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1-23 08:50:0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读后感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句老生常谈,可是究竟要‘认识’什么,‘接纳’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就各有不同了。本书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具体的心理疾病和习惯(如酗酒,性偏好)进行分析,介绍了关于改变自己和接纳自己的可行性和界限,并在最后给出了用来解释这一切的‘深度’理论。

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的种种特征,其中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而另一部分是无法改变的——这与如今的时代精神是截然不同的。本书从第三章到第九章,详细介绍了种种心理疾病(焦虑,惊恐...)的症状,可能原因以及目前的各种治疗手段。其中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焦虑和抑郁。

如果说个人改变是今天的时代精神,那焦虑就是这个时代精神下的阴影。作者首先给出的对焦虑的描述就很有意思:心灵之舌。即焦虑像是一只无意识运动的舌头,舔舔这,舔舔那,如果刚好舔到有问题的地方,就会使人产生不适和紧张。因此适当的焦虑是应该被‘忍受,关注,心存感激’的。正常范围的焦虑应该被重视而不是被刻意忽视或遗忘,因为它是一种警告,要求你关注并解决一个问题。当然,作者也给出了量表,并讨论了过度焦虑的应对方法:渐进式放松和冥想。

抑郁是本书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书作者塞尔格曼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巨著 Learned Optimism (习得性乐观) 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合理地去对抗抑郁,寻求快乐。本书中的这一章更像是对习得性乐观的一个简单概括,因为这个方法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用,因此我要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第一步是学会辨别自己的下意识想法(e.g.,我A做的不好,所以我是一个废人);第二步是学会用相反的证据来反驳这些下意识的想法(e.g.,我做B做得很好);第三步是学会不同的解释方法(e.g.,我做A做的不好,是因为我缺乏练习A,而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废人);第四步是质疑引起你抑郁的那些假设(e.g.,就算我做不好A,我也不是一个废人,我是一个做不好A的好人);最后一步就是结合以上四步,把自己从抑郁的想法中拉出来。总而言之,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反驳’。

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特征。作者将性的问题从深到浅分为以下五方面:性别认同,性别取向,性偏好,性别角色(sex role)和性表现。性别认同时常是最深层的失常,我们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改变身体来适应心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性很可能是最核心的人格。性别取向的多样性比性别认同的问题要浅,但作者认为这两者都是基因和生理层面的问题:比如在男性中,纯粹的同性恋可能是男变女跨性人的一种薄弱形式。性别角色的问题指的是两性之间的各种区别和其相关的倒错。有意思的一点是,儿童的性别角色往往是斩钉截铁的,但随着智力和阅历的提升,对道德、正义、公平以及宽恕的思考会使他们开始抛开对性别角色的盲目遵从,他们会根据正确感以及将来的需要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性表现的问题是最浅层的问题,包括性冷淡,阳痿等。性表现的问题常常伴随着旁观者问题(spectatoring),即有差错或你担心有差错时,你会失去自我,开始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评判自己的做爱技巧,而这会使你更焦虑,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我只介绍了四个方面,这是因为我认为本书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段就是性的第五个方面性偏好,我要单独用一段来谈论它。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抑制包装’,即某一样东西你乍一看很恶心讨厌,但当你因为各种原因(叛逆/好奇/不服输...)进行尝试后,你发现一发不可收拾,你喜欢上了这件事...人类大多数的性癖都是如此——美味的核心上包裹着一层抑制包装。作者还用一个他从讨厌吃牡蛎到喜欢吃的转变故事,讨论了另外两个有趣的观点:首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能激起我们的性欲;从而引出的第二点是,我们早年作出的性决定——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对以后的生活都很重要。因为一旦我们打破了抑制包装,我们会反复地想要品尝其下的甜蜜核心。因此,一个推论是,当我们每次作出一个性决定的时候(‘你真的不要尝尝XXX吗’),都要小心谨慎。再补充一句,根据作者的观点,人的一生中,性偏好最早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形成,已经形成的性偏好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新的偏好可以被增加。

另外一个有趣的结论是,进化选择(保留)了手淫和性幻想,因为这样可以使男性的勃起更持久,更能延续他们的种族文化。

童年影响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一个流行的观点是童年影响是此后我们人生中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观点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具有种种理论和道德层面的优势:它民主(因为他是与基因论的纳粹学派相反的),能给人们带来慰藉,提高了我们的自尊,甚至帮助我们交到新的朋友。做一个补充,这种解释就像是上文关于抑郁讨论中的‘不同的解释方法’:用一个利己的解释方法把问题甩给别人。这说明了什么呢?另一个相关而有趣的实验结果是抑郁的人对事情的真相判断更准确,而不抑郁的人对事情往往有超过事实本身的乐观。

说回童年影响。数据也证明了童年影响的不正确:并没有资料显示童年创伤比成年创伤更严重。那么如何解释在存在暴力的家庭长大的小孩,长大后更容易有暴力倾向呢?一个更可信的解释是基因层面的:正是由于这种暴力基因存在于这个家庭,家长和小孩才会都具有暴力的表现。(回想一下童年影响的逻辑:小孩是因为看到家长的暴力行为,才学会了暴力行为。)将问题归因给童年使我们成为了过去经历的囚犯。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本书是一个唯基因论的宣传册,但事实上,本书给出了基因与主动相结合的杰出理论:深度理论。一个行为/心理疾病的难度,在于它的深度。深度受三者影响:基因,证据,解释力。基因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问题在生理上有多深,比如性别认同,就是一个非常底层的生理层面的问题;证据,指的是潜藏在心理问题下的信念是否可以被证实,越容易证实的错误信念,就越难被改变被推翻,深度就越深,比如对单一物体的恐惧症,因为这个人永远不会接近该物体,所以会非常安全,这种信念非常容易得到证实;最后一个是解释力,即这种信念可以用来解释的范围大小,如果它只能解释一个小事,那它就很浅。把任何一个心理问题放到这三个纬度上进行分析,越深层的问题,就越难被改变。

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节食减肥——一个被证明无效的方法。从生理层面,节食减肥要求一个人将其体重降低到他的自然体重(生理要求的体重)以下,这就是在用意志力和生物本能做对抗,也许短期有效,但长期一定是没用的。

读到这里,开头的两个问题就有了答案。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清楚自己身上每个问题的深度,从而了解哪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接纳自己,就是在这之后,认识并接纳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这种辨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指导我们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我们能改变的东西上。有魄力改变你能改变的,能平静地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智者能分辨出这两者的区别,而生活,就是一个长期的改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