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浮生六记》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2-25 10:00:4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浮生六记》读后感
 

注意到这本书是去年学python 课的时候,有一节课是用爬虫爬取知乎大V 张佳玮的文章, 从张佳玮的一堆作品里面,发现了这本译本。《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作的自传散文,去年读完之后,感叹于沈复的人生美妙而凄凉,以及和芸之间刻骨铭心的夫妻情谊。今年重读一遍,多了另外一层感叹。

他们初见倾心,再见动情。少年夫妻,恩爱非凡。他们二个人兴趣相投,青梅酿酒,月光对酌。即便是生活困顿,也能把日子过得像诗一般。而芸娘也不愧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她用捡来的山石做盆景,用荷花熏茶用扁豆做活花屏,绿荫满窗时恍然在桃源。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芸娘女扮男装,与沈复同游看灯,遇上熟人相问,调皮的学着男子回礼笑称自己是表弟。

他们曾经约定来世卿当做男,我为女子相随,再为夫妻。然而他生未卜此生休,沈家凋败芸娘病重离世,儿子早夭。沈复饱受困顿流离之苦,但即便是这样,怨天尤人之苦也几乎没有,他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清骨傲气。

沈覆于病中写下《浮生六记》随后丢下书稿,独自去了山东,了无音讯。直到60年之后。一个落魄文人在冷书摊上发现了书稿。惊叹原来人世间还曾有过这样的夫妻。

张佳玮版的译本尽量保留了原文节奏,和原文区别并不大,读完了前面译本,再读后面的原文。可以加深一些理解。

《浮生六记》如今只存四卷,“浮生”二字,是李白所谓“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现版本只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四卷。其中《中山记历》和《养身记道》两卷已佚。

1

第一卷《闺房记乐》

这是全书的核心,全文贯通了一种“慧极易夭”、“情深不寿”的宿命感,文中作者多次提及妻子早逝的“预兆”,久久无法释怀爱妻早逝之痛,所以一遍遍回忆,在回忆中刻意去发现那些可称之为“预兆”的点滴,然后说服自己,爱妻早逝这件事是命运如此、是无可奈何如此。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娓娓而谈他与芸二人的清贫生活,虽是“布衣蔬食”的日常闲事,但因为有芸,且在她井井有条的打理下,事事都温暖平和,处处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芸贤良淑德、蕙质兰心,将清贫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实乃不易;这其实也是夫妻二人钟情彼此、情投意合的表现,把日子过成诗,何尝不是每个女子内心所期待的样子,但这也需要有人懂你,配合你不是?

其实沈复对芸很是欣赏和宠爱,如今男女平等很正常,但是很难想像古代社会男女地位之现状,“一入侯门深似海”说的不仅是帝王将相的深宅大院,即便是一般家庭对于妇女来说要求也是极为严苛的,可是芸在那个年代就可以女扮男装和丈夫一同出去看戏、深更半夜出船同丈夫饮酒作乐,如此胆大的作为,想必也只有芸敢为。

芸的幸运不仅是可以领略名山美景,更是享得了男女平等与尊重,可以说其实这就是丈夫对她的的宠爱与包容,夫妻二人是真正拥有羡煞旁人的恩爱生活。

序篇林语堂有所言: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子,言非过誉;翻译此文的作者张佳玮也有此意:
实际上,读完全篇,我都产生了“沈复简直配不上他的妻子”的念头。芸最可贵之处,便是她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
这也正是沈复如此怀恋芸的原因。

2

第二卷《闲情记趣》

在第二卷中,作者用妙趣横生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写自己与身边趣事的相关情节,对一事一物总是通其意、晓其性,这说明作者是一个颇爱生活的人;通过曼妙的语言、浪漫的风情,使文章洒脱又不失优雅、温婉又让人流连忘返,让读者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对造物的敬意之情。

作者对七巧百出的花木园艺的描写和对一花一木一石的情义的刻画,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古人的闲情逸致,同时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里所包含的很多独特的艺术美和个性魅力。

这卷也描写了芸的心路活泼。插花时效仿草虫之法,死了,用细丝系在花草之间整理一下虫脚:或抱着花梗或踩着叶子,栩栩如生;用扁豆做“活花屏”;雇了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用荷花熏茶。

愿你我都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毕竟你过得好不好,与生活无关,与你的心态有关;现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好像只剩下匆忙、敷衍和疲惫,少了享受与趣味,生活的乐趣,在于我们自己去发掘,没有乐趣的一生,未免显得过于干瘪。

3

第三卷《坎坷记愁》

第三卷中主要记录了沈复和芸曲折坎坷的人生轨迹,读起来着实让人难过,但是此卷文字却又让人觉得真实、感动。开卷作者就有言:“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此观点引起了广泛读者的共鸣。

是呀!人生坎坷并非作恶多端之孽,反而行善也会徒增烦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芸的善良让自己在家中困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芸的一味付出令自己为丈夫操碎了心;理想的婚姻和家庭状态是“家和万事兴”,可也避免不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情况。

只因为祸患常起于日常琐事,偏听偏信、信以为真,若得不到及时的解释,误解就会一个个接踵而至,矛盾也就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如果再没有一个明事理的人,这个家就乱套了,芸就是这诸多误会的“背锅侠”。

芸担任写家书一事,使得一家人心里各生间隙,父亲因信中妖姬之事大怒,又牵扯弟弟跟邻里借钱之事,而弟弟故意掩盖事情真相,至此误会更深,归罪于芸,无奈芸百口莫辩,只能哑巴吃黄连。

而作者沈复于外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蓝,文韬才情也没有超脱到可以养家之境,芸久病无钱问医,女儿被迫做童养媳,儿子无奈寄人篱下,拮据窘迫之时,还需缠绵病榻的芸刺绣补贴家用、为其出谋划策。

于家不能周全家庭关系,芸平白受些恶气只能隐忍,林林总总,任由芸一人去思虑,终因心思过重,疾病连绵,怀恨辞世。

理性分析后,纵然诗情画意、琴瑟相对,但夫妻二人的关系若是长期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中:妻子一味付出、忍让,丈夫不谙世事,白头到老必是难事;生活可绝不止琴棋书画诗酒花,还有操心不完的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4

第四卷《浪游记快》

第四卷,作者无心仕途,一生浪游,饱览天下,看尽了山河美景,看透了人生悲欢,享人世之趣,体味平凡之最;不纠结于俗世,不苟活于钱银,不哀怨于生活琐事,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宠辱皆忘,实乃风流韵事;然而人间事道不尽,道不尽山川美景、风花雪月,道不尽沙漠荒烟、悬崖碧岭,道不尽士知己、醉红颜,道不尽世间幸与之不幸,莫不人珍我弃,人弃我取,岂不快哉?

沈复前半生的雅趣幸运,显得后半生尤为凄凉,我想之所以用浮生来修饰,怕也是人生苦短、弹指一瞬吧,所以在晚年时思妻心切,回想着每一幕,才会写出如此怅惋与豁达并存的文字。

读完这四卷,若你硬要以个人偏见从中寻出沈复和芸娘的因果,岂不为难?人生似柳絮散去幻幻真真,何故何妨太较真。

世间太多事本就无关爱情,不提芸娘,不谈芸娘,沈复在世间不过是一个普通凡人,如你我一样平凡,于他而言,不期己、不期人,如实写作,艳羡人矣。其之所遇、所思、所喜、所悲、所爱、所泣,于这奥秘的世间,不过沧海一粟、尘埃一粒,何足挂齿、何必可怜,权当这是其潇潇洒洒的人生!

这本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何过好夫妻生活,对日后如何未雨绸缪、长久发展,都有着极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