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呐喊》《彷徨》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2-16 09:31:12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呐喊》《彷徨》有感

初识鲁迅,在初一必读书目《朝花夕拾》。说来有趣,当时的我对《朝花夕拾》不以为然,在日记中写下“厌恶鲁迅的文体”“对百草园的描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又恨又怕又不懂”。对此,班主任不动声色地批了一句话:“要慢慢读,可能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三年多过去了,再读鲁迅,虽然依旧不能理解几分,但先生的身影却也在我心中清晰了些。鲁迅如严冬的老松般矗立,透过文字,你能感受到似乎在面对一座枯瘦奇崛亦岿然不动的山。而三年前的我所发种种牢骚,实是相当可笑的了。

开始感受到鲁迅的魅力是在《故乡》。“我”与闰土从两小无猜到“隔膜”甚厚——“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可悲的厚障壁”何其生动,何其真切!从迅哥儿与少年闰土,从宏儿与水生身上,我仿佛见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命运轮回。饥荒连年,苛捐杂税,下人家的孩子只在幼时享有与公子平起平坐的权利(或甚至没有),而残酷的社会现实教会了他们“成熟”,教会了他们主仆有别,尊卑有序。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尖酸令人扼腕,从深蓝天空、金黄圆月的海边,到天色苍黄,荒村远横的萧索,悲凉之意油然而生。而“其实土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就更显示出强大的张力。

从《呐喊》到《彷徨》,是鲁迅文风逐渐变化而中国时局剧烈动荡的七年。如果说《呐喊》中透露出作者从激昂到寂寞,感到孤独又依稀见到微茫的希望,那么《彷徨》中的鲁迅似乎已全然冷了下来,从《祝福》的雪、《在酒楼上》的寂寞,到《孤独者》的困顿与冷笑、《伤逝》的孤绝……

鲁迅总擅长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字一句描摹出一种极生动的意境,如“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如“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的“坐”。读《狂人日记》时,周遭闪烁的寒意令人悚惧,而压抑到极致终于爆发的疯狂显得那样孤独;在《药》勾勒的世界中,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又何其冷血。“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康大叔貌似热心实则奴性的形象跃然纸上。华家、夏家,合起来即为“华夏”,而“夏瑜”所喻不正是“秋瑾”?“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何其冷漠的嘲讽,不知嘲讽的是革命者还是那四万万蒙昧的国民?吃了夏瑜的血浸染的馒头的小栓也随之死去,那一声声“包好”让人慨叹,不知应叹惋于小栓的命运,还是感慨于民众的愚蠢!

《明天》《药》《父亲的病》,都使人深切感受到庸医的可怕,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似乎与范爱农有些相像。

巫医不分、苛捐杂税、民智未开、礼教难移、看客麻木、群众冷漠……从《呐喊》中我看见那冷峻的铁屋坚不可摧,看见那无边的黑暗压迫着所有胆敢站起来的国人,笼罩着沉睡的中国!在那军阀割据、战乱不休、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年代,先生何其寂寞又何其孤独?从《彷徨》中我见到焦灼的残影在踱步,山河的怒吼喑哑,天下冰封万里,瑞雪纷纷葬下了皑皑的枯骨,举世皆缄默,那沉重的死寂透过书页,相隔百年使我难以喘息,道貌岸然者横行无忌,愤怒与激情不过他人眼中疯狂,滚烫的鲜血化成火光没入黑漆漆的冰湖后再无声息!

鲁迅先生的形象究竟该如何理解?它是“匕首”“投枪”不假,但他的作品真的只有讽刺吗?如果从每一个细节都解读出隐喻、解读出批判,不也有违“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吗?

抛开政治因素,单论文学性,鲁迅的文字依旧可称第一流。不解读任何深意(我也没读出)的《伤逝》依然使人愁苦、使人嗟叹——难以置信这是一个自认为不懂得爱的男子写出的作品;如《孔乙己》,单看他自己手头拮据却要分豆给孩子们吃,被酒客嘲讽却始终不怒就可窥见一个极生动的人物。“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不加任何阅读理解式的赏析,不也极具画面感吗?

鲁迅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工于散文,长于小说,寓精微哲理于散文诗,显嬉笑怒骂于杂文集;他冷静而幽默,待人却宽厚豪爽。在《呐喊》中,我似乎见到热血尚未寒透的斗士,欲执笔冲破冰冷的铁屋;在《彷徨》中已全然淡漠下来的鲁迅更加犀利,更加孤独,更加傲岸。

曾经我并不喜欢鲁迅,因为他的文章太晦涩;此后我也不太喜欢鲁迅,因为他的文字太沉郁,压迫感太强。然而我更了解他了:越走近越觉深不可测、高山仰止,惊叹于那诙谐与忧郁并存的笔调,敬服于那深挚而博大的情怀。

希望确乎先生所言,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然而有些人所写的每一个字,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给人以警策,予人以希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