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求生倒计时》读后感1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5-07 08:10:50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求生倒计时》读后感

看完了,还是很有感想的。

老实说,这篇文的绝大部分剧情线都不在我的阅读舒适区中,我指那些官场算计什么的。我一看那种剧情大脑就会自动停转,看了文字但是信息不会摄入,不然我就会觉得思考好累。所以一大部分这种剧情我都是如看……

但是这篇文我还是看下去了,因为即使我没有认真思考,也会从文字感受到一种“作者查了资料写得很扎实很有逻辑”的氛围——我可以不认真看,但是作者如果不认真写,那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从作话可以知道,作者确实查了不少资料,而且她是真的觉得这些史实或者案件轶事等等很有意思,把那些东西有机地吸收进了她的小说,没有那种堆砌资料的感觉。

这篇文整体的行文风格给我一种略微有点奇妙的戏剧,或者说话剧(剧本?)感,因为绝大部分剧情推进和人物描写、高光都是通过大段的语言描写,作者最常用的结构大概是:某时刻,某地。某人以某状态,然后开始台词,还是大段的。是不是特别有剧本感?并且因为题材原因,格外像明清的那种戏文了,怪有意思的。

攻对受的感情线发展,过程确实比较少,或者说几乎就不是重点,感觉开头没多久,攻就真正喜欢了赵白鱼这个算是阴差阳错嫁给他的人,在此之后就是一贯的深情了。至于中间的发展、转折,反正我记忆中是没太多。

这篇文给我最深的印象,或者说我心中最大的亮点,主要在两个地方:人物关系和时代相关的立意。

人物关系首先是指赵白鱼他家的这档子事,其次是皇家的那档子。虽然我对官场人物关系不敏感,但是我对情感类关系很敏感,一看到这类剧情大脑就开始疯狂转动。赵白鱼的经历,或者说整个赵家的事,罪魁祸首确实就是昌平公主,这个可以说没有任何疑问。昌平公主就是个纯恶的角色,她几乎没有什么令人同情的点或者反差的塑造,她就是纯粹的自私。而赵家人那边,一方面可以假设,如果他们不把上一辈的恩怨代入到无辜的小辈头上,不那么区别对待赵白鱼和赵钰铮,他们日后肯定就不会那么难受,赵白鱼也不会经历那些痛苦。但是另一方面,我反正不敢说换了我,我就能做到那样的不偏私。而且作者其实一直有在明着说,赵家以赵宰相为首区别对待两个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赵宰相自己的男性自尊心作祟,觉得自己被公主算计了是大耻辱,所以他要把自己的恼怒和对妻子的亏欠等等加倍施加在小辈上。

赵家夫妻、赵家几个哥哥前后的心理变化塑造得都很合理。而赵钰铮本人更是典型,他没有被塑造成一个纯负面的角色,可以说不落俗套(或者说那就违背设定了,毕竟赵钰铮本身也是一本“甜宠”小说正文的万人迷男主,如果换了个角度立马变反派,那这个设定就太工具太表面了,这样写的作者水平也不高)。赵钰铮其实就是有些自私,远远没有自私到他亲娘公主那种程度,但是即使这样,他的隐瞒仍然从事实上给赵白鱼带来了较为巨大的伤害,例如失去科举前程,这种伤害不会因为赵白鱼壳子里是个心态良好、知道自己日后结局愿意赴死的现代人而降低程度。

赵家整个事情,我到最终能评论的就是:造孽啊!真的是纯造孽,不管是赵白鱼十多年受到的冷待,还是后面赵家人知道真相的痛苦,尤其是赵家人既是公主作恶的受害者,也是赵白鱼遭遇的加害者,这种事实已定的复杂的两相交汇,我只能说,这就是真正的阴差阳错、造化弄人,太令人唏嘘了(公主的恶作为既定的万恶之源,就没有太多好讨论或者辱骂的了,因为不复杂)。

皇帝和的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塑造得还可以,每个人前后的言行都是合逻辑的,性格特征也都是立住了的。皇帝本人的塑造也没有落入俗套,他有封建时代不可磨灭的封建特征,也有基于当时的情况客观讨论下,作为统治者合格乃至英明的一面。

这篇文最最大的亮点,我上面说的关于时代的立意,具体就是主角赵白鱼的心态,以及他对于这个时代的看法、做法和变化过程。我看过不少穿越到古代或者架空古代的文,这篇应该是第一篇明确点出来,主角就是适应不了的。其实这才是最最真实的情况,不是吗?我想象如果是我,穿越到古代,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更大的问题绝对是观念上的难以适应,我就算身体活下来了,肯定没几天也会真的患上心理疾病的。别说古代了,可能几十年前,或者民国,我都适应不了,没法调理。别的文顶多会提到主角心里是人人生来平等的,然后主角待人接物会没有古代那种尊卑之分,但是主角并不会因为适应不了而痛苦。而赵白鱼是真真正正地,拥有较高的才华和能力所以努力去做事并改变,但是一度仍然适应不了,在面对巨大的黑暗之时,或者说就是时代特征的具象化时,自然会产生铺天盖地的绝望。赵白鱼从未真正被落后的时代所同化(此处好想拉踩一些一到古代之后主角立刻利用封建规则如鱼得水的文,但转念一想主角不被同化确实太难写了),他几乎一直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即使对于枕边人,他可能也不觉得对方会真正理解自己。这种因超前而带来的孤独,一方面读者共情会体会到深刻的寂寞和痛苦,另一方面也更能让赵白鱼这个角色披上深入人心的理想主义色彩。

后面赵白鱼与时代“和解”的过程,是写得比较合理的。赵白鱼命悬一线之时,千万群众为其真心祈祷,那里我是真的很感动,忍不住想哭,因为那里的描写可以说会激发人最朴素的一种情感,并且和前面赵白鱼面对会将人吞没的黑暗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赵白鱼与时代的和解,作者明着写出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心中的史观应该会告诉我们,面对一个生产力和社会形态处在那种阶段的时代,是没有办法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带着其大跨步走进现代的,在一定程度内推动其发展,就已经是难能可贵。其次,很多现在的更为先进的观念也并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古而有之,群众朴素的道德观善恶观等等其实已经可以组成很多现代思想的基础,赵白鱼发现并切身体会了它们。基于这些,再加上有霍惊堂这么个非常合格非常爱的二十四孝好攻接住了赵白鱼,才让赵白鱼能够较为踏实地接受活在这个时代。

说起来,现代番外里霍惊堂出场,开口就是一堆文绉绉的话,而且还长发皮靴佛珠等等混搭造型,我当时真看笑了:谁家杀马特古风小生!

总之,作者写这篇文的野心还是很大的,要表达的核心立意是比较“宏大”但也很明确的,而她确实基本都表达出来了,这真的挺难得。这还是我作为一个官场剧情都没有好好看的读者的感想,如果是爱看这类剧情的,看这篇文应该会超级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