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8-04 07:43:1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活着》读书笔记

前阵子听说过《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想不到就静悄悄上映了。在有限的增城两天非大影院排片中,一家三口赶着去看了。看到马有铁被一次次安排去给同乡献血,我就开始不安,这种不安一直伴随着我整场观影,很担心老实的马有铁会因此遭受意外。后面曹贵英以一种悄无声息、猝不及防的姿态,如一只蝼蚁一般死去,马有铁倒是没因一次次抽血出意外。看完,我寻思着这种下意识的不安感,探寻着它源自何处。

忽然,多年前看过的《活着》,从我的记忆里跳了出来。《活着》里有个人就是因为一次次抽血直到被活活抽死,犹如电影《让子弹飞》里小六子破肚证明自己没吃那碗粉,血腥、狂烈、暴力、残忍而悲绝,强烈的视觉冲击即使多年过去仍令我印象深刻。在观影的这个夜晚,这个情节串列起了无甚关联的这两个作品。

而近日几上热搜的二舅的故事,也令我品味着一些朴素而有力的人生哲理。随着年月渐长,犹如牛之反刍,《活着》常令我在一些场合和情境下想起,这大概就是经典作品的力量。我重新翻起《活着》,心想,被要求营业的第一篇读后感,那便说说《活着》吧。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叫福贵的农民,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人生和家庭经历的种种磨难,家财散尽,家人一个一个经历坎坷死去,最后剩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语言平实,书中的生命仿佛只有呜咽而无呐喊。年少时真切看哭了,现在重新看,更品出了生命不由分说的无常和不容辩驳的强大。

学生时期,码字是我认为的自我疗愈和自我沟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倒不是我有多么深重的苦难,但文字是有力量的。小时候看《活着》,对序言无感,故事的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重看《活着》,余华在五版自序中写到的文字,却令我感到很有力量,某种意义上便是我之所感:

余华在中年版自序中写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他在韩文版自序中写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困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他又在麦田新版中写到:写作和人生其实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谈命运,谈人生,实在是宏大课题,我便浅谈一点体悟罢。

人生实平且苦,意义大约是沿途一些幸福瞬间

《活着》的福贵无疑是不幸的,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但说他这一生是无意义的,是白活了,我想每一个读过小说的人都无法苟同。他曾拥有过被宠爱的童年少年,有深爱他的妻子,有乖巧的子孙。

大多数人都不会拥有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人生,也未必经历热火烹油鲜花着锦。充斥着我们长长短短的人生的,确实是平淡、匆忙、枯燥,重复,太闲的容易为赋新词强说愁,太忙的没有时间感慨,大概率没有人天天过着巅峰和打鸡血的人生。但是,如果认为人生因而就是没有意义的,就是值得放弃的,就是不美好的,我却完全无法赞同。人生实平且苦,在我看来,具有某种哲学意味。去掉懵懂的幼年老年,去掉睡觉,去掉每日的吃喝拉撒,还剩多少呢。恰恰,最有意义的不都在这为数不多和为时不久里嘛。

10个月大的儿子有天从床上坐起,扭头叫了我一句“ma”,那种幸福可以覆盖每晚夜醒每晚为他洗澡喂奶漱口讲故事换尿布哄睡;老夫老妻一顿纪念日快乐旅行暂时逃遁每晚伺候娃的生活,那种甜蜜可以覆盖此前每晚匆匆下班接娃遛娃训娃哄娃打机加班的日程表;晋升的一纸文书,那种欣慰可以覆盖此前失落失意兢兢业业谨小慎微加班努力表现。被覆盖的那些寻常并非无意义,但串联起它们并赋予它们意义的,正是这些幸福的瞬间。这些瞬间,其实有时非常短暂。短暂拥有这些瞬间之后,我们便又快速上路了,继续进入下一段寻常平常里。

既然苦乐相伴,那便握手言和

余华自序中提到“一个人和他的命运的友情”,这一说尤其妙。我时常觉得生命是虚无的,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一粒尘埃,在纷繁的人世中不过一个身影,人之逝去如花落物哀不可挽留;甚至连执着地探究生命的意义有时也会显得冗余。但就此躺平或摆烂也很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来世上走一遭,和身边人便有了联结,便有所牵绊,便有尘世的烟火气萦绕,是闹哄哄却也暖呼呼的,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

有时我们辛苦勤勉却无收获,不免埋怨命运的不公;有时我们尚无准备就接受命运的打击,不免埋怨命运的残忍;有时我们一腔真情却遭遇冷眼,不免埋怨命运的盲目。这个时候,和别人比较一下,从而发现自己不是最不幸的那个,或许是大多数人很多时候的做法,也是令自己平复心情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比较或许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却未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因为未直面命运与我们的关系。

小时候看过一部TVB电视剧叫《再造繁荣》,江华和伍咏薇(忘了剧中他们叫什么)是一对夫妻,江华听信算命先生说他命中无子送终,便怀疑伍咏薇腹中之子不是他的,在她难产时不加施救,最终孩子没了,确实被算命先生言中了,但这个孩子又确实是他亲生的。这一情节的逻辑诡谲和自洽,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若真有命运这一说,命运冥冥中自有注定的一大要义就是:命运就是我们一步步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好的不好的命运,都是我们应该承受的,几乎是这世间唯一完全属于我们个人的了。

一个人和他的命运如影随形,苦乐相伴,荣辱共担,休戚与共,何不照单全收,欣然接受,握手言和,把盏同欢?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遭遇了诸多厄运,但《活着》中的福贵并没有深重浓烈的抱怨和暴戾,在和老牛相依为命时,反而让我读出了乐天安命的从容淡然。从旁观者的角度,读完小说,或许我们应该生出一些对生命个体的悲悯和同情。这种悲悯和同情不是居高临下认为我们是高于这些悲苦个体的,只是因为“众生皆苦”,所有和我们一样弱小或比我们弱小的个体,其实都一样在人生海海里修炼沉浮。经历过风浪挫折后,依然对万事万物怀有柔软共情的赤子之心;见识过人性善恶后,尽力去体谅每个个体或许都有不得已而为之;人情练达洞察世事后,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但是,悲天悯人不能被误读为无原则的退让,正如“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善良也要长出锋芒。儒家的出世入世,佛家的入尘染尘,本身就是哲学的二元论思想。我想,这大概是每个凡夫俗子必修的人生功课。时刻警醒自己,勿进入“善良即窝囊,赤诚即幼稚,深刻即苦难”的窠臼。

已识乾坤大,暗含的要求是我们有足够的历练和认知,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或可习得;犹怜草木青,却要求我们立于高光处时仍怀有谨慎的克制和悲悯的柔软。

是为重读《活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