱坞明星的味道。

引领时尚

不得不承认,Sontag的偶像效应部分地得益于她的外形和气质。她高挑端庄,气势威严。由于才华与美貌兼具,使得仰慕她的男人众多。再加上她本人个性十足,所以相当挥洒张扬。她拒绝性别标签,对自己高于性别的,作为“人”的智识和洞见,拥有绝对的自信。因此她的进步思想得到了以男性主导的主流社会舆论的广泛背书和重视。这个作用力反过来又帮助和促进了她论文所倡导的女性主义的发展。不过,有趣的是,她这股强大的个人能量,也激起了建立在嫌恶男人前提之上的极端女权主义的怨恨和批评。

明星般的美貌

但是,Sontag从不主动给自己贴女权主义的标签,也不屑于参与女权主义者的分裂、互掐和内斗。(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一旦结营、思维被固化,把某种理念当作不可挑战的真理,就会出现问题。且任何一种政治观念和风潮,都是一种导向,都是一种“政治正确”。这是需要被挑战的。)但当她因其思想引领了女性主义思潮,成为了女性和同性恋维权者们的偶像之时,依然拒绝公开自己的性取向。这一点时常被热爱她支持她的群体所诟病,令他们又爱又恨。

Sontag一生勤勉、自律、笔耕不辍、绝不人云亦云。最令我倾佩的是她在911事件之后的几周内,在整个美国处于对恐怖主义者的愤恨和对遇难者的哀悼,舆论一边倒地结成了爱国主义和反恐怖主义联盟之时,在《纽约人》撰文发表了著名的异见评论(因为太过于“政治不正确”,她文章的第一句话都被砍掉了),她写道:他们(劫机者)不是懦夫,美国应该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惨剧。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反弹和如潮水般汹涌的呵斥和谩骂。

犀利的学者

同样地,《美国魂》也是一篇容易让读者产生“不适”之感的作品。但我认为这是一篇难读,却无比深刻的作品。Sontag创造了一个小说人物来展现她对当下社会的哲思,借助人物的行动和言语来挑战既有规则,并质问:“美国魂到底是什么?”


读罢《美国魂》的一点感想

从Sontag的作品和毕生经历中,我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交流和碰撞,是取得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哪怕自己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并不完美,也要真诚地发出内心的声音。要永远不停地思考、不断挑战和重塑自己的认知,切不可做。哪怕是最有见地的观点的传声筒。

所以,当绝大多数书友评价女主人翁劳拉在小说中那些“俗不可耐”和“下流”的行为,以及“她彻底抛弃了道德”之时,我发表了与他们截然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同样的行为,由不同的主体来执行,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看法。劳拉努力施展个人魅力去勾引异性,一定会让人觉得她放浪形骸,不守妇道;可是如果行为主体换做了男人,这种“没道德“的感觉就变淡了;如果这个男人高权重或潇洒多金,人们仍然还会用“俗不可耐”与“下流”这两个词来形容吗?我看未必。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场域下,针对不同身份的人物,“道德“的内涵和外延是有明显差异的。这和已有道德建制密不可分。

聊到这里,我不由得又联想起波伏娃《第二性》中的那句:“提到女人,他们会说,这是子宫”。她强调:让婚姻不再成为女性唯一的事业,让女性更多实现自身价值,让婚姻对于女性而言是一种她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而非命运,才是一个她想看到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主人公劳拉这荒诞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值得赞许的,至少她曾努力尝试去追求自由的生命体验。对比王李事件中李靓蕾这个现实版“行走的子宫”,其个中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根据我的观察,当今社会对女性和人性解放的态度,早已止步不前,可能还远远落后于上个世纪60年代。因此,我推荐大家有空可以读读这位厉害的作家的精彩作品,也特意提笔写下了这些感想,以缅怀Sontag和她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