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幻想即现实》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1-16 09:41:1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幻想即现实》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幻想即现实》。作者是精神科医生,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不管序言里把书从情感上如何的渲染,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本一位心理医生的日常工作档案。他介绍了形形色色的人,不管是慕名而来,还是道听途说,不管是从哪个渠道而寻找到他,得到他的帮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的病例,他都记录下来,算做自己的归纳总结,也能成为别的有需要的人的一个参考。在这里他扮演了一个完全中立的角色,然后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多年的治疗经验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我很喜欢的一点是他介绍的这些生活中产生问题的关系,正是平时里最常见、最普遍、最被关注,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他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很多都让我觉得心悦诚服。

其中有一篇叫《你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里面提到了肖先生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小虎。肖先生夫妇都是高知,他们对孩子的标准可能本就要高于其他家长,小虎呢,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成绩优越,也可能是出于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塑造而成。然后这个优秀就被父母认为必须长在他的身上才行,成绩好就是应该的,有天赋都是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稍有一点问题就会被父母无休止的责问,每天没完没了的语言轰炸。他们没条件么?不可能。他们舍不得付出么?也不是。想让孩子学钢琴,夫妻俩第二天就到琴行提了一台最好的。他们舍不得花时间和精力么?更不是。俩人只要有空闲就盯着孩子的作业,学习,钢琴练习,无时无刻不在督促,甚至到了咄咄逼人的程度。然而效果显然很糟糕,孩子在每天紧迫盯人的环境里变得慌张谨慎,总担心一步走错就踩雷,然而越是小心翼翼越是漏洞百出,挨骂挨打成了家常便饭,每天过得筋疲力尽却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双方都内耗严重,却像陷入了恶性循环,只得来求助心理医生。

曾奇峰医生给了肖先生两个建议:一是不要总说“正确的废话”;二是对教育而言,鼓励的效果远远高于批评。当人陷入无限的“正确的废话”里,宣泄的是说话人的快感,消磨的是听话人的意志,即便说的再对,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烦。家长的苦口婆心和寄予厚望在孩子那里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从而让家庭中的温情渐渐流失。而当鼓励和表扬统统被责骂取代,意味着孩子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被否定掉了,幼小的他们其实还不太会找父母的原因,他们总试图用修正自己来取悦父母,然而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认可,最终自暴自弃,自我否定,甚至对父母产生恐惧和抗拒。

还有一个让我备受启发的文章是《受助者为什么恨你》。首先这个点很容易被忽略,人们太关注当下,实施帮助的时候被自己的了不起冲昏了头,被受助者反扑的时候又被愤怒冲昏了头,嘴里说着不求回报,心里却在暗暗期待,举手之劳都在等一个谢谢,更何况更大的恩惠呢?然而“帮助”本身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一个暗示,“我”在做好事,并陶醉在这种荣光里,在这个姿态下的接受者心情怎么会好呢?或许可以在“做好事”和“应该做的事”上多进行思考。公交车上给老太太让个座,是做好事么?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把心态调整好,才能更好的把握分寸,才能感受更多的空间,而且即便是想要帮助别人,也该注意方式方法,顾全对方的感受,征求对方的同意。

其实选择阅读书籍本身就应该带有自己的思考,会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什么样的语言更容易被接受,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给自己启发,这个过程本身培养的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作者列举了很多心理治疗的病例,但映射的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病态,有一些疾病是显性的,感觉得出,观察的到;而有一些是隐性的,善于伪装、更狡猾、也更有侵蚀性。借助书籍的力量,借助专业人士的分析和思考,可以让自己寻到一个较为正确,更为明确,也比较适合自己的道路,遇到难题的时候,有理论可以借鉴,有实例可以参考,让生活可以更从容,让内心更有安全感,学会如何把自己最珍惜的人更舒服更长久地留在身边。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