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坛猪油》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7-01 08:16:5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一坛猪油》读后感

期末考试结束,终于可以把头从试卷堆里抬起来了。

今天在007战友杨圆圆的朋友圈里,看到她分享了《一坛猪油》读后感,还附了小说原文。我也非常喜欢这篇小说,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除了小说本身好看,还有个原因就是作者迟子建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我买了好几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去年新出的《烟火漫卷》也买了读了。只要是她的书,想方设法找来读。
这篇小说出自她的《短篇小说编年卷四2004-2010》,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和数字20130423,九年前买的,那天竟然还是读书日。在每本书第一页标注姓名和购书时间,是我的一个习惯。

在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坛猪油》,读过好几遍,因为喜欢,还在“喜马拉雅”朗读了一遍,读得并不好,竟然有五百多人订阅,看来喜欢这篇小说的人还真不少。
这篇小说篇幅不长,半天时间就可以看完。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刻画饱满,语言风格更不用说,温婉清丽又纯朴,是我喜欢的口味。
故事以女主人公潘大嫂的口吻娓娓道来,就像一位老人坐在你对面的摇椅上,缓缓地向你讲述她的一生由这一坛猪油所引发的一系列神奇而又独特的经历。
这坛猪油是潘大嫂用老家的房子跟暗恋她的屠夫霍大眼换来的。潘大嫂带着它和三个孩子,一路从老家河源,北上大兴安岭投奔爱人老潘。老潘所里的小伙子崔大林来接潘大嫂,路上猪油坛子不小心摔碎了,崔大林帮着划拉猪油,发现里面藏着一枚绿宝石戒指,一时贪心,据为己有。
因为这枚戒指,崔大林娶到了林场的小学老师程英;因为这枚戒指,崔大林做不成男人该做的事;因为这枚戒指,程英丢了命;因为这枚戒指,潘大嫂和老潘最心爱的儿子苏生(小名蚂蚁)在十八岁那年离开他们,去了河对岸苏联。
短短一篇小说,从三十多岁,写到七十多岁,从一九五六年,写到一九九零年。
程英死了,老潘死了,崔大林也死了。
“我仍然活着,儿孙满堂。我这一生,最忘不了的,就是从河源来小岔河那一路的风雨。我的命运,与那坛猪油是分不开的。”小说结尾,潘大嫂说。
每次读完这个故事,脑海中不自觉地会浮现两个字:因果。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是虚的,只有因果不虚。
崔大林要不是因为贪心得了这枚原本应该属于潘大嫂的戒指,可能不会那么早死;程英要不是因为贪恋这枚戒指嫁给崔大林,也不会因为这枚戒指而丧命。
这枚原本戴在程英手上的戒指,滑落到水里,好巧不巧,几年后被潘大嫂的儿子蚂蚁钓了上来。蚂蚁要不是有这枚戒指,或许也不会永远离开父母去河对岸。
每个人的命运都跟藏在这坛猪油里的绿宝石戒指息息相关。
不得不佩服作家迟子建布局谋篇的本事。直到最后,在老潘的葬礼上,崔大林才把折磨了他半生的秘密告诉潘大嫂,此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才了解到故事的真相,恍然大悟的同时又若有所思。
一坛猪油,一枚戒指,一段平凡而曲折的命运。

圆圆说,如果把这篇小说拍成电视剧,谁来演比较合适呢?
合上书想了一下,女主角潘大嫂的人选我想到了孙俪,她的气质比较适合;暗恋她的屠夫霍大眼,我想到了黄渤,气质接近,只是黄渤眼睛不够大。至于老潘、崔大林、程英、蚂蚁等角色,一时还真想不出来。
跟电视剧相比,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你可以展开无穷的想象,不像电视剧,固定一个角色,你看在眼里,总觉得有遗憾,觉得没把你心中完美的角色演绎出来。既然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品读,给自己半天时间,静心去读吧。
精彩语句摘录:
“我见过的坛子,不是紫檀色的就是姜黄色的,乌涂涂的,敦实耐用,但不受看。这只坛子呢,天生就带着股勾魂儿的劲儿,不仅颜色和光泽漂亮,身形也是美的。”
“店主对我说,好看的东西都是惹祸精,咱不要那个玩意儿了,你快抱着走吧。他嘴上这么说,可他看坛子的眼神还是留恋的。”
“金戒指上果然镶着颗菱形的绿宝石,那宝石看一眼就让人忘不了,是那种没有一点杂质的透亮的绿,醉人的绿!”
“冬天时,她戒指上的那点绿看了让人动心,好像她的指尖上藏着春天。”
“要了程英命的,是那只绿宝石戒指。”
“我想起蚂蚁当年去崔大林那儿压床时还肚子疼的事情,看来童子是有灵光的,他们的婚床没给那对新人带来好运。”
“我划开鱼肚,一缕绿光射了出来,那里面竟然包裹着一只戒指!取出后一看,竟然是程英丢失的那一只,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们把它放在水盆中,用肥皂洗了又洗,将附着在上面的鱼油和江草洗掉,它鲜亮得就像一个要出嫁的姑娘,看一眼就让人怦怦心跳。”
“我跟老潘说了戒指藏在鱼肚中的事情,老潘说,听上去像是神话,只有蚂蚁才能把吞了绿宝石戒指的鱼打上来啊!”
“老潘的弟弟说,有一回他告诉霍大眼,说我生了个儿子,叫蚂蚁,霍大眼说了一句,比叫臭虫好啊,气呼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