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美的历程》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2-30 08:57:1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美的历程》读后感

摘要:《美的历程》深刻地揭示出审美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场以古启今的文化巡礼,启发思考当下中华艺术美学的传承发展问题。

一、美的历史回顾

1.1 回顾

和世间所有事物一样,美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以中华古典美学的形成发展为例,借鉴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华文史上美是如何被勾勒出来的。

上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山顶洞人就能磨制出光滑的石器并进行相关装饰,“对形状、色彩、事物的同一性……有了最早的朦胧理解、爱好和运用。对使用工具合规律的形体感受以外,还有着对装饰品创造性的加工”[1],后者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产物,较物质生产产物(前者)而言,蕴含了更多的直觉美感。从最初美化自身——红山文化的玉龙、良渚文化玉串,美化生存空间——陶器造型和纹样开始,人类审美意识逐步萌芽。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这种意识日益强烈。

神秘的青铜时期,巫史文化特征突出,原始社会的暴力狂野在青铜纹饰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纹饰……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祯祥意义……在幻想中含着巨大的原始力量”[2]。

随着先秦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以提高,土地国有和氏族公社政治开始瓦解,社会迈入封建社会,诞生了一种理性精神。南方诸国依然停滞在巫鬼文化,其孕育出的幻想浪漫却回归人本身的内心情感(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北方诸国里,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社会文化反思巫术宗教,催生了儒家的“实践理性”、“敬鬼神而远之”的怀疑论、庄子泛神论,文艺从鬼神祭祀的狂迷歌舞中解脱到关注现实、表达真情的“思无邪”状态。如采风民间的现实主义开山之作《诗经》,关注人的生活状态、爱情、劳动等等

进入封建社会,王朝更迭变迁。典型如动荡战乱、政治黑暗却催生“人的觉醒”的魏晋,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繁荣太平的锦绣唐宋,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余晖——明清,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特征。

魏晋南北朝,在士族门阀制的影响下,上层衣食无忧,有更多时间进行精神建设、文艺研讨。战乱爆发,统治阶级腐败无能,高级知识分子有志难伸,诉诸文艺之外,更多开始关注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人是什么?人生何为?清谈之风盛行,文艺思辨性增加,诞生了“人的觉醒”。唐朝历史被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风气开放包容,中外交流频繁,凝聚出恢弘壮丽的盛唐之音。文艺审美呈现豪迈、青春、开放的勃勃生机。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江河日下。以唐诗为例,生活在社会前期的李白傲岸不羁,文风想象浪漫、无拘无束。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时候的边塞诗也是豪情壮语的爱国主义情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期则走向一个极端,社会混乱、民生凋敝。此时典型代表如杜甫,其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花溅泪,鸟惊心。诗体也颇为拘束,是规矩的律诗,对仗工整,戴着镣铐起舞。

文艺创作与时代密不可分,宋朝开国提出优待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由此享有极高地位,对美的感知更为细腻。比如,一首唐诗一般包括众多意象,一篇词通篇刻画的一般是一个意象。宋朝产生纸币促进经济发展,戏台等慢慢出现,市民阶级壮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奠基,文化也显现出世俗化的趋势。宋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正是民间为歌咏娱乐所做。发展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产生更多的文化需求,戏曲如《牡丹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审美从高雅知识分子的娱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应和了时代要求。

1.2 反思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种原来是‘有意味的形式’却因其重复的仿制而日益沦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变成规范化的一般形式美”[3]一旦成为习惯共识,便很少再有人花心思去考虑原来是什么样。然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追根溯源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反思与追问,我们更理解美的概念和这个世界。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因为吃不饱而羡慕营养多的富贵人家的圆润饱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充满诱惑、繁华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崇尚自律、节制的美德,以胖为美到以纤弱为美再到以健康为美。我们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因无知而人云亦云,盲目寻找时人认为的美。比如因追求苗条而过度节食、吃减肥药伤害身体健康,带来无法治愈的痛苦而悔不当初。

如果我们对“美”有更深刻的反思,有自己的认识与判断,也许想到,情人眼里出西施,想到社会现行的主流价值观是会发生变化的,于是再不是无止尽地追求苗条,筷子畸形美或者肥大圆润美,而是勇敢判断、认识、并努力追寻自己的美,甚至敢于引领主流。

二、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历史积淀形式

美是什么?美是从羊从大,以味为美?从羊从人,以女为美?美是人兽共舞的和谐、是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是事物残缺中的完善的享受?克莱夫·贝尔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美是带有审美积淀的“有意味的形式”。笔者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人类在原始生产活动中,便产生了对自身、空间以及死后世界朦胧的审美意识并对之进行美化。这更加佐证了,美是一种潜意识引发的人类无意识行为、自觉行为。对于任何客观事物,在他的实用性之外,总是能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完善、意识进一步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而这精神内涵,包含各种意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4]

在《美的历程》一书中,“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从纯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内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审美心理。“……(所谓)‘积淀’是指人性的历史生成,理性积于感性,人的生理机能在实践性的历史过程中被社会化。……(他)分出‘文化积淀’和‘审美积淀’,其中前者是后者赖以发生的心理动机,后者是前者赖以显现的象征符号”[5]艺术品由人创作,内涵取决于人的思想,人的思想无法脱离自己的时代。“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是历史的产物,为所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孕育。就像洞穴之喻带来的启发那样,大多数的人看到的只是自己面前被火光映照出来的影子世界,很少有人能有幸冲出束缚,但看到的可能也只是或真或假或相对全面真实的世界。时代首先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接下来生活的体验会影响他的思想与价值判断,做出不同的选择,再实践再认识,也始终是在这个大时代大背景之下。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为了方便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而创作生活生产器具,如锅碗瓢盆、斧铲刀柄,或是精神产品诗词歌赋来抒情言志,都离不开时代

三、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

以上。认识了美的演变、大致理解了创作、审美与时代的关系,那么能否根据如今的时代特征理解甚至判断现行审美趋向、并尝试探索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新发展呢?十九大以后,社会矛盾发生一些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产生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反映了时代赋予美学更大的使命,这也是美学发展的机遇。

中华美学艺术精神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立足于中华美学传统探寻美的深层资源,博采世界各民族文化优秀资源,实现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创新式发展。“当代中国美学需激活‘诗教’‘乐教’为代表的古典审美传统……美育当以‘艺术教育’为核心,使诗国荣耀、诗情画意回归中华……将艺术、自然、工艺与生活审美结合,提高国人艺术素养与品质”[7]。将这种文化软实力投入社会实践,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者当继续研究,不止步于此,向前溯源求真,向后预测方向,使得审美艺术精神前后贯通,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审美,构成一股力量,融入社会经济政治与伦理道德全面进步发展过程中,尽可能获得一种持续的发展。

每一次逛博物馆,走马观花?对于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鉴赏是否会在我们这一代发生断层?这场中国文化美的巡礼,深化了我对艺术的内涵与形式的理解,看到时代与艺术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更加懂得,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审美心理与创作的重要作用。