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面纱》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2-19 10:03:31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面纱》读后感

当我在阅读毛姆的这部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情比较复杂,因为身边亲人的家庭刚刚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我急需一本让我心灵恢复平静的作品,我从书架上拿起这本带有浓厚中国色彩的作品《面纱》。阅读完之后,我陷入深深地深思。

每当我准备开启一次(阅读)心理历程之前,我都会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尽管我会对某位作家有所偏好,无论是整体构思也好,故事情节也好,还是写作风格也好,我都不会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作品超过五部。

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较常人,观察细致、内心敏感、个性孤僻。他们都喜欢独处,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世界里。作者早点丧父母,被伯父抚养长大,虽然就读的是私立学校,但时常受到欺凌、侮辱,这也是形成他独特性格的原因。他的经历丰富,但感情坎坷,婚姻生活不幸,最终妻子因不堪忍受被其冷落,而选择和他离婚。

毛姆是位“多产”作家,在文学方面小有成就,获奖无数,因其作品繁多,难免会有些平庸之作,为此他也饱受批评。这部作品含有一些东方的元素,尽管在书中描绘的既有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也参杂些西方人渴望了解东方遥远、神秘世界的渴望,同时也不忘向读者展现当时中国偏远小镇(湄潭府)的偏僻、落后、阴暗的一面(当然这些传统的写实描写,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毕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就是一个中国西南部山村的真实面貌)。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类似情感、婚姻、家庭这类题材并不在少数,关键是如何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叙述一则再普通不过的故事。简而言之,《面纱》展示了爱与责任、背叛、觉醒、救赎主题。

主人公凯蒂人面容姣好,爱慕虚荣。从踏入交际圈伊始,便成为目光的焦点,万人迷但由于其心高气傲,却久久未能寻得如意郎君。为什么只有一个漂亮的皮囊,没有聪颖的智慧,更谈不上高尚的灵魂。究其原因,那是她的原生家庭决定的。我们再次验证,基因遗传的决定性作用。

凯蒂母亲的父母就是非常势力的人,她的父母为她寻找的,并不是精神上的伴侣,更多的是物质及生活上的依托。当然,父母出于这种考虑无可厚非,但这也为她女儿婚姻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凯蒂的父亲不能说是一无是处,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只是与她的外公、母亲的期望相差甚远。虽然父亲勤奋多才,可是缺乏“上进心”,事业停滞不前,因此凯蒂的母亲便开始鄙视他,但她内心也非常清楚,自己要靠丈夫生活,为“帮助”丈夫出人头地,凯蒂的母亲也是处心积虑,煞费苦心,通过各种社交活动极尽阿谀奉承、奴颜婢膝,溜须拍马之事,付出很多,但并没有得到她所期望的结果,因此开始不停地抱怨丈夫无能。

凯蒂的母亲不但个性强势,而且掌握家中财政大权,贾斯丁先生每次发薪水,都如数上交,除了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可以看到她脸上的笑容之外,他们之间变没有任何的沟通和交流,这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搭伙”式婚姻。贾斯丁先生在家中毫无地位可言,更谈不上作为一家之主的尊严。

在这样一个紧张、压抑的家庭里,我们可以想象,凯蒂会养成一种什么样的性格,自私自利,市侩流俗。她年轻貌美,风度翩翩,很快成为社交场的焦点所在,靓丽的外表之下,难掩其智慧的欠缺和思想的贫瘠。吸引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也许还可以,想要博得有志之士的倾慕还是相差甚远。

在经历了几个社交季之后,凯蒂依然一无所获。这让她,乃至其母亲都感到沮丧、无奈。时光荏苒,青春不再。就在此时,一位细菌科学家瓦尔特有意无意地出现在她面前,她对这个学者类的男人并不感冒,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却保留着英国传统绅士的保守主义色彩及实干家精神。

说句实在话,凯蒂的母亲曾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凭借凯蒂的美貌,钓得一个金龟婿,好让自己也沾点光。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对于自己的丈夫,她已经不抱奢望,而如今自己的女儿在社交群混迹了八年,还没有成功地将自己嫁出去,凯蒂的母亲变得焦虑、烦躁。作为凯蒂本人,也进入大龄剩女行列,压力骤增,为了不被妹妹订婚抢了先机,她不得不迅速地做出选择,为了出嫁而结婚,一个情非得已的开始,注定了一个悲剧痛苦的结局。

当她发现这桩婚姻是场错误的时候,为时已晚。她陪着夫君来到香港,一个埋头忙工作、做实验,极少参与社交的科学家,和一个喜欢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交际花之间,没有生活的交流,因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她的后悔,让她比自己的母亲有过之无不及,开始背叛自己的婚姻。中国有句老话:“一步错,步步错”。她和时任辅政司查理偷情,正当二人在家里厮混之时,被瓦尔特发现。理性的瓦尔特顾及二者颜面,并没有直接当面戳破,但双方的感情关系马上降至冰点。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证明爱一个人是无需任何理由的,尽管他(她)的缺点早已被你发现,但仍然无法阻挡你对他(她)的那份迷恋。如果爱情是理智的,那便不再是爱情。

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也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时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瓦尔特对凯蒂是真爱。书中前面部分曾经描写过,瓦尔特在与凯蒂接触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想必他是对凯蒂观察已久,并且非常了解凯蒂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女性,他也曾犹豫不决,但最终,情感还是战胜了理智,最终还是选择向凯蒂求婚,因为爱没有原因,爱也不应该有负担。瓦尔特的要求很低,他只希望能和自己爱慕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足够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认为瓦尔特是真爱,作为一名理工男,知识分子、科学家,他心里清楚,他和凯蒂的三观完全不同,他可以预测他们以后的婚姻走向,但他毅然选择与凯蒂结婚,他是完全为了爱情而结婚,在这点上,瓦尔特的结婚的动机相对较纯,反观凯蒂,高下立见。

与此同时,我在思考凯蒂为什么会出轨的时候,瓦尔特也承担一定的责任,他沉默寡言,只投入工作和研究,不愿意参与社交,另外他和凯蒂的沟通存在问题,根本在于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这让凯蒂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寂寞、苦恼、枯燥;生活算不上富足,但也不至于匮乏,精神上的空虚、贫瘠及无所寄托才是她出轨的主因。

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向往什么,让我们在看看凯蒂出轨的对象,同样是政府的公职人员—查理,一幅英俊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虚伪、空洞、平庸的皮囊,尽管他为人八面玲珑、善于应酬,精于算计,阿谀谄媚、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掩饰不住其内心的自私、贪婪、无知、粗鄙。他和凯蒂一拍即合,是不是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断语。

再看看查理和他夫人之间的关系,他的妻子运筹帷幄之中、精明能干、注重细节,在她的帮助下,查理才得以平步青云。但这对夫妻只是一种“政治夫妻”,各取所需。在公众的目光下,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私底下各自嗨皮,互不干涉。他的妻子心知肚明,查理是只戒不了荤腥的馋猫,因此明知查理经常外出鬼混,寻花问柳,招蜂引蝶,也佯装不知,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夫妻二人的心照不宣,龌龊肮脏。他们之间的婚姻在外界眼里,在世俗的观念下,是一桩近似“完美”和“幸福”的婚姻。这让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毛姆这部书的名字—面纱

这个词来自雪莱的诗句:“别揭开那些华丽的面纱,它被人叫做生活。虽然它只是被随便涂抹的颜色,但那是人们愿意信以为真的东西。”

面对妻子凯蒂的出轨,瓦尔特内心除了痛苦、悲伤,更多的是愤怒,这是大部分男人无法接受的事实。但愤怒过后,冷静下来,瓦尔特同样对凯蒂进行了“报复”,尽管这种报复看起来有些冷酷、无情,或者说匪夷所思。他给凯蒂的两个选择很有意,因为他清楚地了解她的情夫的为人。首先,他同意离婚,这让凯蒂吃惊不小,但前提是查理同意离婚并立即和凯蒂结婚,他意在戳破查理对凯蒂的“爱情”不过是玩弄感情,发泄情欲的谎言。如果查理不肯离婚,那么凯蒂就要跟随他去湄潭府,一个鼠疫肆虐的地方开展医疗救援及病毒研究。后者明显带有“惩罚”的意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言下之意,能不能活下来,那就要看你命运的造化了。

凯蒂当然天真地相信她和查理的感情是真挚、热烈、专一的。再她满怀希望,想向瓦尔特证明那份感情的时候,她的一往情深被查理那真实的面目摧毁了。

我还记得书中的那三句话,相信很多已婚男人在遇到类似的婚姻问题的时候,也许都说过,或者心里至少是这么想的。

第一句是推卸责任的,“我无所顾忌地爱上了你。你不能为此责怪我。”

第二句是掩盖谎言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是不能字字当真的。”

第三句是寻找理由的,“一个男人深深地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

因此,一位聪明的女孩子,从来不应将感情寄托在一位已婚中年大叔身上,因为他也许可以博取你的欢欣,满足你的物欲,但他无法兑现和你在一起的承诺。

让我们回头再看看瓦尔特如何看待对凯蒂的爱情。同样是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足以表明瓦尔特的三观、涵养、态度和选择。

第一句是对爱情的选择,“我是个传统的男人,更青睐有教养的女士。”(选择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作为伴侣,这是幸福婚姻的前提,也就是老一辈嘴里常说的“门当户对”。)

第二句是对爱情的理解,“如果一个男人无力博得一个女人的爱,那将是他的错,而不是她的。”(爱情是要争取,接受或拒绝无关对错。)

第三句是对背叛的反应,“或许是源于一种古老的品格,我因高傲而不屑武力。”(如果不爱,请别伤害。)

瓦尔特去湄潭府的决定,原本出自于一种本能的“报复”,他初初以为这是对凯蒂婚内出轨最好的惩罚。另一方面,他让自己深处险地,也表达了他内心对爱情的绝望,他心灰意冷,只想通过医疗救援,转移注意力,慢慢地淡化妻子背叛给她带来的伤害。

生活就是这么阴差阳错、捉摸不定。凯蒂虽不情愿,但也迫不得已,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她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变化。每天和瓦尔特朝夕相处,虽然时间短暂,但她慢慢发现瓦尔特身上很多优点,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善良、宽容、责任感深深地触动了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至少,她开始担心瓦尔特,这也许处于一种内心的孤独、恐惧,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与瓦尔特之间实际上就是相依为命。凯蒂反而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为了打发时光,也可以说是为找寻心灵的寄托,她在参观修道院之后,主动提出帮忙,她的人生观开始发生转变。

修道院院长说过一段话:“记住,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爱的责任,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你就是崇高的,你将享受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

正当大家都觉得二者可以在患难中见真情的时候,瓦尔特身染病毒,不幸逝世。凯特很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瓦尔特,更因为这场霍乱,剥夺了一位有爱心、有良知的科学家的生命,尽管我还不确定凯蒂是否爱他。

凯蒂回归自己的生活之后,再一次见到旧情人查理,他还是死性不改,在凯蒂服丧期间依旧对她纠缠不清,而且,她又一次在肉欲面前屈服,他们之间的不伦之恋再次上演。尽管凯蒂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痛恨,但是似乎她无法抵抗身体中另外一个自己,这才是她真实的另一面,她抵不住欲望和诱惑,这就是现实和真相。

毛姆的笔下,似乎都执着于寻找生命的高尚和永恒所在,他留给读者更多的是人性善与恶的思考,但这似乎永远让人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阅读完一本书,我通常会在安静地坐在书房或客厅里,冥想一番,我总希望能抓住作者思想,悟出些浅薄的生活道理。

幸福的婚姻依托什么?

“无条件的爱”。

这才婚姻的核心价值。如果爱是有条件的,被赋予财富、权利、名誉、地位,那么爱就会消失,爱就会变成负担,变成枷锁,变成障碍,最终成为悲剧。如果只有另一半的死亡,一个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那么,生活对他来说,就是被漂亮面纱遮盖着的枷锁。

爱人之间追求什么?

“是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相互了解是婚姻的基础。我很幸运,我的伴侣是初中时的同学,我们之间经历了很多,在互敬互爱的生活中,也有矛盾、争吵、埋怨、责怪。但这些都是真实的场景,我们无法回避,也回避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抽点时间,坐在一块聊聊,扯扯工作,谈谈生活,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发泄一下,将头脑的思绪放空。

幸福的婚姻靠什么?

“靠培养而不是寻找。”

我最大的放松就是坐在客厅喝茶、看书;爱人最喜欢的放松方式是追剧、煮食;我每读到有所感悟,就会邀请她坐下陪我喝茶,或者跑去厨房和她滔滔不绝地分享;她每次煮完好吃的,就邀我品尝,认为好看的电视剧,也会告诉我剧情。她是我分享读书心得最忠实的听众,我是她烹饪美食最铁杆的粉丝。但说句实在话,我不喜欢追剧,但我也不反对她看,只是希望她别长时间盯着屏幕,对眼睛不好。

让我们回到《面纱》这本书上,凯蒂虽然肤浅,但到了最后,她悟出人生的一些道理,并且做出改变,决定陪伴自己的父亲远行。书中还有个小插曲,就是在瓦尔特去世后,凯蒂已经怀有身孕,读者心里都明白,这应该不是瓦尔特的孩子,但凯蒂对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寄予新的希望:

“我希望是个女孩,我想把她养大,使她不会犯下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我回首我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

我摘选书中的一句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

“美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最罕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我们幸运的拥有美丽,就应该心怀感激。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就应该感谢别人的美给我们带来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